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被杀对于曹操有什么样的影响?

孔融被杀对于曹操有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2/13 11:20:22

曹操可以说是一生杀人无数,除却战场上的士兵,更有非常多的大臣、名士,而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地位也与他人不同的,那就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而且,在杀死了孔融之后,曹操南下攻打吴国,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孙刘联盟的确是有一部分作用,但是更大的原因其实是出在孔融之死上。那么,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为什么说孔融的死影响了曹操后来的发展。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其实只是一个文人,虽然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但他的生死对于天下大局应该没有多少影响,因为他既不会谋略,也不会武功,而且他处处与曹操作对,如果丢掉其他方面不讨论,曹操杀孔融其实是清除了一块绊脚石,对于曹操征服天下应该有利,但为何曹操杀孔融会成为其征服天下的分水岭呢?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天下环境,不难发现,曹操杀害孔融确实不对于其征服天下是有害而少利的。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曹操杀害孔融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孔融是当时文人的一面旗帜,他的影响可以用民心向背来形容。虽然孔融只是文人,但他不仅是孔子的后代,而且他的成就是当时文人的代表,可以说是一面旗帜,更何况,他是当时儒家道德方面的风向标,他的影响虽然在军事方面没有直接作用,但能够起到民心向背的作用。孔融在曹操阵营中一直是高官(虽然为汉之高官,但当时的汉朝廷实际上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孔融能够在曹操阵营中风生水起,那对于天下文人来说那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而文人有一个特点,虽然打仗行的很少,但能够影响民心的走向。

现在,孔融被曹操杀害,那天下文人就会对曹操的看法发生根本的改变,口诛笔伐,再加上老百姓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观占据头脑,这样,天下老百姓对于曹操的看法就由好转坏,民心向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发生根本的改变,天下有识之士不再投奔曹操。曹操南征前,许多有识之士投奔曹操,南征后,天下少有有识之士再来投奔曹操就是证明。

其次,杀害孔融,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孔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一生似乎处处与曹操作对,从史书记载来看最著名的有三处,一处是讽刺曹操,如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第二处是反对曹操禁酒;第三处是对曹操发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持坚决的反对意见。

其实,纵观孔融讽刺和与曹操作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孔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曹操,而只是想表明一个文人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只是表现其有才而已,即使在官渡之战前反对曹操,这其实也是正常,至少可以让曹操清醒,对于强大的敌人必须要注意什么,更何况,曹操与袁绍打起来之后,孔融并没有继续反对下去,而是和其他人一样在为曹操如何取得胜利在努力,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民主,在形成决议时大家都可以议,表明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这样,可以考虑充分、全面,但作出决定之后,大家一条心,这也是曹操在逐鹿中原时能够由一支普通的势力成长为平定北方的最大的势力。

但是,现在,曹操杀害了孔融,那些喜欢唱反调、讲事实、有不同意见的人从此闭嘴,而那些喜欢唯领导是从的人就得到了重视,曹操再也听不到不同意见的声音,表面上是上下同心,实际上只有曹操一个人的思想在转动,大家对于曹操的观点只高呼和喝彩,曹操也就在大家的喝彩声中迷失了自己,再也看不到不利的方面,也不会考虑不利的情形。所以,曹操南征,虽然是率领最豪华的阵营,那这种豪华也是表面的,所有谋臣集体失声,所有武将也不敢有自主能动性,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几十万军队的阵营被周瑜率领的区区3万人马打得大败的最根本原因。而且曹操被打败之后只怀念郭嘉,认为其他谋士尤其是荀彧没有提出好的建议,但曹操没有反醒自己,在对于不同声音方面采取的政策实在令人寒心,郭嘉即使在,那郭嘉的那种性格他会再容忍吗?为什么程昱在南征前突然交出兵权呢?这应该都与曹操杀害孔融造成的影响有关。

其实,孔融在生前反对曹操南征刘表,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刘表是汉室成员,是皇族后代。如果曹操反过来一想,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同意孔融不南征,这样,刘表病死之后,刘备与孙权就会为争夺荆州两相争斗,曹操完全可以在他们两败俱伤时,以捍卫皇族为最大口号出兵,孔融等自然不再反对,这样,曹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那征服天下岂能还有对手?如果曹操没有想到,其他谋士也会想到,曹操可以轻松的得到天下。但是,曹操杀害了孔融,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曹操只想到南征刘表时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而没有想到南征刘表会有哪些不利,至少刘备与孙权不但不会联合起来,而且会为争夺荆州而成为你死和活的敌人。

