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4/1/24 13:59:49

说起朱元璋斩杀功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明朝建立之后,众多功臣都死在了朱元璋手下,典型的卸磨杀驴。然而,除了研究这件事情本身,很多人可能还有疑问,看到朱元璋向别人下手,为什么其他人无动于衷,自己辛苦征战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就没有人起兵造反呢?

朱元璋可谓千古布衣皇帝第一人,从幼童时代父母双亡沿街乞讨,为了活下去后又出家为僧,再到元末起义,参加义军,从一个无名小卒,历经无数生死恶战,收纳结交无数猛将谋士,到问鼎天下,黄袍加身,可谓千古传奇!

纵观历史,不管是汉高祖刘邦,或,汉光武帝刘秀,又或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屠杀开国元勋时都有功臣造反,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同样大杀功臣时,却无功臣造反,个人感觉应该是以下几点:

1、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不仅得了天下,更重要的是还得民心。他在位三十余年间,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兴修水利,解放奴婢,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自己更是勤政节俭,痛恨贪污腐败,并严惩贪官恶吏和不法勋贵。

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深受老百姓爱戴,经过朱元璋的努力,社会,文化,民生,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当时老百姓刚历经战乱,人心思定,人人当时希望社会稳定是大势所趋,而造反无异于逆时代,背民心;

2、朱元璋本事太强

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权谋上都堪称高手奇才;而且在将领大臣心中威望太高,这也就震慑他们不敢谋反;性格上,朱元璋胆大心细,为人心狠手辣,几乎是有仇必报,对于敢侵犯自己的人诛杀绝不留情,仅胡蓝两案,受牵连遭残酷屠杀者掉近五万人,如此血腥恐怖之手段,震慑力之强,也只有这位古代“第一屠夫”所能具备了;

3、朱元璋在明初把自己儿子大肆分封各地藩王,对稳固的中央权力起了很大作用。

在每个藩王驻地,都会派有驻军,一方面保护藩王宗室的安全。另一方面防止地方上有变,藩王好及时组织军队予以应付。除此外藩王并不享有其他军政、民政、和财政权,这些由地方布政使负责,由六部统管。实际上各地镇守的最高长官还是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不太可能造老爹的反的。

此时各个藩王实力虽然并不是很强,对中央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要对付一些功臣还是能绰绰有余,起到很大作用的;

4、 朱元璋的帝王权衡术很好。

每个朝代都少不了派系林立,而朱元璋手下将领大臣派系林立也不少,但是朱元璋却能很好的从中周旋平衡,不会让任何一个派系做大,来打破平衡,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且,朱元璋是军旅行伍出身擅长统治将领,能把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不敢生出与之对抗的心思,就连一代猛人常遇春,在朱元璋手下都是乖乖的,其他人就更不敢说什么了。所以,在朝中就形成了不管是那个派系的势力都远远对他朱元璋够不成一丝威胁,就更谈不上造反了;

5、朱元璋强力改革加强集中中央权力,将权力之杖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中央和地方改革上,他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直接向中央负责。不设丞相一职,充分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有事直接向皇帝汇报。同时军事上将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属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调兵。

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天下及各大臣将领监视,特别设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而锦衣卫机构直接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拥有监狱和法庭,是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非常之大。

在这几点下,功臣造反不管是支持率,还成功率都低到极点,而且还是诛九族的大罪,权衡利弊,功臣最后只有不敢造反,选择乖乖听话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忠跟随刘备时到底多少岁了?黄忠算老来成名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在三国演义里,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60多岁,这在当时已经算长寿老人等着回家养老了,竟然还能带兵打仗而且屡建奇功,所以这个地方的真实性也有所怀疑。不过感觉黄忠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人,虽然立过很多功劳但是官职一直也不是很高,可能是黄忠并没有对这些头衔很感兴趣。要说黄忠老来成名可能并不是很准确,因为黄忠早期

  • 戚继光挑选士兵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主将想要组建军队,在挑选士兵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观察和评价。比如戚继光,他会舍弃掉那些行动伶俐的人,不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这就很奇怪了,伶俐的人一般到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为什么戚继光反而不要呢?他的择人标准又是什么呢?抗倭名将戚继光我们大家都知道,其麾下有支大名鼎鼎的军队,戚家军。

  • 满宠带兵打仗的能力有多厉害?满宠是怎么被曹操提携起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满宠一直是一位被忽略的人物,其实满宠也是三代老臣而且当过太尉的他多次帮助曹魏击退敌军战功显赫,更重要的是满宠为人正直几乎不会包庇任何人,这也是曹操最欣赏满宠的一点。其实满宠在很多影视剧里都吃了大亏,因为基本上都没他什么戏份,满宠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幕后者,当然这也和他人气不高有关。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 关羽和张飞单挑谁更强?张飞始终有一点比不上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和张飞虽然不是对手,但两人经常被拿出来做比较。如果关羽和张飞单挑的话谁更加厉害呢?如果按照小说里写的那样,很显然张飞会更强一些,毕竟是和吕布打成平手的人。不过单挑在实战中几乎不会出现,综合能力还是关羽更强一些,厉害的将领一定是会带兵打仗的人,在这一点上张飞就远远不如关羽了。关羽和张飞,是蜀汉最重

  •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曹操欣赏孙权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被称为是三国里最“人和”的地方,基本上孙权在位的时候没发生过什么内斗大臣们都能和谐相处,其实这是非常不同意的。很多人都感觉孙权是曹操和刘备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但是在正史当中东吴的记载也是非常多。就连曹操就表达出对孙权的喜爱之情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非常喜欢孙权性格当中的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时期的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用太多笔墨去描绘张郃这个人物,对他的重视度自然也是很低的,然而在历史上,张郃却是引得整个蜀汉忌惮的人物。他最终归降曹操,让一向爱才的曹操欣喜不已,直称他是当世的韩信。那么,张郃究竟有多厉害?他是怎样打败诸葛亮的呢?在冀中任丘一带,后汉三国时期诞生了一位有名的大将,如果袁绍听他的谋

  • 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言论,但他竟然不是原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天下还没有一分为三的时候,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可以先取荆州,再取益州,进而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再去谋划天下的策略,后世称为三分天下。然而,细读史书会发现,这样的言论第一次被提出并不是诸葛亮,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了,那么,早于诸葛亮提出这套策略的又是谁呢?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汉献

  • 如果华佗没有被曹操杀死,他就真的可以治好曹操的病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华佗,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古代医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他的医术也被传得神乎其技,只是可惜他的医书基本上都没有流传下来,因此他究竟能有多厉害,那时候的医学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也只能从其他书中窥探一二了。而我们也知道他的死因,那么,如果曹操没有杀华佗,他就真的可以治好曹操的病吗?曹操杀华佗,

  • 曹操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的?曹操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一个人家庭方面的教育对于他的成长和日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自己的父母却并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有的父母尽心教育孩子,有的却是不管不问。历史上一代枭雄曹操,他对自己的那些儿子们又是怎样教育的呢?虽然他在后世骂名颇多,但是对于孩子,他会怎样教育?曹操这人,历史上争议较大,“

  • 在正史中几乎完美的周瑜,为何后世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我们看待古人,看他的事迹、人品,自然应当在正史中去寻找,虽然也不一定记录的一丝不差,但是相对来说还算是公正。然而三国历史却是一个例外,很多人拿演义的内容当正史,却把真正的正史放在一边,因此对于很多人事物都会产生偏见。就比如,在正史中接近完美的周瑜,到了民间,却为何会被贬得一文不值呢?在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