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死后为何遭清算

张居正死后为何遭清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3/12/19 18:06:04

说到张居正很多网友想到的可能就是辅佐大臣,很厉害的一位了,而且他的改革可以说是帮助明朝做出了超大的贡献的,万历新政他还真的是功不可没啊,所以这个人从这些情况来看,应该是一位功臣了,但是如果知道张居正的网友可能会发现,张居正死后是遭遇了清算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间颇长,他一共做了四十六年的皇帝,仅次于他的孙子,神宗朱翊钧四十八年的在位时间。他活着时,几十年不上朝,虽然早年有杨廷和等官员帮助治理国家,但是随着“大礼议”的纷争,皇权与阁权互相对抗越来越严重,一大批有经验的官员纷纷倒台。

这时,曾经支持他观点的官员迅速得到了拔擢,填补了倒台官员的位置。可是或明或暗的党争依旧对抗,愈来愈分裂朝中官员的向心力。嘉靖帝无法彻底消弭对立,干脆躲在深宫沉迷于炼丹,不再过问国家大事。到嘉靖中后期,他将权力直接交给严嵩等官员,纵容其操纵国家权力达二十年之久。

严嵩与其子严世蕃、赵文华等,倚仗权势,排斥异己,而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严嵩倒台后,抄家时,搜出的黄金多达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两,其他珍珠宝玩更是不计其数。明朝外部有鞑靼倭寇的不断入侵,内部又有权臣乱政的侵蚀,使得大明朝愈来愈虚弱不堪、危机重重,饶是如此,嘉靖帝还大兴土木,任意挥霍。连海瑞都感叹“嘉者,家也;靖者,尽也”。

嘉靖死去后,穆宗朱载垕登基,改年号为“隆庆”,隆庆元年,穆宗提拔已经四十三岁的张居正为礼部右侍郎,接着改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又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穆宗不停的提拔张居正,是有原因的。在穆宗未登基前,为裕王时,张居正便担任过他的“讲官”。所以作为穆宗的老师,入阁虽然比较晚,资历也不算深厚,但却深得穆宗信任。

穆宗上台后,用一批有能力官员,开始清理前朝的一些弊病,一度还较有成效,被后世赞赏为“隆庆新政”。可是穆宗身体不好,又沉迷女色之中,滥用媚药,执政六年便匆匆死去。

穆宗死后,“接班人”明神宗朱翊钧才十岁,张居正看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时机已经来临,便联络宦官冯保,赶走首辅高拱,自己担任内阁首辅,开始掌握大明朝的实质的最高权力,这一掌权,时间长达十年!

“大柄悉以委居正”后,张居正以诸葛亮为学习榜样,辅佐幼主,开始了历史有名的改革。

张的全面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上开始着力扭转嘉靖朝以来的民穷财竭与边防松弛的局面。以隆庆五年为例,当年明朝全国的财政收入才二百五十万两,但是支出却高达四百万两。张居正认为,财政亏空到如此地步,首先开发财源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而要挽救财政危机,必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下手,进行系统的整顿。

农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只能在土地上开源,张居正便启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潘季驯在张居正的支持下,筑堤坝三百多里,堵塞决口一百多处,用完备的堤防把黄河约束在原来的河道,以水攻沙,使河道畅流,解除了多年水患。同时改革税制,重新丈量土地,明朝时赋役以黄册为标准,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田赋和丁役,而在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大地主拥有数量庞大的土地资源,但仍然把一部分赋税转嫁给农民头上,造成产去税存、赋役不均的弊病,这样一来更使得农民不堪重负。张居正命令全国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漏税的田产,责成官吏追缴欠税,从而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地方不法的豪强权贵,减轻了农民的浮税。

经过三年的清查土地,查出了大批隐瞒的征粮地,在这基础上,张居正正式推行他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明神宗万历九年,亦即公元一五八一年,张居正下令全国范围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一条鞭法”的内容在《明史·食货志》中有这样的描述:“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工。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未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简单的说,“一条鞭法”把力役合并为田赋征收,一律交纳银两,并且以州县为单位,计算服役数目,赋役银两的征收统统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以减少种种弊病。这是中国赋税史上一次重大改革。“一条鞭法”的带来好处,除了统一赋役,简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的弊端,减轻了贫苦农户的负担。另外,因为役银由户、丁作为征收对象改变为以丁、田分担,也使得商人减轻了负担,赋役征银,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相对的放松了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张居正除了经济上改革,同时也对政府机构进行整顿,他说:“国之安危,在于所任”,官吏的廉洁与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他下令裁减部院诸司的冗官和各省司、府、州县官。并且对各州县的生员进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生员,不合格的分别充吏和罢黜为民。

这样的做法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整饬了士人的风气。张居正的政治改革,并非开创新的制度,只是想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提高官员的行政工作效率,所以他创立了“考成法”,督促公务,考核官吏。他让中央各部门,把待办的公务登记造册,分别制定一式三份的收发文本,用来留底,备注和送内阁查考,严格确立期限完成来往公事。按月考查,每年总结,凡是发现有拖延积压的公务,论罪处理,这样一来,让那些庸庸碌碌、敷衍塞责的官员感到了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

神宗时期的外患,主要是来自北方的蒙古大军和东南沿海的倭寇。张居正在为了减轻边疆敌人对明朝的军事压力,选派戚继光等的得力的将领在边境地带“积钱谷,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积极练兵备战,重修边防要塞,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又达到了在边疆加强防御力量的目的。而在东南沿海一带,则分段设寨,修整兵船,严申海禁。张居正当政的万历初年,基本上肃清了多年的边患,边疆一度非常稳定。