第三,杀害孔融,让那些匡扶汉室的志士从此清醒。孔融自然是匡扶汉室的典型代表,而且当时有匡扶汉室的志士不少,这其中还包括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荀彧,他为曹操举荐了大把的人才,最著名的就有荀攸、郭嘉等,而且他们之所以这样尽心辅助当时并不特别起眼的曹操,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打出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

然而,随着曹操实力的壮大,他取代汉室的动作日益明显,现在,终于拿有志于匡扶汉室的孔融开刀,那岂能不让其他有匡扶汉室之志的人寒心?所以,这些人终于清醒,不再为曹操死心卖命了,这也是曹操南征时,所有谋士不再为曹操出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程昱,干脆交出兵权。而其他各路英雄,他们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现在,更有坚定的理由反对曹操了,也有坚定的理由联合对抗曹操了。

公元208年,之所以成为三国鼎立的关键一年,曹操成败的分水岭在此出现,不是曹操的智慧突然出现了问题,而是从杀害孔融开始,民心变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庞统在东吴的时候,真的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跟随刘备之前,庞统曾经在东吴孙权的麾下待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认为,庞统是因为在东吴没有得到重用,这才转投刘备,可刘备尽管得到了凤雏卧龙两个人,依然没有得到天下,这当然是后话。然而庞统是真的没有被孙权重用吗?如果我们去翻看陈寿的《三国志》,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庞统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素有&

  •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是怎么死的?末代皇帝溥仪是病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皇位是非常抢手的,因为登上了皇位便有了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历史朝代上也有很多为了能够登上皇位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位皇帝是傅仪皇帝,话说当时的傅仪皇帝上位是哭着上位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朝代,一般是没有人想要接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末代皇帝傅仪是

  • 凤雏庞统明明没有什么成就,为什么名气会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能够在名义上与蜀汉的军师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也就只有有庞统了,他们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光听这两个称呼都会觉得这人必定是极其厉害的人物。可是,凤雏庞统在世的时候,孙权不喜欢,刘备也不喜欢,好不容易在刘备手下谋到一份差事,既不被重用也没有什么贡献,既然如此,为什么他的名气还能这么高呢

  • 历史上有哪些人为了皇帝位杀自己的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们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朝代能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帝王们才会非常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而下面的人想的都是怎么能上位,野心更大的就想自立为王。不过历史上一位臣想篡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多的还是皇帝的儿子们来争夺这个皇位。为了太子位头破血流很正常,最恨的人连自己的

  • 郭嘉是怎样看待吕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此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在罗贯中笔下是一个单打独斗天下无敌的人物,但是心思过于简单,没有脑子,且十分不忠诚,很多人都很看不起吕布,甚至骂他“三姓家奴”。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面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了,真实的吕布到底是怎样的呢?曹操手下极信任的谋士郭嘉又是如何评价吕布的呢

  • 努尔哈赤有哪些本事为什么能奠定大清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是当时满族充满智谋的人,不过,说到努尔哈赤这个人,他的早年生活是非常的艰苦,努尔哈赤幼年时候自己的母亲死了。青年时独自在异乡生活,同时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也被杀害,当然了,真的也是成为但是努尔哈赤奋力消灭明朝成立清朝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努尔哈赤后来还平定了女真各部,贡献还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努尔哈赤

  • 杨贵妃靠什么得到唐玄宗的宠爱?杨贵妃算不算胖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在唐代是以胖为美,但是这个“胖”好像也没一个确切的标准,毕竟我们现代人说的“胖”就已经有点脱离主流审美了。所以我们就当唐代欣赏的是“微胖”体型好了,不过杨贵妃身高不高体重也过百,凭什么还能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呢?其实可能很多人再

  • 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年时期的努尔哈赤决心起兵攻打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努尔哈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努尔哈赤是当时厉害的一个人。在当时的明朝时期,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比如当时的满族等,这些名族一直是明朝被攻打的对象,说到努尔哈赤为什么要下定决心攻打明朝呢?其实,这与当时努尔哈赤的父亲被杀害有关,当时的努尔哈赤年轻时期经历比较惨,幼年时努尔哈赤的母亲就死了。最后

  • 谋臣刘伯温的悲剧人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伯温很多人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神得不得了,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这个人其实一生还是非常的悲剧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生如路啊,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谋臣刘伯温的一生吧,看看他是怎么从神到悲剧的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刘基(1311年7月1日-137

  • 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同意父母无恩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乍一听见“父母无恩论”这个词,很多人一定都会皱眉摇头,认为提出这种言论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坏小孩”似的人。的确,这个词看上去完全是违背了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子女要孝敬父母、长辈这种思想,可是,如果你知道这句话最初是由四岁让梨的孔融说出来的,你是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