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生活究竟有多简朴,具体在哪些方面?

曹操的生活究竟有多简朴,具体在哪些方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82 更新时间:2023/12/23 16:00:29

曹操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都走了两个极端,一个认为他雄才大略文采斐然,完全应该是正面人物,而有的人则认为他奸诈狡猾,根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人。但是不管怎么认为,有一些事实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比如曹操为人非常节约质朴,这些绝不是毫无根据,来看看曹操到底质朴到了什么程度吧。

曹操算是东汉、三国时代的“极品”: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是极致的;其节俭,也是极致的。

很多人可能会把曹操政治、军事和文学上的才能,与其生活上的节俭区隔开来,其实不然,曹操的节俭,和其他才能是相通的。他的廉洁,促成其政治军事成就;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养成其廉洁的品质。

节俭清廉:家里用餐只有一道肉菜 不准熏香

先说说曹操生活上的节俭。诸位读者已经熟悉的故事我就不重复了,咱就挑几个细节讲一讲。

在曹操的《内诫令》里,有这么一条:“孤不好鲜饰严具。”大意是我不喜欢装饰华丽显眼的用具。例如行李箱,就用竹子为原料,用粗布缝里子,“以帛衣粗布做里”。曹操就是拎着这么口简陋的皮箱上前线的,而且这是他的常态,“此孤之平常所用也”。

至于吃的,家里用餐也不过“一肉”,就是一道肉菜。甚至曹夫人卞氏请弟弟一家吃饭,连鱼和肉都没有,孤寒得很。

东汉时期,人们喜欢熏香,例如曹操的谋士荀彧,人称“荀令香”,或称“令君香”,说明这荀彧喜欢熏香。据《襄阳记》记载,荀彧每坐一个地方,那地方就要香三天。荀彧是曹操的手下,经济条件不会比曹操好,都这么海量地熏香,说明曹操还是用得起的。谁知道曹操不好这口,在他的《内诫令》里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曹操的闺女也很爱美,偏偏不能赶这个时髦,后来嫁给了汉献帝,因为是皇家规格,才终于熏上香了,曹操还引以为憾,说没法禁止嫁出去的女儿熏香,“恨不遂初禁”,恨不能执行当初的禁香令。

当然,曹操也不是不知变通,因此也有例外的时候,允许为了去掉房间异味,适当地烧香。那时候的香估计还能起到空气清新剂的作用,能去掉室内异味,所以曹操允许“房屋不洁,听烧枫胶及惠香”。这完全是从实用角度来熏香,迫不得已而为之。

曹操到死都很孤寒,临终前还下令让家里的女人自食其力。

从这些细节看,曹操对物质享受没多大兴趣,何以如此呢?

使命感强:以“身非己有,不敢自私”自我期许

史上廉洁奉公的人,一般都是有使命感的人,此类人热心事业,事业欲强,物欲却很淡泊,曹操就属于这类人。

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汉献帝要封曹操为魏公,曹操在给汉献帝的回信里说到对自己的期许时,有这么一句话:“身非己有,不敢自私。”意思就是说,我的身体不是属我个人所有的,不敢只顾自己,有什么私心。这句话虽然有点自我标榜的味道,但曹操当初出山,还真不是为了私利,他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

曹操起初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当一个郡守,“建立名誉”,“除残去秽”,清除地方上的丑恶现象,让世人都明白他的志向,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后来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回家,但也不急着出来找工作,而是打算用二十年时间好好读书,锻炼身体,“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但又迫于形势,他的这个主观愿望不能实现,不得不出来南征北伐,“为国家讨贼立功”。

待在家里,他读书打猎;出来,他讨贼立功。进退之间,他没多少私心,有的只是使命感。没有私心壅塞,没有贪欲拥挤,就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干事业。其实,他也是给智慧腾出更大的空间,这样事业就更游刃有余了。

