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登不死吴国有没有机会改写历史?孙登治国之才不输曹睿

孙登不死吴国有没有机会改写历史?孙登治国之才不输曹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1/16 11:54:29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继承了孙权很多优点,自幼就受到孙权的宠爱。自从孙权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年仅33岁便早逝,让孙权痛苦不已。此后吴国内部又发生两宫之争,孙权下令废孙和,赐死孙霸,因为立嗣不利导致吴国此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如果孙登不死,吴国说不定还有可能改写历史,孙登有治国的才能而且不输曹睿,只可惜上天没给东吴这个机会。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君王,在我国知名度一直以来都很高,但其子嗣却是鲜为人知。孙权长子名为孙登,其生母出身卑贱,所以孙权就把孙登交给了正室徐夫人来抚养,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孙登一出生时,孙权便已有了立其为继承人之心,这样去做也是让孙登成为半个嫡长子,将来继承王位时好少些争议。

孙登也很争气,自幼就在孙权的督促下苦学,了解到了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登基做准备。公元221年时,孙权被曹魏封为吴王,成为其属下臣子,而孙登也被孙权立为王太子,身份算是初步确定下来。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来讲,吴国如此强大,孙权必然要将自己最亲近的子嗣送往魏国当质子,以让魏王安心。曹丕当时曾多次找孙权要人,要的便是孙登,可孙权想尽办法拒绝了他。

这跟孙权称臣本就不心诚是一方面,也跟孙权对孙登的重视有很大关联。毕竟在孙权看来,孙登便是自己日后的接班人,若是送去做质子,出了点意外,那重新培养起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又要花费太多时间。

孙登最像孙权的一点便是礼贤下士,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孙登身旁有几位孙权挑选过去的大臣,孙登从来不仗势欺人,在他们面前摆王太子的谱,而是双方平等对待,经常会一同乘车,吃睡也都待在一起。孙登还有一位半好友半属下,其名为陈表,陈表家中虽有些余粮,但却多拿来供养士人,所以陈表死时,其一家老小穷到连房屋都没有,孙登得知后,特意赶来为陈表吊唁,并为其亲属修建房屋。这是难能可贵的,看遍中国历朝历代的太子,能做到此点的也是屈指可数。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三国志吴书 吴主五子传》

公元229年后,孙权称帝,孙登也得以水涨船高,成为一国皇太子,入主东宫。当时孙权已经有放权的想法了,因为他迁都到了建业,却把孙登以及一干别的皇子留在了武昌,还让陆逊去教导他们。期间有许多国事孙权都交给了孙登去处理,想让他快速成长。孙登做事也很谨慎,不管事情重要与否,都要跟身边大臣商讨一番,集百家之所言,最终再颁布旨令,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极大避免自身犯错,坏处也有,那就是有可能会导致性格上犹豫不决,在大事上难以抉择。

公元232年时,孙登的弟弟孙虑去世,这令孙权感到无比悲伤,就连饭菜也有些难以下咽。得到此消息后,同样悲伤不已的孙登连忙程,前去拜见孙权,并安抚自己的父亲,使孙权最终节哀顺变。当时孙权本想尽早让孙登回武昌,可孙登却以希望能多留在父亲身边尽孝的理由说服了孙权,多在其身边待了一段日子,在确保孙权真的无碍后,才赶回武昌。

值得一提的是,孙登不仅对孙权孝顺,对自己的养母徐夫人亦是如此。在孙权结识了步夫人之后,徐夫人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还被废黜到吴郡。步夫人也知道孙登太子的地位,因此为了更讨孙权喜爱,便经常会赏赐给孙登一些衣服或者吃食。孙登虽然不喜步夫人,但也怕惹来父亲不快,于是每次都接受步夫人的好意,但物品却基本上原封未动,一直保存在屋内。徐夫人当时偶尔也会给孙登带来一些衣服,这些衣服自然是远不如步夫人赏赐的精美,但孙登却爱不释手,穿着之前还必须沐浴,足以见其对徐夫人的尊重。

而且当时孙权立孙登为太子时,孙登还执意不肯接受,并表示一定要先立皇后再立太子,孙权发问:“那你母亲在何处?我应立谁为皇后?”孙登义正言辞的回答:“在吴郡”,一句话令孙权无话可说。但可惜的是,孙权还是太偏爱步夫人,并没有因孙登的固执而转立徐夫人,但经过此番对话后,徐夫人的待遇也稍好了一些。

