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没有和珅就没有红楼梦?

为什么说没有和珅就没有红楼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3/12/15 2:39:47

提到清朝的大贪官和珅,我们眼前总是会浮现著名演员刚老师的那副模样——聪明、狡猾、功于心计、有时候还不失可爱,看见银子就两眼放光。其实真是历史上的和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样,而是一个标准的高富帅。

相传,和珅相貌清秀,举止儒雅得体,举手投足间常流露出儒雅才子的模样,因此他也被称为满清第一大帅哥。同时,和珅才华出众,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琴棋书画无一不晓,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又被称为乾隆朝第一大才子。长得好、有才华,乾隆帝难道就会重用和珅?当然不是。

和珅三十多岁就能称为乾隆帝身边的红人,不仅是因为他的颜值和才情,更重要的,还是会拍马屁。乾隆帝的丰功伟业,性格情趣,和珅都一清二楚,他会在合适的时间拍乾隆帝马屁,而且力道、时机把握的都恰到好处。让乾隆帝开心,也是他当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乾隆帝也常用“有事儿用得上,没事儿拿来解闷”来评价和珅。

所以说,和珅这种有颜值,有才华,听话又有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满清的第一宠臣。在影视剧里刻画的和大人也只是贪污腐败还心狠手辣,虽然和事实有契合的地方,但是和珅同那些除了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还是不一样的。

才华横溢的和大人,曾经做过一件伟大的事——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是在他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存到今天的,从而成为中国学史上的瑰宝。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的原名叫《石头记》,曹雪芹写这本书,是为了反映和讽刺当时清朝的社会,其中的很多隐喻,引起了市民阶层的很多共鸣,清政府自然将这本书列为禁书,未经允许是不能印刷出版的。禁书《石头记》一时销声匿迹,没有几个人知道。

而和珅却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每每阅读都废寝忘食,欲罢不能。因为曹雪芹在写作期间病死,《石头记》只写了八十回,这让和珅非常的惋惜。和珅觉得这本书堪称世上珍品,非常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它,但是鉴于已经被划为禁书,想要出版非常困难。于是聪明的和珅想到了一条妙计——续写这部还没有结局的《石头记》,写出一个可以在接受范围内的结局来。

紧接着他找到了时任内阁中书,同样喜爱《石头记》的文学家高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请他续写《石头记》,并且叮嘱他一定要在结尾描写一些“主流”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样对《石头记》如痴如醉的高鹗,立刻就答应了和珅的请求,他反复研读了曹雪芹写的那前八十回,经过近一年的写作,终于续写了后四十回,《石头记》的续写大功告成。看着续写完成的《石头记》,和珅觉得需要改个名字。新书的名字要“雅中带俗,俗不失雅,不仅能流于市井,同时还上得庙堂。”

经过反复的思考后,《红楼梦》的名字被确定了下来。为了能获得最大的支持,和珅将《红楼梦》递给了乾隆帝审阅,乾隆粗略一翻,问了一句“这书怎么样?”和珅立刻答道“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就这样,《红楼梦》从一部禁书成为了一部皇上亲验的畅销书。从此,《红楼梦》名扬天下。

从《红楼梦》成书到现在的二百多年中,被后世列入了《四大名著》,成为中国古代小数的巅峰,还形成了一类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术流派——红学。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有赖于和珅的明敏判断和尽力保护。所以说,红楼能存于世,和珅当居首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朱棣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封了自己的儿子们做藩王,看上去有点类似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然而因为原定的最满意最合适的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痛心之下也不得不再另外选出一个继承人来。最终,朱元璋确定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然而毕竟朱允炆不是朱元璋,那么当初朱元璋有没有考虑过,未来会有藩王不服或者不满,最后起兵夺取皇位呢?1.中国古代

  • 朱元璋脾气不好,为什么马皇后不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出身底层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见惯了那些官员们或者稍微有点权势的人仗势欺人,自己也是深受其害,再加上自己一路走过来终于成为皇帝,可以说他即便是对身边的臣子们也都是非常不信任的,然而他对于自己的马皇后,包括马皇后面对脾气暴躁的朱元璋,那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在朱元璋面前,马皇后做事却不会引起他的

  • 袁世凯为何要称帝?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辛亥革命,终于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一把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至此,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落幕,原本以为历史上将再也不存在“皇帝”,然而谁也没想到,袁世凯后来竟然再一次“登基称帝”,只是很可惜,这一次的“登基”,只会被后人看作是

  • 清初四大贝勒分别是谁?贝勒爷属于什么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四大贝勒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为可汗是,分封的四位贝勒爷,也是当时除了清太祖权利最大的四人。其中四贝勒就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等皇太极登基称帝以后就同其他三位贝勒共同执政。不过一山容不得二虎,四虎就更不用说了,起初其他三位贝勒仗着自己是皇太极亲王,对宫中大事一直都抱有己见。直到1629年,四大贝勒

  • 为什么苏轼被贬后写的诗反而更加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就学过好几首苏轼的诗词。不过这些诗词很多都是在苏轼被贬以后写出来的,例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三篇应该是最为出名的。为什么苏轼被贬以后反而做出的诗词更加令人深刻了呢?其实很多诗人都有苏轼这样的经历,难

  • 岳飞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课本上对于岳飞的介绍一直都是“民族英雄”,而岳飞的事迹更是流传甚广,人们追慕岳飞,对于岳飞有多少敬仰,对于秦桧就有多厌恶。然而后来的课本,却将岳飞的头衔从民族英雄改为了“抗金英雄”,两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

  • 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评价和功绩都是非常高的,尽管他的皇位也是得来不正,然而他的功绩却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好非常优秀的皇帝,所以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总是认为功大于过的。不过,在他之前的隋炀帝杨广,他其实与李世民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这两个人却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为什么人们会给他们不同的评价呢

  • 吴道子没有真迹传世,为什么还被称为"画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也是有很多艺术家的,我国古代除了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之外,绘画也是其中一个,而在绘画界被人称为“画圣”的,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吴道子。虽然吴道子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有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吴道子并没有一幅真迹流传下来。这就更令人感到奇怪了,既然一幅真迹都没有传世,那么又为什么将他

  • 黄蓉为什么没能入选新五绝?黄蓉武功早已不输郭靖、杨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洪七公和欧阳锋去世后,郭靖、杨过接替了他们的位置,成为了新五绝之一。不过还有一位人物,按理说她也绝对有资格成为新五绝之一,但为什么评选的时候就把她给忘记了呢?这个人就是郭靖的老婆黄蓉。其实后期黄蓉的武功早已超越了黄药师,可能比老四绝都要强,反正顶替他老爸黄药师“东邪”的地位肯

  • 郭嘉、庞统、周瑜,谁的死影响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能人,然而经过后世的发展,最终为人所熟知的却并不是太多。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曹操手下的郭嘉,刘备手下的庞统,以及孙权手下的周瑜,这三个人都是能够搅动风云的大人物,但是却同样都是英年早逝。那么,这三个人的死,究竟哪一个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三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