庄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贪欲太深的人,聪明不成问题,但智慧成问题。曹操常常以智慧自许,他去西北和马超打仗的时候,引来很多人围观,曹操指着自己的头,自负地说:乡亲们,我没什么好看的,又不是三头六臂,只不过脑袋里多一点智谋而已,“唯多智”。为什么“多智”?和他物欲比较淡泊有很大关系。

所以,《魏书》记载,曹操每次临阵时,“意思安闲”,好像没事人一般,接下来便“变化如神”。从“安闲”中看出他从容,从容中看出淡泊,又从淡泊中生出智慧,所以他临阵打仗不慌张,经常能克敌制胜,其实这点和诸葛亮挺像的。

以清廉自奉,才能以丰厚奉他。关于曹操的大方,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清楚,老曹对关公可够大方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蹄金,下马一蹄银;又送锦袍、送赤兔。细节有些夸张,但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史书记载他“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得了奢侈品,马上赏赐给有功的人,只要功劳级别够得上,绝对不吝惜千金。曹操正因为对自己吝啬,清空自己心里的贪欲,才能腾出这么多富贵赏给他人。这也是给智慧腾出空间的一个表现。

所以说,曹操的节俭清廉培养了其政治军事才能,促成其伟业。在东汉末年那个纷争的年代,如果贪欲太重,就会妨碍智谋的发挥,被其他军阀灭掉是分分钟的事。例如董卓袁术公孙瓒,都是一时豪杰,然而,董卓和公孙瓒建私人城堡,积聚粮草和财宝,以为高枕无忧,结果死得最早;袁术称帝,极其奢华,“荒侈滋甚”,结果亡得最早,临死前还嫌饭太糙,索要蜜糖。可见,清廉不只是个人品格修养,也是一种必需的政治军事素养。

历史秘密:曹操赏关羽的或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看历史人物,不能光看他的自身修养,也要看时代。时代也在塑造人物,说得具体一点,是时代的需要在塑造人物。

曹操出来创业的时候,正是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时候。东汉社会被极大破坏,遍地灾荒,粮草供应很成问题。曹操与吕布在北方鏖战,屡次退兵,不是打不过吕布,而是打着打着没粮草了,得回去找。

大家记得陈琳袁绍写的声讨曹操的檄文吧,文中讽刺曹操派“摸金校尉”去掘墓。据说中国的黄金存量在东汉末年忽然大幅度下滑,因为民间怕黄巾起义,从而大量掩埋黄金所致。这也透露了一点:曹操集团的财政很吃紧。

因此,曹操不得不节约开支,以最大限度地供应其军事集团的运转,例如他的《鼓吹令》就提到:手下的乐团都是走路上班的,没有马骑,而且还精简人员,目的就在于“为战士爱马,为战士爱粮”。节省出来,一切供应前线。

在曹操的文件里,还能看到他的寒酸相。曹操的《军策令》提到,当初和袁绍交战时,老袁有优质铠甲一万副,而老曹只有二十副;老袁有战马铠甲三百件,而老曹不到十件。

物力艰辛,曹操要战胜袁绍,战略物资不省着点用不行。而当年曹操厚赏关羽,就是在他与袁绍决战之前,正是最寒酸的时候,老曹为了留住人才,或许是从牙缝里省出来赏赐关羽的。关羽也是个明白人,一方面他是位不为物欲所动的名士,一方面或许知道老曹不容易,因此走之前,挂印封金,统统都退掉了。

所以,我们很好理解曹操在夺取袁绍的邺城之后,拿着那厚厚的财政统计簿和人口户籍簿,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

总而言之,曹操的节俭,一方面是个人修养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军事形势使然。他的个人修养契合了时代的需要,契合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他成功了。

曹操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于事业和财富关系的处理,他在物质生活上的淡泊清廉,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应该和他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妈祖是谁?为什么妈祖会成为海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妈祖”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前些年也有过以妈祖为主角的影视剧出现,简单地说,妈祖就是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神。她有很多称呼,而且这个人物据说也是有过真人真事,慢慢演变成了妈祖海神的传说。那么,她的人物原型又是谁?为什么妈祖会成为海神呢?对于妈祖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民间信仰。

