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袁绍没有迎接汉献帝令诸侯?

为什么袁绍没有迎接汉献帝令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19 更新时间:2024/1/24 23:20:31

我们所知道的是,曹操将汉献帝放在自己手里,成为一个非常有利的借口,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汉献帝在自己手上。那么当时最有实力的诸侯袁绍,也曾有人向他提议迎接汉献帝,但是为什么袁绍最终没有这样做,以至于让曹操抢占了先机呢?

官渡之战是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一次重大战争,在这场军事较量中曹操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打败了北方强大的袁绍。曹操之所以能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因素有很多,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在官渡之战前曹操曾将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盘成为他手中的王牌,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不仅对外作战师出有名而且还能借此给他招揽许多人才。从后来历史发展来看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的确是考虑深远,而袁绍作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一个诸侯,为什么不将汉献帝迎接到自己的身边来呢?他难道没有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点子以至于让曹操抢占了先机呢?

事实上早在曹操要迎接汉献帝之前就有人向袁绍提出迎接天子的建议,这个人就是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在袁绍占据冀州的时候沮授给袁绍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建议,那就是先立足河北占据青州,再平定黑山贼张燕和幽州的公孙瓒,这样一来北边的匈奴戎狄就会附庸这时候再去长安迎接汉献帝恢复东汉的都城洛阳,以汉献帝的名义加上袁绍强大的势力来号令天下,那些其它势力的诸侯谁能与之为敌?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之后也表示沮授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

然而等到袁绍平定河北独霸一方的时候他的看法去发生了转变,袁绍的谋士郭图这时候也建议应该迎接汉献帝,而袁绍这次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郭图和沮授的建议置之若罔。那么袁绍对迎接汉献帝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据《三国志魏书 董二袁刘传第六》记载袁绍不立汉献帝的原因是:“天子之立非绍意”。

原来汉献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拜董卓之赐,当初董卓经京之时为了方便掌控朝政便准备将汉少帝废掉以立年纪稍少的皇子刘协为帝。董卓召集群臣将自己打算废掉汉少帝的想法公布于众,袁绍听后立即站出公然反对董卓废掉汉少帝立皇子刘协为敌的想法,两人争论之手剑拔弩张最后袁绍甚至不理睬董卓直接退出了这次朝议。不过袁绍的反对在当时没有奏效,董卓以其强硬蛮横的手段强行废掉了汉少帝拥立刘协为帝,刘协即为后来的汉献帝。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说“天子之立非绍意”的由来,不过说袁绍不迎接汉献帝的原因仅仅时因为汉献帝不是他拥立的这个说法实在时有点牵强。而且当初袁绍刚在河北的时候沮授曾建议过袁绍迎接天子,史书上也说了袁绍认同沮授的看法(当时汉献帝已经在位很多年了)后来等袁绍平定河北之后又说袁绍时因为嫌弃汉献帝不是自己拥立的而不迎接他,这个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那么袁绍后来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呢?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应该是袁绍的野心膨胀了,袁绍的野心已经不再是想当个称霸一方的诸侯了而是想做皇帝了。早在袁绍没有雄踞河北的时候他的野心就暴露出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袁绍曾得到过一个玉印曾在曹操的面前显摆,曹操自此明白了袁绍想当皇帝的野心逐渐开始厌恶袁绍起来。

我们说当初沮授建议袁绍迎接天子的时候袁绍的翅膀还不是很硬,当时他的北边有强大的公孙瓒,中山地区又有张燕的黑山军,这时候袁绍能虚心听从沮授建议的建议完全是因为他的羽翼还没有丰满。等到后来袁绍兼并了幽州的公孙瓒又重创了黑山军之后实力骤增俨然成了当时雄踞北方的霸主,袁绍就觉得自己完全有当皇帝的实力了,因此他也没必要将汉献帝迎来成为自己当皇帝的绊脚石。

