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得意门生子路是一个怎样的人?子路最后下场如何?

孔子得意门生子路是一个怎样的人?子路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7 更新时间:2024/1/17 6:43:26

子路是侍奉孔子时间最长的徒弟,他的一生可以用悲壮一词来形容,他想退出朝内纷争,却又不愿丢掉忠心之名,最后只能以死换取自由,实属无奈。子路性格刚直,早年好勇尚武,据说还陵暴过孔子,后来孔子对他设礼以教,这才有了这位徒弟。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还负责当孔子的侍卫,一路上帮了孔子很多。子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可能后人对他多多少少也有些误解。

子路死前向对手提一奇怪要求,被耻笑上千年,其实是我们错怪他了。子路战死后,孔子为何不再吃肉酱了?

在距今2500年前的一天,卫国都城朝歌,发生了一场流血的政变:卫国大夫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合谋,拥立其弟蒯聩为君,并胁迫孔悝去弑杀卫出公姬辄。其实,蒯聩与姬辄是父子关系,卫国国君之位本来应该是蒯聩的,但是,一件事却改变了一切。

蒯聩为太子时,与其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交恶,蒯聩就联合密友戏阳谋刺南子。结果,戏阳却临阵反悔,蒯聩屡次向戏阳示意,南子发现了蒯聩的阴谋,告知灵公。灵公大怒,蒯聩被迫逃往宋国,后又投奔晋国赵氏

蒯聩逃走后,卫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坚辞不受。卫灵公死后,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前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卫出公即位后,晋国的赵简子派人送蒯聩回卫国,想让蒯聩即位。卫国人听说后,发兵阻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此后,卫出公连续在位十二年。

直到卫庄公元年(公元前480年),蒯聩在姐姐伯姬的帮助下潜回朝歌,谋刺卫出公。卫出公闻讯后,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到齐国避难。

当时,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子路,就是事件当事人孔悝的邑宰,听说孔悝被人胁迫,就冲进朝歌救主,结果,遭到蒯聩的手下石乞等人的截杀。混战中,子路的冠缨(就是帽带子)被石乞的大戈砍断了,头上的帽子一下子就歪了下来。子路这才停下手来,将帽带子重新接好,将帽子扶正。

而石乞等人却不是温雅君子,趁机向子路发动攻击。子路临死前说:“君子死,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子路被人砍成肉酱。

大子(蒯聩)指闻之,惧,下石乞、盂□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孔子听说子路惨死卫国后,伤心欲绝,从此再不吃肉酱。据《论语·乡党篇第十》所载,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有“八不食”,其中由最著名的一句就是“不得其酱,不食”。但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子路,他从此戒了这口福。

关于子路的“结缨而死”,常常遭到后世人的耻笑,说他为人太过迂腐,为了形象,连生死都不顾。其实,这是我们错怪子路了。

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宏杰先生对于“子路正冠”就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考。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还不忘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重视仪表、重视细节,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体现了贵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不迫。

为此,他还选取了一个西方贵族社会的例子来类比。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留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优雅的一个道歉:“对不起,先生。”

正如这位皇后的下意识反应一样,“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就是优雅。子路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叫迂腐,叫教养,叫贵族风度。

中国贵族阶层的形成,要远远超前于西方世界,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公旦时代。周公旦,姓姬,名旦,系周文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又被称为周公。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过了三年就病死了,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社会安定后,周公对王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为封建贵族精神养成之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贵族精神,却被利欲熏心者给破坏掉了,孔子为此痛心疾首,痛陈春秋战国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了恢复礼乐,孔子这才开门办学,要培养具有贵族精神的新一代人才。但是,孔子的这种努力,是堂吉可德式的自不量力,他的学生们虽然可以具有贵族气质,但是,别人却不给展示的机会,比如子路,当一个君子(君子就是孔子心目中的贵族)遇到一群小人,结果就是惨遭毒手。

贵族精神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贵族精神的消亡,仅仅需要一代人就足够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罗马尼亚人的先祖是谁?德西巴卢斯王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尼亚的山区是一个神秘且又文明的地方。在欧洲很多艺术作品中,如雷贯耳的吸血鬼公爵德古拉就是从这一片山区传遍整个世界的。当年这位传说中的嗜血贵族让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人也是十分忌惮。不过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要比德古拉更加久远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若是想要了解他们的事迹的话,那就必须要追溯到

  • 曹无伤身为刘邦大将为何向项羽告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鸿门宴之前,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曹无伤跑到项羽那里,去“告密”说刘邦图谋不轨,不利于你们的合作,才导致了鸿门宴的发生。可曹无伤本来就是刘邦的部将,为什么要给项羽告密出卖刘邦呢?后来项羽没有杀刘邦,还告诉他,都是你的部下曹无伤来跟我说的这些事情的,等于是把曹无伤出卖了,他又为何要出

  • 张学良到死为何都没有返回大陆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只要一提起张学良,相信大家马上就会联想起两件事情了,一个就是九一八的时候没抵抗,其次就是西安事变。其中受到无数人指责的就是在东北地区实行了不抵抗侦测,结果让数以万计的中国同胞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这也是至今让无数人无法原谅张学良的重要原因。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了&ldqu

  • 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合适吗?诸葛亮和管仲谁成就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让人不得不感叹诸葛亮此人还是挺有野心的。那诸葛亮这番比喻究竟是不是恰当呢?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齐国的定位和诸葛亮有些相似,最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一度权倾朝野,但蜀国似乎还不能

  • 马克思拥有着博士学历,但却为何那么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马克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的家庭本应该是一个经济条件还算不错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与荷兰的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这位女子的家庭环境非常的优越。随意在200年前,马克思肯定是受到过非常良好的教育的。读完特里尔中学,考入波恩大学,然后转学到柏

  • 孔子的祖上是谁?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咱们中国文化的祖师爷之一了。对于孔子姓氏,其实在这里很多人都有着误解,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孔子肯定就是姓孔了,然事实上孔子姓“子”。也就是是说凡称“我们老孔家”者,其实远祖都不姓孔——这一结论最早是孔门自己人考证出来的。据

  • 苏轼的一生是怎样的?有多豁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苏轼,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的诗词凭借着豁达豪迈的气势深受人们的喜爱。苏轼的诗词当中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代表作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吧。1雄鹰出谷欲高飞“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是

  • 李白一生为何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白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总是不走寻常路。与孟浩然和杜甫一样,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他偏偏不走正常人该走的路,非要去找关系,找门路,这人一直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那么李白为何要这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参加科举考试这个问题上,李白算是个另类。他先是到处去找在政坛上、文坛

  • 李白一生在外潇洒,是谁给他付酒钱的?那么多钱是从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问李白是干什么的?一说到这个问题,相信一堆人都会拍着搬砖就会答道,李白诗人嘛,写诗的嘛。的确,李白是写诗的,但是在我国唐朝时期,这诗人可不比现在,可以当做职业,有稿费,还有协会会给些固定补贴,那个时候搞这可是啥也没有的。那么这就问题来了,那李白是靠什么赚钱维持生活的呢?印象中的李白,很是潇洒,手中不

  • 真实的鲁迅是怎样的?为何说是个段子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鲁迅的话大概90%以上的现代人都会说:严肃,教科书式的,不苟言笑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鲁迅就像是梦魇一般的存在,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凡是他的文章就是“背!诵!全!文!”,还要放一张小胡子的冷面大头照。但事实上,这是我们很多人对他最大的误解。陈丹青在《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