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百姓?反而丢妻弃子?

刘备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百姓?反而丢妻弃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1/26 13:40:24

刘备的人品,你认为如何呢?《三国演义》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仁义仁德的形象,但是其中毕竟有不少水分,为了将刘备的形象树立得更好,才会这样写。书中有很多事情,用来说明刘备的仁义,比如逃跑的时候也要带着百姓一起跑。但问题是,百姓是带上了,刘备自己的妻儿呢?一边说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边又敬佩丢弃家人的刘备,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备在历史上是一位常败将军,但却不失以为奸雄。值得一说的是当初刘备驻守新野,面对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选择了喜闻乐见的战略撤退,也就是逃跑到了襄阳,依附刘表寻求庇护。

撤退很常见,但是刘备这次玩出了新花样,他带上了百姓跟他一起撤退。百姓感念刘备仁德,不忍离去,自愿跟随刘备,然后从新野到襄阳一路百姓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刘备的仁德真值得大家这么跟随么?

其实刘备在撤离前,大肆宣扬曹操的残暴,抹黑曹操,如果到了新野必定屠城,满城上下鸡犬不留的那种。在当时消息闭塞,官老爷说什么百姓就信什么,基本上属于盲从,而且刘备此前对百姓还是不错的,所以百姓也就信了五分。其实,曹操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屠城了,作为一个上位者,曹操要的是子民,而不是尸骨。

刘备知道紧靠造谣是带不走百姓的,毕竟重土难迁是中国的传统。刘备就又来了一个更绝的,他要一把火烧了新野,不给曹操留下一片瓦砾。百姓特别是那些大户,他们也都不傻,看得出刘备打的什么注意,为了到襄阳还能有所庇护,也就跟随“明主”而去了。

那为什么刘备一定要带上百姓一起上路?其实带上百姓有很多好处。

一方面,百姓的队伍缓慢且庞大,一定是卡在刘备和曹军之间,那百姓就是一个很好的屏障,阻碍曹操的军追。万一曹军不受约束,开始劫掠百姓,那就更好了,曹军的速度会更加受阻,还能让曹操真的背上残暴的锅。另一方面,刘备是不打算把新野城留给曹操的,他得不到的他就要毁掉,烧掉新野还好,如果烧死百姓,那他苦心经营的名声就毁了,必须把百姓骗离新野,至少绝大部分百姓才行,剩下的百姓都是曹军造的孽。

带百姓撤离一方面能帮助自己逃脱,还能恶心曹操,那刘备何乐而不为呢。后来实时证明,刘备后来是光顾着自己跑,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哪还管得了百姓的死活。当然了,三国演义还要赵子龙单骑救主和张飞喝退百万雄兵的剧情。突显了刘备仁义和账下一帮人的忠肝义胆。不过这些都是假的,是陈寿杜撰的小说而已。

但带着百姓撤退这件事,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不过发生的对象是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在当年官渡大战之时,袁绍南下,曹操就曾将黎阳百姓带走,也是说害怕袁绍因为颜良文丑之死而屠城。

刘备为什么带着百姓逃跑

三国中期,曹操南下,刘表侄子刘琮望风而降,而刘备在退出新野的时候,百姓不舍其离开。于是便追随于他。那么,为何刘备非常执着的要带着当地的百姓离开呢?

首先,刘备带着老百姓离开,导致行军速度非常慢,这才被曹操的虎豹骑于长坂坡追上,率着亲众抛妻弃子的逃跑。然后才有了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后主的故事。那么,既然百姓是负担,刘备为何如此执着,一定要带着百姓一起逃走呢?

演义中的解释是,刘备仁义,然而仔细想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刘备仁义,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抛弃百姓,独自逃跑?而曹操也并未是恶魔,在徐州只因为他父亲被杀,才下令屠城的。而后他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没有实行惨无人道的屠城。既然如此,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带着百姓离开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笼络民心

大家都知道,刘备身在荆州,一直是树立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他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正因为这样,百姓才认为刘备是一个好的领袖,原因跟随他一起。如果刘备不答应百姓的这个请求,那么他就将失去民心。

2.稳定军心

这些跟随刘备的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是他属下的家属。他们离开了荆州,很可能就是一去不复返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都想带走自己的家属。因为他们也不能确定,曹操会不会善待他们的家属,也许会杀掉?所以,带着百姓一起逃离,才能稳定军心。