不过后来他没想到的是汉献帝在落到曹操手上的时候居然发挥出那么大的效用,史书记载曹操得到汉献帝之后关中地区全部依附了曹操,不久之后袁绍察觉之后立即就后悔了。正因为袁绍的这一步棋下错给了曹操一个逆袭的绝好机会,这也是袁绍之所以后来在官渡被曹操击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这几人才是三国里的大战略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的大战略家和军事家一般都是首领或者谋士,曹操肯定算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曹操早年也是尝到过几次失败的苦果。说起大战略家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就是东吴的奠基者孙策。孙策和周瑜才是占领江东最关键的人物,而且孙策不仅有战略自己还非常能打,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的话说不定还能与曹操一战,那三国的

  • 曹操和刘邦谁更有文采?曹操和刘邦诗句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刘邦都是属于外刚内柔的人,不仅是一代枭雄,而且在文学方面还颇有造诣,那曹操和刘邦的文采到底谁更厉害呢?要说的话可能还是曹操要更加精通,毕竟曹操写的诗非常细腻,完全感觉不到曹操还会有杀戮的性格。不过刘邦虽然遗传下来的作品不是很多,但很有气势,也是把刘邦当时的想法和出镜展现的淋漓尽致,一起来看看两

  • 于禁投降关羽真的是自己贪生怕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投降”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为人所争议的。比如西汉时期李陵投降匈奴,三国时于禁投降关羽,但是却一直都有很多人对这种事情持两种态度,一个是贪生怕死,一个是能屈能伸。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遭遇了所谓的“水淹七军”之后,于禁投降关羽,究竟是不是出于他

  • 兵家至圣孙武是如何练兵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先秦时期,诞生了一个专门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的学派,就是兵家,虽然有关兵家的起源说法颇多,甚至还把九天玄女牵涉其中,但是最能让人信服的说法,就是源于兵家至圣的孙武。其著作《孙子兵法》不仅在古代,现代依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有关兵学的典范。既然是兵家,那么孙武练起兵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孙武曾经在

  • 两千多年前的李冰治水工程有多科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书上有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都江堰,它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一同设计建造的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可以说,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土地丰沃的成都平原。但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工程,为什么就连现代的技术也没办法超过它太多,这一项工程的科学程度,究竟有多高?有的时候真的是惊叹,古人为何会有如

  •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关羽也只能排在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喜爱人才,所以最早告知天下自己要广纳人才,这是曹操开明的一面。不过放眼整个三国时期,曹操最爱的武将又是谁呢?曹操喜爱关羽这我们都知道,但是关羽一生都非常忠诚,而且绝对不会背叛刘备,但是等曹操知道关羽死讯后还是心痛不已,感到惋惜。不过关于可能也不是曹操最喜爱的,毕竟不是身边人,那这人到底是谁呢?有

  • 姜维为什么被称为幼麟,正史上他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姜维其实小编一直觉得这个人是被高估了的一个的,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他被称为“幼麟”还真的是实至名归的,那么在正史上姜维为什么被称为是幼麟呢?他到底有多么的大的能耐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分析揭秘看看吧!忠肝义胆,一生忠于蜀汉〈姜维〉三国中,以小编的角度来说

  • 司马懿鹰视狼顾是什么样子?哪位司马懿扮演者演的最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为人谨慎但是附有野心,这种人如果不能好好调教很能会养虎为患。但是鹰视狼顾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其实在吴秀波主演的司马懿就出现过这一幕,感觉算是比较传神的了。而且通过军师联盟两部,基本上也了解了司马懿的一生,看得出来司马懿是当官了以后才逐渐展露野心,不然之前也不会自断双腿也不愿

  • 刘备的英雄之名是从哪里得来的?曹操为什么会认为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不单单是影视剧里那种披着拉风的披风,站在高楼上俯瞰众生的“侠”,也不仅是仗剑天涯拔刀相助的“义士”,每个人都有对英雄不同的定义,就连三国时期的曹操也一样。他曾经对刘备说,天下只有两个英雄,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刘备。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认为他是英雄

  • 孙坚击败吕布两次为什么没杀吕布?三国里这四位大将都被小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武将,因为吕布几乎没有被1v1的击败过,但其实在三国里有人打败过吕布两次,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早年打仗非常勇猛,几乎是战无不胜,只是最后惨遭暗算,孙坚的儿子孙策也很厉害被称为是小项羽。其实在三国里还有很多武将都被小看,实际上武艺不输五虎将,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在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