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恬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选择反抗?

蒙恬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选择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3/12/27 4:25:00

秦朝的历史,说起来多少会让人感觉到悲愤。原本秦始皇创立下来的功业,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却被一道篡改过的诏书,断送了秦国数百年数代人的努力。赵高李斯联手,先是害死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之后又想方设法让蒙恬自杀,但是一定有很多人不明白,蒙恬当时手握重兵,执掌三十万大军,明明有能力,为什么没有选择奋起反抗,或许结局会不一定呢?

先来看看扶苏的死。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但并不是嫡长子,因为秦始皇一生没有立皇后,只有扶苏的母亲成为皇后,扶苏才是嫡长子的身份。但是,即便如此,扶苏也是秦始皇所有的孩子中间,最有资格继承大业的一个,首先自然就是他的身份。其次是他的名字,“扶苏”是古人用来形容树木繁茂样子的时候会用到的词语,出自《诗经》,秦始皇亲自为他取名,足以见得他对于这个长子的喜爱,从古至今为人父母者,都会从孩子的名字上面表达自己的寓意,秦始皇也不例外,他自然是对扶苏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至于扶苏为什么政治理念会与秦始皇不同,要知道,扶苏是秦始皇喜爱的儿子,就算有人认为不是,那至少是在他反对秦始皇之后才会产生厌恶吧?既然如此,扶苏的学习自然是得秦始皇亲自过问,老师也得是秦始皇找来的,既然如此,扶苏学习儒家学说,秦始皇难道会不知道吗?而且,秦朝最为推崇的可是法家学说,秦始皇为什么会这么做?可以知道的是,秦朝一开始,也并没有对法家之外所有学说赶尽杀绝,只是越到后来,儒家学子的某些言论威胁到了帝王的统治,这种情况下,想来就算是刘邦刘彻李世民,也不会容忍的吧?

而且,秦始皇临死之前,尽管说偏爱小儿子胡亥,但是事关国家大事,他自然是分得清楚轻重的,哪个儿子最有能力,他心里都明白,最终还不是选择了扶苏。只可惜,当时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对大权觊觎已久的赵高,这样好的机会,他岂能轻易放过。于是,一道假的诏书就被送到了扶苏面前。只可惜扶苏没有听从蒙恬的劝告,他或许根本没有想明白,自己顶撞了秦始皇,他把自己派出来守长城到底是什么意思。扶苏受儒家学说影响,过于仁慈,没有统治者应有的足够的刚毅果敢,跟随蒙恬一起,却能够把这些缺失的都补回来。

再加上蒙恬身为大将军,手握重兵,自己对他十分信任,万一出现什么变故,蒙恬忠于自己也就相当于忠于扶苏,自己不在,那么扶苏就是他的主君,相信他能够为扶苏夺回他应有的一切。不得不说,秦始皇尽管明面上贬斥扶苏,实际上却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只不过,扶苏收到赐死的诏书的时候,秦始皇已死的消息还被隐瞒着,也就是说,他根本想不到,这其实是一道假的诏书。扶苏仁慈,秦始皇首先是他的君主,然后才是父亲,对于这样的命令,他没有办法不遵从,于是选择了自杀。而蒙恬,虽然极力劝阻,可是也还是没能拦得住。扶苏死后,蒙恬也就被赵高控制起来,但是,当时蒙恬手中仍旧是有兵权的,他还是可以起兵,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呢?

前文说过,蒙恬效忠秦始皇,也就相当于效忠扶苏,既然扶苏已经死了,他这样起兵,就真正的是造反了,不论将来皇位是谁的,他都逃不过一个死字,那么,自己的死与不死,又有什么分别呢?

