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为什么打不过徐晃?

关羽为什么打不过徐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3/12/25 20:46:01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如果一个人打败了另一个人,这时候又有一个人过来打败了这个人,那么第三个人一定比第一个被打败的人更厉害。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似乎并非如此。关羽斩杀了颜良,颜良曾经打败过徐晃,可是关羽与徐晃的交战却没能获胜,这就不禁让人觉得疑惑了,为什么关羽竟然打不过徐晃,难道徐晃比关羽还要更厉害吗?

《三国演义》中,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但关羽斩颜良只有一个回合,关羽和徐晃对阵,为什么关羽却没有斩了徐晃?

第一,关羽斩颜良是突袭,攻其不备,颜良没来得及防御。这其中,关羽马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攻因素,必须要考虑。

第二,关羽和徐晃交战时,关羽年龄大了,已经过了巅峰期,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关羽正当盛年,是他的武力值巅峰期,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徐晃救援樊城的时候,关羽有两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关羽已经知道荆州丢了,无心恋战,另一个是关羽之前中箭受伤,尚未痊愈。

第四,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说明颜良当时也是在巅峰期,但不幸的是他碰到了武力值也在巅峰期的关羽。如果在当时关羽和徐晃交手,徐晃应该不是敌手。

第五,从三国演义来看,徐晃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性,从出场到最后落幕,武力值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既没有明显的巅峰期,也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衰退。

第六,即使关羽一直胳膊不能发力,也就是不能出全力,而且已经过了巅峰期,徐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写已经难能可贵了。

第七,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和人交手,如果二十个回合之内不能拿下对手,后面就很难了,这是关羽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的战力分布经常让人分不清头脑,除了公认的吕布战力第一以外,有3个人的战绩却让人头晕,关羽秒杀颜良,颜良几个回合打败徐晃,而关羽却和徐晃打的难分难解,小编大胆猜测了一下其中因由。

第一点 颜良并非被关羽一刀劈死,而是被关羽突袭刺杀,并非有效战例

据三国演义中说到“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且不论颜良是否因刘备之言而毫无戒备,关羽完全是靠马快的优势实现了对颜良的斩首行动,而用“刺”而不是挥刀劈,也能体现出来关羽动作的迅猛(可以自己尝试下挥刀攻击与直刺攻击的速度有何不同),因此关羽此战并非有效的实力对比战例。

第二点 文丑对徐晃并非严格有效战例

虽然看似是二对一的局面,然而文丑出色的技战术让对战实质成为了一对一。第一阶段,远程靠箭术放倒张辽,徐晃也就是扯个嗓子发声波阻挠一下而已,不过题外话张辽的箭防也算短板了。第二阶段,近战一对一,“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

文丑军马齐到时是外场优势,徐晃无心恋战也非常自然。对比之下文丑表现出的心理素质远胜徐晃。然而这一仗说服力并不如下面真刀真枪的对决有说服力。

第三点 颜良对徐晃

颜良徐晃的差距可与马超张郃类比。这二十合不短吗?对于徐晃这个级别的武将,已经算很短了。然而徐晃这二十合,其实更多出于打不过就走了的目的,心理素质差也是一方面,后来还不敢与赵云交战更是让人无语。

但这一幕对其余将领冲击应该很大,所以也就有了曹军的“诸将栗然”,毕竟徐晃五十合平许褚,比徐晃略强的许褚、张辽等人,也算是清楚颜良的斤两,战平尚可,取胜太难。

更悲剧的是颜良莫名被关羽做了,结实坑了徐晃一把。

所以徐晃武力,只能从另一方面来推。徐晃对许褚的战绩同样是干货,就按弱许褚半档来算,徐晃战力也完全不可小觑。

“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深知徐晃实力的关羽评价,看来是想套用颜良战徐晃的例子来威慑其将领。只可惜心有余力不足。

第四点 关羽对徐晃时已非巅峰状态

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早在战庞德之时已点出,关羽此时已有年老标签。

“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关平担心父亲或许过虑,所以与徐晃之言相印证。

“平谏曰:‘父体未痊,不可与敌。’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关羽伤势未愈,关平点出时也未否认,

