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司马懿早年的名声不如诸葛亮?他们相差在哪里?

为什么司马懿早年的名声不如诸葛亮?他们相差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1/4 12:11:24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之处非常之多,最引人注目的,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争斗恐怕算得上其中之一。但是在其中,总会给人一种司马懿成名非常晚的感觉,虽然在书中他第一次出场并不是很晚,但是重头戏却是在后面,前期几乎没什么戏份。其实这也是一种现实情况,那就是司马懿早期的名气不如诸葛亮,这又是为什么呢?

司马懿,字仲达,我们提到他,必然要提到诸葛亮,二人即使生死冤家又是天降之才,笔者认为,司马懿虽在军事战略上稍不及诸葛亮,但在政治谋略上上,却较亮有过之。诸葛亮为愚忠,只为报刘备一人之恩,不顾天下分合,而司马懿却能取曹代之,而后灭吴蜀。成就可谓不小,那么为什么如今诸葛亮的名气远大于司马懿,除了小说的美化,还有别的吗?

司马懿建安十三年接受曹丞相征召,为丞相府文学掾。这年他三十岁。不久之后的赤壁之战,司马懿没有参与;而魏武后期那些战事——建安十四年战孙权于合肥,十六年战马超于潼关,十八年战孙权于濡须,司马懿也都没有参与。如果有,想必晋书是会大书特书一笔的。

建安六年,司马懿二十三岁。这时曹操刚在官渡赢了袁绍,听说司马懿聪明,辟之。司马懿称病不去。所以不是司马懿被埋没,是他不想露锋芒。如果他想,他本来可以在曹操还只是个普通军阀的时候就来到他身边,建功立业,成为魏武之名臣。

可是他宅了七年没有出山。

司马懿不想建功立业么?当然不是。何况,冒着危险卧床七年,甚至狠心杀了小婢女让正室夫人亲自下厨做饭,正常的隐士可干不出这种事来。《晋书宣帝纪》说,“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房玄龄们简直拿读者当猴子耍,以司马宣王狼子野心,会在乎汉运方微?

司马懿向来谨小慎微、而又擅长等待。高平陵之变前他为了麻痹曹爽等待最好的下手时机,装病装了两年。建安六年,对于司马懿来说,不是个好的时机。这时候出山,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曹操虽然在官渡赢了袁绍,但袁绍在河北仍然拥有极大的势力。如果不是袁谭袁熙袁尚熊孩子胡闹,河北没准到后来还都是袁家的。曹操此时,绝不敢说自己几年之后会成为中原霸主。司马懿当然也不会这么神机妙算到这一步。何况,司马懿的老家河内,正好处在曹操和袁绍势力的交界处。

而此时,他还看不出来谁有必胜的把握。另一方面,河内司马家不是传统的士族,而是属于地方豪族,在司马懿祖上三四辈左右才跻身知识界,和各阵营中的核心文人都交集不大。河内士族的影响力也不如荀彧钟繇这些颍川士族,并不是曹操人才战略的重点,也没有像颍川集团那样和曹操阵营有什么交情。

所以他一直等到了袁绍势力全灭,才果断投奔了曹操阵营。可是即使在做了曹操的属下以后,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长达十二年时间里,司马懿也没有在任何大事上有任何作为。

曹操时期的司马懿是积极进言的。得陇望蜀,建议屯田,劝阻迁都,他都说过话。但他并没有为此得到什么升迁机遇,他的言论,起到作用也并不多。关键在于,曹操对司马懿抱有严重的怀疑态度。

《晋书宣帝纪》:“(魏武帝)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宣)帝善,每相全佑,故免。”所以司马懿为了不让魏主怀疑自己,一直干一些琐碎的弼马温工作,比如丞相府里割草喂马的事,他都亲自过问一下。

直到夺嫡之争。很多人认为司马家在夺嫡之争里,下血本押宝曹丕,押中了,一夜暴富。并不是如此,以司马懿官渡之战后都不肯投奔曹操,非要等七年看天下局势发展的谨慎,会选择简单地押宝一方?事实是,司马懿做太子中庶子,为曹丕近臣的时候,他的弟弟,后来的安平献王司马孚,是曹植的文学掾。曹植彻底失势后,司马懿升为曹操的军司马。而他不久就向曹丕推荐司马孚,去做太子中庶子。中国历史上能在“谨细”这一点上胜过司马懿的,恐怕没有几个。

他在曹丕那里投机成功,升为军司马的时候,三十九岁。这个职位原来是荀彧做过的。荀彧拿到这个官印的时候,才二十九岁。可是他就并没有什么耀眼的功业。

黄初年间司马懿平步青云,靠的多是作为曹丕旧部亲信的情分,不然为何晋书竟不写其升迁前的功绩?与晋书对太和年间司马懿每次出谋划策领兵征战都细加刻画不同,黄初年间的记载,全都是一笔带过。

笔者认为司马懿最终的目的,是权力。帝国不至于在曹丕这里崩溃,那么就不需要他挺身而出为国出力。反正,他要升迁,作为曹丕手下的老红人,那时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者,曹丕绝不是什么明主。在后宫,赐死甄姬;对旧臣,欲杀曹洪;对外国,加孙权九锡。能做出这些荒唐事的君主,并不值得信任。

