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汉武帝刘彻生平简介

汉武帝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汉武帝刘彻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4/3/9 23:14:45

汉武帝被认为是汉朝时期最伟大的皇帝,也是把汉朝带入一个新的高度。那汉武帝到底是对汉朝有哪些贡献呢?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又是什么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汉武大帝的生平经历,虽然他不是开国皇帝,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力却比刘邦更大。这在历史当中都是不长见的,因为一般皇帝的后代不知道这片江山得来不易,所以时常挥霍成度。而汉武帝却不是这样的人。

中华得名源于日华,所谓“重华”、“神华”。“汉”之名源于天汉,天河谓之天汉。从《诗经》到《史记》无不以宏大气魄阐述“天汉起东方”,“天河曰银汉,又曰银河,亦曰天汉。”的民族自信。

建元元年(140),作为大汉只有16岁的新皇帝刘彻来说,古老的中华大地被涂上一抹青春躁动的色彩。他一登基就主张重用加强王权的儒士出任将相。准备采取文景时期的贾谊、晁错的政治主张,即对内削弱诸侯,加强中央权力,对外则抗击匈奴。年轻气盛的刘彻志在尊王攘夷,削诸藩,破匈奴,与其祖母窦太后为代表的“无为”相对,实施“大有为”之政。

刘彻继位之前的汉朝屡受匈奴侵袭,“匈奴连岁入边,杀掳人民及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敝甚。”汉文帝六年,匈奴;两路攻汉,“烽火逼于甘泉、长安”,兵烽直逼距长安不远的皇帝行宫甘泉宫,而对于如此危及的处理手段竟然也只能以和亲和纳币作为应对。他的父亲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就发生了刘姓诸侯联兵造反,在牺牲了晁错后的一年后才被平定。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匈奴多次入边,杀掳人口,动以数万。

汉武帝在这种大背景下即位,完全不是坐享其成的太平天子,从当时的危机形势和姐姐被远嫁匈奴的双重挫伤下,年轻的刘彻立志洗刷汉代数十年的耻辱,为此先后开了有汉以来最具活力的政治改革,虽然前期因其祖母窦太后强势干预而导致失败,但却更加激发了此后的大幅度内政推动。

在即位的当月,刘彻就迫不及待下诏要各地举荐“直言敢谏之士”,各地举荐上来的一百多人,刘彻分别召见,亲自策问“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从平民中拔擢董仲舒严助等一批后来的名臣。

年轻的气血旺盛,好动不好静,与其祖母血气衰迈,好静不好动相比,二人给帝国注入了不同的气息。

他的老师王臧向他推荐宿儒陆申公作顾问,当刘彻以最高规格迎接他,并向其“征问古今治乱之事”,却只听他说:“为政不在多言,重在力行”后深感失望。这些并未阻挡他选人用人的热情,在此后他用人很少受出身、资历或者民族等条件的限制,他可以从社会各阶层中吸引优秀人才为其所用,御史大夫张汤就是从小吏提升到“三公”的高位。

在他的丞相中,有皇亲国戚如窦婴、田蚡,也有穷书生公孙弘,还有匈奴血统的公孙贺,和后来官至辅政的匈奴王子金日磾。在武将中有世代为将的李广,也有家奴出身的卫青,和年少轻狂的霍去病。

从16岁即位到70岁逝世,他在位55年,其用人行政都独具风格,霸气而不蛮横,魄力而不鲁莽。38岁以前,他一举完成了影响历史的深远举措,第一,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从而确立了儒家在此后二千年独尊的地位。第二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王储意外的儿子或兄弟,这种“推恩”一举分散了诸侯实力,从此再也没有内政上的威胁。

第三对匈奴主动出击,从根本上扭转了汉代开国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通过三次大举出击匈奴,到公元前119年为止,基本解除了自汉高祖以来一直威胁汉朝北方的最大“外患”。

这三件大事全都是因为用人正确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在38岁以前,他在用人上表现出了魄力和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风度。对百官之首的丞相给予特别的尊重,辅佐他的六位丞相无一人在相位上被处死或治罪,最严厉的处理则是免官。其次对于敢和他说逆耳之词的臣下非常宽容,比如汲黯曾当面批评汉武帝“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效唐虞之治乎!”当时在场的公卿都以为汲黯会被处死,可是汉武帝当场并未大发众怒,只是在退朝之后骂道:“汲黯这白痴实在太过分了!”,事后也没惩办汲黯。

