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刘备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18 更新时间:2024/1/2 20:54:33

关羽大意失荆州,随后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当刘备听到这个噩耗时痛苦万分,差点哭晕过去。失去了手足兄弟的刘备随后开始她的复仇大业,当时的刘备不顾北方曹魏的虎视眈眈和丞相诸葛亮的劝阻,一意孤行誓为二弟关羽报仇,号称举国之力讨伐东吴。刘备作为一个枭雄,此次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公元221年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率五万左右的兵力伐吴,号称“倾国而动”,其实是有点虚的,但是这五万人已经是蜀汉的主力了。刘备打出的旗号是为关羽报仇,收复荆州。很多人都劝他不要这样做,如赵云第一个劝他把矛盾对准曹魏,刘备不听。

后世很多文人就附会地认为,刘备明知道倾国伐吴未必能胜,可还是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兄弟义气,与关羽没能同年同月同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当年桃园结义,兄弟们的誓言,一定要坚守到最后。如果真这么认为,那就太幼稚了。

关羽死于公元219年,而他伐吴是公元221年,试问刘备如果真的是为了哥们义气,公元219年当年为何不发兵东吴,非要等着公元221年再打?对一个政治家来说,这种情感再强烈,两年了,也应该理性了。刘备伐吴其实另有打算。

关羽失去荆州后,刘备分兵两路北定中原的战略彻底崩盘。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对中并没有说明白两路军如何出击,如何定中原,但是看看地理位置求知道了,从荆州北上定中原是最有效的。从汉中北上、东进极为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历尽艰辛。

对刘备来说,失去荆州之后的蜀汉政权,北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眼前唯一可以考虑的且在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就是图荆州。刘备之所以要伐吴,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战略判断,根据自己的实力,拿下荆州的压力远远小于北上定中原。

同时,对刘备来说,一旦拿回了荆州,自己两路出兵,北定中原的战略依然可以实施。然而,刘备并没有判断好吴国的实力与意志。对东吴来说,荆州极为重要,不仅是东吴与蜀汉、曹魏的交接点,还是重要的战略位置。

荆州无论落入谁手里,东吴都将面临军事威胁。一旦掌控了荆州,东吴的西方、西北方就会极为安全。所以说,面对刘备的虎狼之师,孙权求和不成,只能战,他没有退路。这是关乎东吴存亡的事情,他肯定会与刘备拼个你死我活。

刘备没有预料到东吴竟然有这么大的意志,同时对地理环境、气候水温、山川风貌等,都没有完全掌控好。同时,屯兵的方式,作战的形式等方面,刘备又犯了忌讳。再者,关羽已死,张飞新亡,赵云又断后。刘备身边已经没有决胜千里的人了。

陆逊火烧连营,挫败了刘备的主力,也挫伤了蜀汉新政权的元气。刘备死后,诸葛亮用五年时间才将国家恢复了元气。所谓的为关羽报仇,倒不如说是刘备一贯的冒进性格使然。这次失败的逻辑起点其实是刘备匆忙吞并刘璋,造成荆州守卫不足的必然结果。

如果刘备稳住刘璋,拿下汉中,然后以荆州、益州、汉中之力图中原,三国的形势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说到底,刘备有雄才而无大略,最终军败身死,为天下笑。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早年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为何二人武艺如此高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刘关张三兄弟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哥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统治者,其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早年跟随其一路南征北战,实在是功不可没。不同于早期称霸一方的其他诸侯,刘关张三人除了刘备有个名义上的“汉室宗亲”,其他二人都是出身低微,据说关羽早年以卖枣为生,张飞则是个屠户。为

  • 南宋抵抗蒙古五十年,为何突然间全线崩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我们提起南宋,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南宋一直积弱,难道真的是因为军队太弱小或者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人吗。其实不然,南宋当时也涌现了一批军事能力很强的优秀将领,其中以岳飞最为著名,后来也有王坚、孟珙等名将出世。后来蒙古帝国崛起,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南宋抵抗了蒙古五十年,可是后来突然间就全线崩盘了,这是为

  • 白袍战神陈庆之,率领八千人马大破北魏数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陈庆之此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著名将领,其一生颇为传奇,陈庆之每次作战都是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在其中一次作战中,陈庆之仅率领八千人马就大胜北魏数十万大军,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其身着白袍的英姿让人心生向往,被人们称为白袍战神。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

  • 姜维屡次北伐,为什没有还是没有太大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几乎算作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这也都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姜维,虽然是魏国人,但后来投降蜀汉,可以算作是诸葛亮培养出来的传人。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北伐,次数更比诸葛亮还要多。但是尽管如此,也没能阻止蜀汉灭亡的脚步,而且综合来看,姜维也不算是

  •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诸葛亮还能领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严和诸葛亮,作为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对象,一文一武,分处不同的派别,也是刘备希望借此平衡两方势力的举动。这个时候,兵权还是在李严的手里的。但是我们从后面的事件可以明白,诸葛亮数次北伐,足以证明他的手里也有兵权,不然如何能够调动军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够领兵呢?很多人都受演义

  •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他是怎么醒悟过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虽然在位前期的所作所为都是抗击匈奴,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唏嘘不已的事情。穷兵黩武暂且不说,另外一件巫蛊之祸,更是差点就断送了刘氏江山。好在汉武帝最终还是醒悟过来了,而为了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皇后卫子夫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她是怎么做的

  • 项羽分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自己找一个富庶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汉之际,项羽曾经分封天下诸侯十八路,按照周朝曾经的分封制,将天下都分封了出去。或许很多人都以为,在他分封之前,会先给自己选择一块好地方,但是从后面的结果来看,他选择的并非是富庶之地,也不是坚固之地,而是一个四战之地,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项羽不要,偏偏要这样一个地方?项羽究

  • 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秦始皇优点缺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第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但后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却一直是负面居多。秦始皇最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全国统一,但是统一后却没能实行善政,而是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整个秦朝的时间并不长。那秦始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秦始皇从出身到统一全国,到底哪些事对他

  •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是说诸葛亮即便是死了,也能把司马懿给吓回去。这话听起来是在抬诸葛亮贬司马懿,而且这件事情被记录在《晋书》之中,其所言应该不是假的,也就是说,司马懿的确被“死诸葛”吓走过。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诸葛亮明明已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失败会怎么样?其实李世民已经留好退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对于李世民来说如果一旦政变失败自己不仅会被反杀,而且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会成为一名不忠不孝的人,可能现在千古一帝的称号也不会用在他身上了。不过李世民也不傻,其实他早就为自己留好了退路,如果政变失败的话他可能就要彻底和自己的父亲决裂了。毕竟当时李世民手中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