曹丕死时,指定的三位顾命大臣,是曹真陈群司马懿。按曹丕的想法,曹真是宗室军人,陈群司马懿是亲信文官,相互制衡,权力结构稳固。可是曹丕又一次失算了。宗室掌控兵权的体制毕竟本身存在漏洞。司马懿迅速取得了兵权,迁骠骑将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并且迅速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我们最熟悉的那个司马懿,直到这时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太和四年,司马懿迁大将军,成为帝国之内仅次于大司马曹真的第二将军。一年后,曹真死。大概是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开始打起了大权独揽的主意。之前的他,或许没有过统摄天下的意思。他想要升官,但大概自己也没想过到底能升到什么程度。而现在,他忽然间看到了权力顶峰上放射出来的一星光芒。

魏明帝托孤之后,司马懿已是四朝老臣。小曹爽肤浅的权谋,相比于他经历过的六十年风雨来说,已经可说不值一提了。当年那些他需要仰视的重臣一个个死去,甚至世上已经不剩下几个人能和他平起平坐。此时能阻止他的,只有一直眷顾于他的天命了。

而诸葛亮早已死于之前的北伐之中,或许我们知道司马懿是因为他抗蜀北伐,对阵五丈原……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或许那只是登上权力巅峰的垫脚石之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荀攸明明是荀彧的侄子,为什么年龄却比荀彧还要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家中长辈都要比晚辈年纪更大一些,然而很多人在了解三国历史后发现,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有一个侄子荀攸,二人一同在朝为官,可是荀攸的年龄却比荀彧还要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虽然《三国演义》中荀彧是被曹操逼死的,但是为什么他死后,曹操没有杀死他的侄子荀攸呢?荀攸和荀彧两人是同族但不是直系亲属。

  • 荀彧对于曹魏政权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对荀彧这个人也有所了解,不管是站在曹魏的角度,还是蜀汉的角度,这个人都是有着很高的评价的。他虽然在曹操的阵营,但是一心只为了匡扶汉室,就连最终的死亡都是因为自己的志向与曹操再也不合,失望又无可奈何。那么,今天一起来看看,荀彧对于曹魏政权的建立到底有多么重要吧。一、荀彧的王佐之才在《

  • 鬼才郭嘉是否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被人称为“鬼才”,意思是说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具有常理性,可是结果却能够比其他人更好。那么,曹操极为爱重的郭嘉,到底是否真的担得起这一个称呼呢?他的哪些方面堪称是一个鬼才?他最终又究竟是如何死的呢?郭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鬼才,他是我国三国

  • 为何郭嘉会成为"网红"?郭嘉的网红成长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郭嘉,不仅是曹操手下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而且也是罗贯中重点刻画的一个人物之一。对于他的描写,可以这样说,如果书中的诸葛亮刚刚成为神,那么郭嘉就是在往神进化的路上走得最远的人,再加上近几年三国题材影视剧的热播,更使得这位深得曹操信任的谋士受到了追捧,那么今天,就来一起看一看郭嘉的网红成

  • 孔融被杀对于曹操有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可以说是一生杀人无数,除却战场上的士兵,更有非常多的大臣、名士,而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地位也与他人不同的,那就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而且,在杀死了孔融之后,曹操南下攻打吴国,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孙刘联盟的确是有一部分作用,但是更大的原因其实是出在孔融之死上。那么,今天就

  • 庞统在东吴的时候,真的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跟随刘备之前,庞统曾经在东吴孙权的麾下待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认为,庞统是因为在东吴没有得到重用,这才转投刘备,可刘备尽管得到了凤雏卧龙两个人,依然没有得到天下,这当然是后话。然而庞统是真的没有被孙权重用吗?如果我们去翻看陈寿的《三国志》,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庞统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素有&

  •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是怎么死的?末代皇帝溥仪是病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皇位是非常抢手的,因为登上了皇位便有了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历史朝代上也有很多为了能够登上皇位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位皇帝是傅仪皇帝,话说当时的傅仪皇帝上位是哭着上位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朝代,一般是没有人想要接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末代皇帝傅仪是

  • 凤雏庞统明明没有什么成就,为什么名气会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能够在名义上与蜀汉的军师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也就只有有庞统了,他们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光听这两个称呼都会觉得这人必定是极其厉害的人物。可是,凤雏庞统在世的时候,孙权不喜欢,刘备也不喜欢,好不容易在刘备手下谋到一份差事,既不被重用也没有什么贡献,既然如此,为什么他的名气还能这么高呢

  • 历史上有哪些人为了皇帝位杀自己的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们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朝代能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帝王们才会非常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而下面的人想的都是怎么能上位,野心更大的就想自立为王。不过历史上一位臣想篡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多的还是皇帝的儿子们来争夺这个皇位。为了太子位头破血流很正常,最恨的人连自己的

  • 郭嘉是怎样看待吕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此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在罗贯中笔下是一个单打独斗天下无敌的人物,但是心思过于简单,没有脑子,且十分不忠诚,很多人都很看不起吕布,甚至骂他“三姓家奴”。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面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了,真实的吕布到底是怎样的呢?曹操手下极信任的谋士郭嘉又是如何评价吕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