38岁以前通过用人和此后在权力逐渐巩固后,开创了许多跨越历史性的重大举措。此后陆续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和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成了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对外关系上,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汉武帝的高瞻远瞩往往体现在大战略的宏远规划上,他是一个弘扬学术崇尚知识的君主,也是一个知过能改,虚怀纳谏,任人唯贤的明君。贯穿一生的就是运动辩证思维,他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也曾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于今看来这种大辩证法的智慧,影响了汉武帝在重大战略上的正确判断和实施。

汉武帝对其重大的千年制度变更和后人对他的评价早有预料,甚至说出许多“不得不为之”的苦衷。

晚年的汉武帝曾对卫青语重心长地说:“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人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他已经清楚认识他的所作所为“内兴功利,外事四夷”,都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以此实现长治久安之道。他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甚至在后来下了“罪己诏”,都可以看出,汉武帝并非一位好战,而是站在大历史格局角度看待了许多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伟大人物。

著名的史学界翦伯赞描述汉武帝说:“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他他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比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绝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他甚至是一个矛盾体,他是当时可以放到世界级的伟人,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一生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与疆场的将帅黯然失色,他的功业如同天上之银汉灿烂,成了宇宙之间照亮华夏文明前行的路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遭受"胯下之辱",为什么放过了那个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历史上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军事史上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将。但是,韩信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他年轻还没出名的时候,就曾经遇到一个无赖,不仅嘲笑和侮辱他,还要求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换做旁人,可能当时就会和这个无赖动手了,但是韩信没有,他不仅真的钻过去,还没有把这个无赖杀掉。为什么韩信能够

  • 刘备的儿子阿斗叫什么?刘备一共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蜀国灭亡就是因为刘备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像曹丕和曹植那样的人,不然蜀国的命运有可能会发生转变。不过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双方的国力和条件都不在一个等级上。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刘备的儿子们,刘备最出名的儿子肯定就是阿斗了,因为阿斗从小就被赵云救过好几次,而且刘备还差点把他给摔

  • 刘邦为什么能够成功?刘邦非常擅长听取其他人的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从一个非常普通的平民,一路走来,不断壮大不断升级,最终击败一代霸王项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之君,这样的人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长久以来,人们也经常会把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讨论刘邦胜利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

  • 古代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是谁?出生仅一百天就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在古代可算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人,正常情况下,国家大权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当然了,权力这么大,皇帝也不是好做的,历史上也出了很多原本不适合做皇帝,偏偏生在帝王之家,让后世或嘲笑或指责的人物。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年纪最小的皇帝,小到什么程度呢,死的时候连一岁都不到。没人知道这个小孩子如果能长大,会

  • 为什么关羽出场总是顶着一顶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名臣武将辈出,经常受到人们的讨论,因此也是最受编剧喜欢的一个历史时代了,经常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说起三国,我们不得不提的一名武将便是关羽,“武圣”关二爷已经作为忠义的化身流传至今,而关羽也从一个历史人物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但是不知道大家又没同意注意到,许多影视形象中关羽都

  • 盘点五位三国鲜为人知的猛将,个个战绩傲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的武将,我们一般最为熟悉的就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之流,确实这几位武将都是当世名将,个个英勇无双,青史留名。但是其实三国之中还有几位鲜为人知的武将,其战绩傲人,勇武不在关张之下,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大名并不像吕布、赵云他们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五位鲜为人知的猛将。

  • 霍光一生忠君爱国,为何死后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霍光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起西汉的大将军霍去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霍光便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此二人都是忠君爱国之人,一生为了大汉鞠躬尽瘁,为大汉的强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霍去病死的很早,但是霍光却是经历过三朝的老臣。一生忠君爱国的霍光死后,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霍家被满门抄斩。这是

  • 南蛮王孟获之妻,貌美如花,其勇武不在赵云魏延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时蜀军平定南蛮的时候,还有一位女将不得不提,他不仅长得貌美如花,而且其勇武不在赵云、魏延之下,他便是南蛮王孟获之妻祝融夫人。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可是让很多读者印象深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当时的巾帼武将祝融的传

  • 刘备时期唯一有谥号的人是谁?连诸葛亮都自觉比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谥号,是古代时期用于给一个逝去之人的一生做一个高度概括用到的称号,一般来说就是帝、妃、诸侯、大臣等人物才会拥有。三国蜀汉时期,很多人的谥号都是刘禅登基之后追封的,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死后,刘备亲自给他追封了谥号,就连死在刘备前面的结义兄弟关张二人都没有这样的待遇,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只有他能够有

  •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战国末到秦朝时期,秦国的一位大臣,从最初的小角色,一点点成为丞相,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很出名的书法家,后世的印章一直采用的都是李斯创作出来的小篆字体。这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古代官员同时也在其他行业非常有名,那么,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大秦帝国的丞相,是一个怎样的人吧。李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