3.百姓是资源

在古代人力农耕的时代,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多力量大,百姓不仅是能够提供军队打仗,还能做农务,种植粮食。刘备即使要逃跑,带上百姓也是只赚不亏的。

4.可以做挡箭牌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刘备带走百姓的最后一大原因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能拿这些百姓当挡箭牌,拖住曹军!刘备向南逃窜,路途几百里,而他的士兵显然没有虎豹骑那么快速,所以即使自己不带上百姓,也是会被追上的。与其这样,不如拿百姓当挡箭牌,拖延时间,让自己有更多机会。

通篇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刘备不是宅心仁厚,他带着百姓其实是另有目的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侯惇和关羽谁厉害?两人历史中有交过手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早期身边最厉害的将领,夏侯惇年少便以英勇著称,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如果拿夏侯惇和关羽进行比较的话,两人到底谁会更强一些呢?如果是根据演义当中的记载来看,那无疑两个夏侯惇可能都打不过一个关羽,毕竟在演义当中关羽就是战神一般的人物。那如果是放到正史当中进行比较的话,结果又

  •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马家族最终能够称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马懿活得足够长,他的所有的对手,那些他没有办法下手的人,都一个一个的病死了,接下来,就到了他需要动手的时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也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一大障碍,既然是障碍,那么他自然需要想办法将他除掉,于是就有了高平

  • 魏明帝曹叡是不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史称魏明帝。有关于曹叡的形象,一直都不算是很出名,很多人关注的三国,都是刘备孙权曹操时代的三国。但是历史毕竟是在发展的,政权时代的更迭不容忽视,魏明帝曹叡在魏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影视形象的刻画,让人们可能对这位皇帝产生过一些疑问,他到底是

  • 曹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是阴险狡诈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曹丕,可能有不少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阴险狡诈”这一类的形容词,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曹丕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但其实,罗贯中都已经把曹操黑得看不出原型了,曹丕自然也不会逃得掉,而且很多事情只要细细想想,就会觉得曹丕不仅不是心狠手辣,相反,与其它帝王比

  • 关羽降曹之后为什么不跟随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回来找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但是后来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十分看重他的曹操,继续去跟随刘备去了,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被称为是“封金挂印”,关羽拒绝曹操给予的一切高官厚禄,宁愿跟着刘备。有人说这是关二爷够讲义气,但是,关羽这样做

  • 曹操和曹真是什么关系?曹真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观看三国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曹真”,他与曹操的关系总会让很多人有疑惑,说是父子,又总觉得不是很像,毕竟在曹操的那些儿子当中,从来没听说过有曹真,但如果说不是父子,却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关系会那么好。那么,曹操和曹真究竟是什么

  • 曹操和曹真是什么关系?两人有血缘关系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非常重用曹真,自己的特种部队虎豹骑首领就是曹真,可能有人还以为曹真是曹操的儿子,实际上并不是,那曹操和曹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根据百科上的资料曹真是曹操的族弟,具体是什么关系也没介绍。不过据说曹真是由曹操抚养长大,所以两人的感情也像是父子一样。对于曹操来说曹真的确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帮助自己立下

  • 三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是谁?司马、诸葛、夏侯三家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司马、诸葛、夏侯这种复姓也都算是大家族了。而且每家几乎都能出几位大人物,像司马懿、诸葛亮,还有曹操原本也是夏侯家的人。那如此比较的话,这三家到底谁的实力最强呢?可能还是最后完成统一三国大业的司马家会更厉害了,不过司马家有一位继承了这三大家族的血脉,而且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他到底是谁呢?如

  • 马超为何被蜀汉闲置?真的没被重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是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也由此可见,马超身为将领的能力,绝对是很厉害的。曹操曾经很想征召马超入朝为官,但是马超没搭理他,后来跟随了刘备。但是让人很不解的是,在刘备手下的时候,马超似乎就没有什么战绩了,没有太大的功劳,很明显的就是不受重用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马

  • 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是谁?菩提老祖为什么不是神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菩提老祖是西游记当中的专属人物,所以在古代神话中并没有菩提老祖这个人,而且他也不位列仙班。那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其实菩提老祖更像是结合了道家、佛教和诸子百家的一位人物,因为菩提老祖的名字就是道佛合一,一身打扮像是道教的人,而思想都是儒家思想。所以这样一位综合体人物去当孙悟空的师傅,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