常言百善孝为先,孙登对待朋友属下平等仗义,对待父母孝顺,人品绝对合格。若是孙登能顺利登基,不敢说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但也绝对是一个令境内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帝王。但可惜,公元241年时,孙登因病去世,享年33岁,死前还曾上奏给孙权推荐人才。

孙登的猝然离世,让孙权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如春水东流,随后孙权无可奈何下,才改立孙亮为皇太子,将国家交给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孩,引起了之后东吴的动荡,甚至最终亡国。可以说,若是孙登不死,最终东吴跟西晋谁胜谁负,还真的很难说,没准会改写历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手下的五位大将结局如何?只有一人寿终正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作为推翻秦朝的主力军,他肯定也有一批能力强大的手下。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项羽的五位大将分别是谁,还有他们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这五位大将分别是英布、龙且、钟离眜、季布和虞子期。除了虞子期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以外,其余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们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人能够善终。项羽败给刘邦,但依然被后人所歌

  • 梁冀连立三帝的故事,梁冀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梁冀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官场生涯却是一段传奇。梁冀是东汉外戚,朝廷重臣,曾把持朝政近20年时间,还扶持过三位皇帝上位。我们都知道,汉朝经常出现外戚扰权的现象,但像梁冀这样能够专擅朝政20年也是极其少有的。最后还是在汉桓帝时期,才利用五位宦官合力将梁冀除掉,并且把梁氏灭族。很多朋友或许还不太了

  • 古代第一岳父是谁?三个女儿都是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那可是皇帝的正宫,历朝历代,只要皇帝能够掌权,皇后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如果一家当中出了一个皇后,那都是极其荣耀的事情。不过,古代最厉害的一位老丈人,竟然有三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被人们称为“第一岳父”,这个人又是谁?他的女儿们又是谁,是哪个皇帝的皇后,他是如何培养出来这

  • 袁涣是什么样的人?袁涣多次易主为何还以忠义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袁涣是东汉末年官员,出生于“陈郡袁氏”。袁涣十分有才,早年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后来被袁术征用。此后吕布攻打袁术,袁涣被俘才转投吕布,等曹操灭了吕布后,袁涣又归降曹操。袁涣的一生更换过三名主公,不过哪怕如此,袁涣也没有像吕布那样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反

  • 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东方朔?东方朔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西汉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汉武帝继位后,向全国招揽有才之士,东方朔毛遂自荐写了三千片竹简上书,据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全部读完。此后东方朔顺利入仕,担任常侍郎。不过东方朔的才能并没有为他扩宽自己的仕途之路,汉武帝始终是把东方朔当做俳优,不予重用,这也让东方朔感到挫

  • 高俅真的十恶不赦吗?其实是个老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还记得小说里提到的高俅吗?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害王杰,宋江等等,都是出自高俅这位官老爷的手笔。可以说高俅的存在让很多梁山好汉更加凸显出了自己的伟岸形象,而高俅本人却被人所不耻。那么在历史上真正的高俅犹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吗?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奸贼吗?水浒上写高俅是从他从事于小王都太尉王诜王晋卿,也就是

  •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参军才接回母亲,并且改回本名。应该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范仲淹的“仲淹”是什么意思,古人取名字都会赋予各种含义,范仲淹也不例外。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有

  •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他为什么要主动投靠后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范文程是清朝开国重臣,清朝早期的规章制度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所以范文程也被称为是清初文臣之首。不过范文程是汉族人,他为何要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想投靠后金呢?范文程一生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帝王,也是皇太极最为倚重的谋臣,但他的身份却让他饱受质疑。当然范文程会这样做,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下

  • 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两人各自有什么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是汉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个朝代也十分强盛。很多人都喜欢把朱元璋和刘邦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草根出生的皇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成就。不过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需要经历的困难都完全不一样,可能多数人会觉得朱元璋开国要更难一些。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刘邦和朱元璋为人的不同,还有他们

  • 揭秘法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五位君主,其中一位差点征服欧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很多史学家或是历史研究者通常将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的西法兰克王国当做如今法国的雏形,也算是法国君主制度的开端。从西法兰克王国的开始一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法国历史上经历了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波拿巴王朝,总计6个朝代,君主超过50位。那么在法国的这些君主当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