张居正的“改良运动”,效果越来越显示出来,嘉靖、隆庆时期,明朝的财政年年亏空,经过张居正一系列改革整顿后,已经出现盈余。太仓粟可支十年,国库也积金四百万两。《明通鉴》说:“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富”,固然有些夸大,不过中央财政大为改观却是不容置疑的。军事上,张居正当政以前的“虏患日深,边事久废”的局面,已经改变。当时广东农民起义不断,张居正用稳定压倒一切方法,要求提督两广军务的凌云翼“大事芟除,见贼即杀,勿复问其向背”,凌云翼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于四个月俘斩四万二千多起义农民。其手段之狠辣也是让人侧目。

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死,明神宗朱翊钧亲政,对于从前张居正牵制他的权力记忆越来越反感。此时,曾经在张居正当政时被冷落和打击的官僚也纷纷攻击张居正,贪财蓄疑,贤奸杂用的朱翊钧便在张居正死后的九个月,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官秩,接着又查抄了张居正位于江陵的家。长子张敬修自杀,全家被迫害致死的有十余人。张居正曾经提拔的官员一个个的被“斥削殆尽”。张居正的改革主张,也大多被取消。

此后不久,神宗朱翊钧沉湎于奢侈腐朽的生活之中,不理朝政,不见群臣,甚至连“太庙亦不亲祭”,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愈加激烈,而明王朝则在他的折腾下也渐渐走向灭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马超在蜀国的真实地位怎么样?为什么马超加入蜀国感觉变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在关中原本就非常出名,而且还曾击退曹操。但是后来马超加入蜀国后为什么感觉变弱了呢?虽然刘备封的五虎将有马超的,但是刘备几乎不会放权给马超,兵权就更不用想了。当时刘备也还是有些提防马超的,毕竟马超和刘备的理念不同,两人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分道扬镳,甚至成为敌人,所以刘备从始到终也不敢重用马超。马超

  • 岳飞这一生留下过什么遗憾的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来几十年的光阴,极有可能会有一些让自己遗憾终生的事情,因为各种缘故,陷入两难的境地而没有办法去完成。其实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最终都有可能会后悔,毕竟人也不是先知。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他虽然是非正常死亡,但是在生命中依然留下了让他一直遗憾的事情,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让他一直挂念吧。现实生

  • 秦桧用来诬陷岳飞的罪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我们都憎恨陷害了名将岳飞的秦桧,以及在背后支持这一切的皇帝赵构,因为担心自己的皇位保不住,所以希望议和,这和主战的岳飞理念自然是不同,因此才会急召岳飞回京。秦桧站在赵构这边,自然要对岳飞做点什么,于是诬陷他,以一个非常可笑的罪名。那么,这个罪名究竟是什么呢?岳飞这个历史大冤案,秦桧以&ld

  • 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董卓比曹操还可恶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东汉末年首位被天下诸侯讨伐的人就是董卓,为什么董卓和曹操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两人的下场却完全不同呢?可能董卓是比曹操更加邪恶的存在。董卓亲自立刘协为皇帝就是为了控制他,但是董卓为人太嚣张拨扈,根本不将道理,所以天下人根本看不惯董卓,站得再高没有能力迟早也会跌落下来,曹操估计也是吸收了董卓这个

  • 董卓的凉州兵团在三国时期有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要说的第二个军阀势力,就是凉州兵团。董卓还在世的时候,凉州兵团就是他的军队。凉州兵团的主要战斗人员都是凉州的汉族人与非汉族人,并且还以羌胡为主,可以想象,这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究竟会有多高。只是,这样一直高战斗力的军队,纪律却着实谈不上有多好,看看他们的首领董卓也就知道了。那么,凉州兵团在三国历史

  • 陆游是怎么惹到秦桧的?只是因为自己成绩太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秦桧这个人,我们更多的知道的是他陷害岳飞这件事情,但是毕竟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现在害了岳飞,其他时候也还会祸害到别人。就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南宋文学家、诗人陆游,也曾经因为秦桧的干预而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这说起来真的好笑,陆游本人与秦桧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自己考试成绩太好就被他挤下去了,这

  • 薄姬母子做了什么,狠毒的吕后竟然没有为难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都道刘邦的皇后吕雉心狠,对待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毫不留情,而且也没有放过她的孩子,在政治上也雷厉风行,翦除对自己不利的势力,大肆提拔吕家子弟。然而却有这样一对母子躲过了这样的冲击,那就是薄姬和儿子刘恒,后来刘恒还成为了汉文帝,留名百世。那么,薄姬这对母子是做了些什么事情,让吕雉没有对他们下手呢?吕后

  • 贾诩对曹操来说有多重要?贾诩为什么还没郭嘉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操身边的谋士,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会是郭嘉和荀彧,其实曹操早期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能臣就是贾诩。实际上贾诩才是从头至尾一直效力曹家,建立了很多汗马功劳的人,但是为什么贾诩的名声不及郭嘉和荀彧呢?可能就是因为贾诩的品德不行,贾诩被称为“毒士”,虽然聪明但是太缺德,古代人非常

  • 汉惠帝刘盈与自己的母亲吕后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时常会说,母子情深,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是让人动容。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对母子,母亲逼着儿子娶他的的外甥女,还把他的弟弟和弟弟的母亲残害致死,儿子身为皇帝,死去之后,母亲竟然只是做出哭泣的样子,眼中没有泪水。这对母子就是吕后和汉惠帝。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会是这样的关系,竟然没有一点母子的情分可

  • 武则天发明一种酷刑,竟比人彘还要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古代的酷刑,现在听起来就像是一阵冷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很多刑法单是听一听就让人觉得颤抖,更不用说那些遭受过的人会有多痛苦。而说到酷刑,有一种刑罚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吕后对情敌戚夫人使用的的“人彘”,然而武则天却将这种酷刑进行了升级,会比人彘更加痛苦,那么这种刑罚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