扶苏临死前曾经说,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自然是愚蠢的,可是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扶苏,哪里会有别的想法,所以他的死,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而蒙恬,扶苏都这样说了,他身为臣子,既然效忠,那么君主的命令他怎么能不听?更何况自己手握重兵,即便没有这些事情,招来怀疑也算是情理之中。

最后,就是三十万大军是不能轻易调动的,他抵御匈奴,这些军队如果有变动,秦国北方边境也就不保,万一匈奴趁乱起兵,自己首尾都顾不得,岂不就成了大秦的罪人。所以说,蒙恬是根本没有办法起兵的,他只有死亡这一条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的那些大功臣,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战,虽然看起来只用了十年时间,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如果没有前期历代秦国君主和秦国人的努力,没有这样足以称霸天下的底气,攻灭六国也不会这么顺利,或许历史也就会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大功臣,比如商鞅,白起,王翦,李斯,而在这些人中,哪一个人的功劳是最大的呢?

  • 程昱是曹操的一员大将,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被写成了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包括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都是虚构出来的,亦或是将其他人的事情安排在这个人的身上。就比如,曹操帐下的一员武将,在正史中,他原本是外姓将领中的领头式的人物,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却被设定成了一个谋士的形象。这样的差别不可谓不大,那么,为什么,罗贯中要做这样的安排呢

  • 汉武帝的币制改革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够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当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之后,统治者总会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用以稳定和巩固国家的统治。就比如秦朝建立的时候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西汉建立之后,自然也需要颁行一些对同一国家有利的政策,这其中就包括币制改革。但是,西汉的币制改革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推行下去,而且效果也非常好,为什么刘邦没有推行币制改革?汉武帝推行币

  • 王翦出征前有什么要求,秦始皇不得不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是战国末年秦国的名将,也是在后世人眼中能够与白起齐名的存在。的确,他与白起虽然主要成就不在同一段时期,但是同为秦国将领,难免被放在一起做一些比较。王翦身为大将,但是出征之前总会向秦始皇开口提要求,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还没办好呢,怎么就先跟老板要东西?但是,王翦却正是凭借着这一个

  • 如果韩信、项羽、蒙恬碰到一起决战,谁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蒙恬也是一员大将,只可惜秦始皇死后,蒙恬被赵高害死,没能活着挽救秦王朝的生命。秦朝末期,也出现了两位历史留名的大将,韩信和项羽。韩信后来从项羽麾下跑到了刘邦那里,如果蒙恬还活着,蒙恬、韩信、项羽三个人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一起打一仗,那么,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我们知道

  •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位长寿老人,哪怕是放到如今医疗如此发达的时代,司马懿也比很多人活得长。吹了这么多,司马懿到底是活了多少岁呢?活了72岁。要知道整个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因为战乱实在太多了。不过对于权位比较高的人来说可能平均寿命就会长一些,毕竟不用上战场打仗。但也不是绝对的,因

  • 刘禅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了神一般的刻画,把很多并不是他做的事情都安排到了他的身上,但是即便是从历史上来看,尤其是他表明心迹,忠于汉室的《出师表》,他也依然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那么,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人,在当时的后主刘禅看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刘禅对于诸葛亮有什么样的

  • 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春秋战国事情的曹刿想必很多网友也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最为著名的就是曹刿论战了,所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他,但是也有人不是太知道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曹刿的最后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 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历史上一直都不乏出名的将领,然而这些将领中,有勇有谋的只占一部分,有勇有谋最后功高盖主的又只有一部分,但是,功高盖主最后却还能寿终正寝的,估计就没有几个了。而战国时期的秦将王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秦灭六国,他们王家就灭了五个,可是秦始皇却并没有任何为难王家的意思,不得不说王翦的生存智慧也

  •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真的是最差的一个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东吴先后有闻名的“四大都督”,而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来源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原本才能出众人见人爱的周瑜,变成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小心眼,而另一个鲁肃,也是成了另一番模样,与真正的历史上的鲁肃迥然不同。那么,真实的鲁肃究竟是怎样的,他的才能真的是后世描绘的那样,是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