  • 徐霞客四处旅行,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现代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希望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总想着四处看看,旅行游玩,却又不得不迫于生计无奈妥协。这种时候就会无比羡慕那些有能力,或者本身的工作就和旅游相关的人。其实在古代,就有这样一个让人们羡慕的“旅游家”,明朝的徐霞客,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各地旅游,有人不禁想知道,他

  • 曹操为什么小名叫"阿瞒"?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枭雄曹操有一个小名叫做阿瞒,有些标题也会直接拿“曹阿瞒”来代替曹操。“瞒”这个字听起来可没有那么好,毕竟代表着欺骗、隐瞒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曹家会给曹操取一个这样的小名呢?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在

  • 曹操的哪三句名诗,能够完败作诗数万首的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写诗写得最多的人,古往今来无人能及,他一个人一生一共写过四万多首诗,要知道,整个《全唐诗》收录的也不过四万多首。然而,如此高产的诗人,留下来的诗歌竟然很多人听都没听过,而且就算听过,也可能会觉得水平真的很一般,仅仅用曹操的三句诗就能完败。那么,这三句诗又是哪

  • 张俊与岳飞无冤无仇,为什么还要陷害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岳飞是遭到了秦桧的陷害,然而背后却有着宋高宗的授意,后来在岳飞墓前,人们筑了几尊跪着的铜像,分别是那些曾经害过岳飞的人,而在岳母墓前,铜像要多了一个,那就是张俊。这个张俊,一向可以说与岳飞无冤无仇,但是为什么他要害岳飞,最终落得铜像终生跪着的结局呢?张俊本是抗金大将,却投靠一心主和的权相秦

  • 张飞是什么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其实看起来武艺高强吧,但是就是在计谋方面还是差了一点,但是张飞在三国历史上的勇猛程度也还是有目共睹的,那么竟然厉害,那就是有人要问了,这个张飞到底是什么样的出身呢?有什么样的故事可讲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张飞什么出身?我先给大家看一段话,就知道了,因为里面

  • 岳飞的师父是谁?他是怎么得到师父传授知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岳飞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武将,即便在今天还是有很多人敬佩,然而这样一个令人铭记的历史人物,也不会是一生下来就会读书打仗的,他的背后也有一个师父。那么这样的学生相比老师也不会差,他的老师又是谁呢?岳飞家贫,他又是如何得到好老师的传授的呢?每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rdqu

  • 明明知道会死,为什么岳飞一直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手中握有军队的将领,离收复河山还差最后一步,想必不论是谁都不会想放弃这最后的机会,岳飞自然也是一样。然而却面临着不得不回京的情况,有人可能会想,既然都已经知道回去必定会死,岳飞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起兵杀回去造反?那么,为什么岳飞一直都不肯这样做呢?中国历朝历代冤死的名臣武将委实太多,但若做一个投票,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先死的?两人分别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原本以为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对决会靠两人的智谋决出胜负,谁知道最后却是拼谁活的时间更长。诸葛亮活到53岁,司马懿活到72岁,这样一比较的话司马懿比诸葛亮差不多多活了20年,估计这真的没办法了。司马懿因为心里也十分忌惮诸葛亮,所以最后只能采用这个保守的办法把诸葛亮熬死,还好也算是赌赢了。只是曹操身边还

  • 曹操本人的武艺强么?曹操可能是曹家的隐藏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我们都知道,但是曹操上战场比拼武艺的实力有是如何呢?其实曹操早前也吃过不少败仗,都是都还活了下来,所以曹操还是有上战场的能力的,只是在记载中没有重点介绍。曹操的武艺也是实打实练过的,作为首领肯定不能让自己亲自上战场,从史书里还是能找到一些曹操练武消息,一起来看看曹操在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