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1/14 13:24:19

人们学习一些东西,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好,因此如果有条件,很多人都愿意多学习一些知识来丰富自己。无师自通的人当然也有,而且相比较起来这种人会更厉害,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有这样一位神秘的老师,他的学生是千古谋圣张良,可他自己只出现在人们的猜测之中,他是谁?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汉朝建立,封留侯,官拜大司马。

汉朝三杰之一的张良被后人称之为谋圣,其智谋让人佩服,不禁思考何人能够教出如此学生?

揭秘一下张良的师傅:黄石公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前195年),齐国人(今山东淄博)。据宋人罗沁《四皓辩》史记,黄公石,又名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因避秦时苟政暴虐,曾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世称黄石公,后又在太湖夏黄修道,故曰夏黄公,简称“黄公”。

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为何黄石公授张良谋术?他的真实姓名?

黄石公,授予张良《太公兵法》。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黄石公著作:

黄石公虽然隐居,但内心一直忧国忧民,就把一生的知识与理想倾注在笔墨上。按现代人的说法,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神学和天文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他著的书有《内记敌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垒图》一卷,《阴谋行军秘法》一卷,《黄石公记》三卷,《略注》三卷,《秘经》三卷,《兵书》三卷,《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神光辅星秘诀》、《兵法》一卷,《三监图》一卷,《兵法统要》三卷、《备气三元经》二卷,还有《地镜八宅法》、《素书》等作品。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寻找能人: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

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身为谋士,张良究竟为刘邦出过什么样的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帮助自己的主君出谋划策,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亦或其他方面,最好都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计谋。那么,谋圣张良在刘邦麾下效力,受到后世无数的敬仰与赞扬,他到底为刘邦出过什么谋划,可以得到刘邦和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呢?秦末,经过楚汉战争,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刘邦当皇帝后,最初定

  • 张良与刘伯温同为谋士,为什么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谋圣”这个名号,可以说是历史上众多谋士心生向往,但是在张良面前却又自愧不如的。也许因为时代的不同,后世也有能够做到张良这一地步的人,但是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而朱元璋时期,有一个在明太祖看来就是自己的张良的人物,那就是刘伯温,然而,同样是顶尖的谋士,为什么两

  • 曹操为什么喜欢人妻?曹操抢别人妻子不怕被报复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虽然伟大,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爱人妻。虽然古代女性地位偏低,但是被人抢了老婆肯定还是不好受的,毕竟男人最注重的就是尊严。但是曹操这样做难道就不怕被人报复么?还是说曹操这样做能给他带来一些好处么?感觉也就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当时曹操在这方面的确有些肆无忌惮,也是被后人诟病最多的事情了。东汉末年,

  • 张良为什么会在刘邦死后进行辟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辟谷”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不吃东西,绝食,其实不然,辟谷与绝食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辟谷被认为是一种修炼之道,谋圣张良就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但是我们明白,修炼只不过是虚无缥缈,张良千古谋圣,他应该知道这些事情,然而在刘邦死后,他却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和张良的

  • 三国最厉害的八大谋士排名,司马懿只能排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军师联盟》的推出让我们从司马懿的视角看了一遍三国历史,播出后口碑非常的好也很受市场的欢迎,可以说是一部良心剧了。当时不管是谁都想要能出谋划策的人才,郭嘉、荀彧、诸葛亮和周瑜等人都是一等一的谋士,而且也不只是谋士。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三国把大谋士的排名,这里就只比较计谋了,其实司马懿带兵打仗

  • 有关张良的那些至今无法解释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史书尽管对于古代发生的事情有所记录,但是却也不会一件一件全部记下来,更何况史书也是后人所写,与所记录之事发生的年代相隔也可能比较远,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这也是后世对史书上出现的问题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那么关于谋圣张良,史书上同样有很多疑问,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问题吧。张良是

  • 汉武帝刘彻给后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本身就应当优点缺点一起看待,也就是说不应该只看他的功劳,更不能因为一点过错就完全否认这个人做的那些对后世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今天就来从功与过两个方面看一看西汉时期一个人们经常议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

  • 曹操用人有哪些讲究?曹操是怎么维持宗亲和士族平衡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能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一方和他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曹操不仅文韬武略,而且更重要的是懂得用人,能控制双方的平衡。曹操很早就提出了要广纳天下爱人才,这在当时还是首次,因为曹操的宗亲基本上是实力最大的一方,如果曹操招如很多能人肯定会让士族的力量壮大起来,这样曹操也能平衡各方,不会因情面被自己的亲戚牵着

  • 吕雉到底为什么会善待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吕雉,不少人都会想起他对待刘邦宠妃戚夫人的手段,而且差一点就让刘氏的江山改名换姓,手握大权,极其尊贵。但是这时候的她,却会善待当时还是一个小宫女的窦漪房,可以说,如果不是吕雉把她送到代国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窦太后。那么,吕雉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她呢?吕雉和窦漪房都是西汉王朝最厉害的女人之一,她们生的

  • 窦漪房是怎样成为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事情,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似乎都是阴差阳错,或者说某个人命好,才能得到那些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可是在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当事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就像西汉窦太后,从一个普通宫女一步一步成为最终的太皇太后,这中间她经历过些什么?原本看似并没有机会的她,后来是怎样成为汉文帝皇后的呢?汉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