“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力量型的关羽少力对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综上,杀颜良并非关羽有效战例,不能作为关羽战斗力碾压徐晃的依据;徐晃战斗力大致也是弱许褚半档,有与关羽相抗衡的能力;两大劣势(年老+少力)的关羽,能八十余合战平徐晃已经很不错了,字里行间看关羽其实可能已渐处下风,关平才恐父有失而收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传奇皇帝明英宗,被俘虏还能成功复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彩的一个朝代,有着许多著名的君王和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子明成祖朱棣不必多说,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当时那个繁荣昌盛的明朝。今天我要们说的这位明朝皇帝,其经历颇为传奇,被外族俘虏之后毫发无损,还在别人那里混的风生水起,最后被释放时候还能成功复位,他便是明英宗朱

  • 郭嘉、司马懿、诸葛亮谁更厉害?谁才是三国第一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郭嘉、司马懿和诸葛亮三人到底谁才算是三国第一军师呢?如果要比成就,那肯定司马懿是最高的,因为他最后颠覆了曹魏政权,为司马家统一三国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比才华和谋略,那司马懿可能就是垫底的那个人了。虽然在历史中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没占下风,但司马懿打法太怂,基本上不敢出面和诸葛亮正面交战。而郭嘉虽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国中和关羽战个旗鼓相当的老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说起关羽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三国最为传奇的武将之一,武圣关二爷留下太多事迹供我们传颂。关羽一身武艺极为精湛,能在他手底下过上几招的都可以算是三国中不错的武将了,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武将,不仅年长关羽二十多岁,而且同关羽大战百余回合,难分伯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起来看看这位能和关

  • 叫刘邦汉高祖是喊错了?汉太祖为什么会被叫成汉高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把刘邦称作汉高祖,这个叫法是准确的么?其实通过资料可以查到,刘邦的谥号叫汉高帝,庙号是汉太祖。汉高祖这个叫法也只是人们平时的一种习惯称谓。其实刘邦身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为什么不叫汉太祖呢?这当中是有好几个说法的,毕竟一般皇帝的谥号都由礼官来定,因为皇帝死后才能用,生前是不能叫谥号的。那为什么刘

  • 秦始皇为什么很信任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定有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很多疑的,毕竟身处高位,还是一个很多人都觊觎的位置,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需要提防来自各方的势力。尤其是秦始皇,灭六国,原本的六国贵族都巴不得找机会杀了他,自然更是要小心谨慎。但也正因如此,他很难真正地去信任什么人,所以如果他相信一个人,是非常难得的,比如忠心秦国

  • 齐桓公怎么死的?为什么齐桓公最后下场这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风光无限,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呢?其实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开始昏庸起来,一方面是年纪大了,还有一方面就是怕自己的位置被夺走,所以对谁都是带有戒心。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半个皇帝了,齐桓公就正好陷入到这样一个境地当中。所以就算你是春秋五霸,最后

  • 孙策弟弟众多为什么传位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吴国,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被蜀国的“正统”与魏国的“不正统”吸引过去了,但其实吴国的历史同样也很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将吴国大权交给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策自己的

  • 历史上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确很多都是男性,但历史却不是只有男性,很多女性的历史人物同样非常出彩。今天要说的便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名,你可能曾经有所耳闻,她们是明末清初时期,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她们都在才学、容颜方面非常出众,虽然对于究竟是哪八个人有很多版本,但作为排在第

  • 六耳猕猴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不怕佛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很多人一定都对那个与孙悟空长相一样、本领一样、闹了半天谁也分辨不出来,就算分出来了也不敢说的六耳猕猴印象深刻。最终,六耳猕猴还是败在了如来手下,又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师徒也是尽释前嫌,继续走上取经之路。这个角色虽然只出现过一次,但是他的来头却让人感兴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精怪,才

  • 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很多朝代都设有“丞相”一职,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内容也都有着不断的变化,而丞相其实和宰相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明朝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