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手握兵权,为什么还要惧怕宦官黄皓?

姜维手握兵权,为什么还要惧怕宦官黄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1/21 6:17:40

在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姜维的手里的。而在朝堂之上,宦官黄皓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把蜀国的政治搅得一团糟。姜维曾经想要直接回来跟黄皓对着干,最终还是被劝住了,毕竟在这方面,他斗不过黄皓。但是,姜维毕竟掌握着蜀国大部分的兵权,为什么还要忌惮一个小小的宦官呢?

刘备病逝,诸葛亮扛起了蜀国军队的旗。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国军队的令旗就落到了姜维身上。在当时的蜀国,也只有姜维能抗的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严重,能领兵打仗,统帅指挥的只有姜维。魏延虽然也很厉害,但是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不会把军权交予他。

姜维掌握了蜀汉兵权,为何还要害怕小人黄皓。

姜维虽然掌握了蜀汉的兵权,但是他不是诸葛亮,他无法和诸葛亮一样军政一把抓。诸葛亮在世时,小人黄皓根本不敢为难诸葛亮。诸葛亮逝世后,军事交给姜维,政事先后由费、蒋二人掌管。

但是费、蒋二人都过早的去世,蜀汉内政出现混乱局面。黄皓在内排挤姜维,姜维为了自保,为了不让蜀汉出现内乱,就选择屯田在外。

黄皓是刘禅最崇信的太监,善于阿谀奉承,但尚书令董允常常责备黄皓不老实,所以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但董允死后,新任尚书令陈祗不仅不节制黄皓,居然还处处讨好他,黄皓野心逐渐扩大。黄皓专政,率先公开反对姜维北伐,得到了朝中很多大臣的支持。

姜维曾上奏刘禅处死黄皓,但刘禅说黄皓只是个小人,就不答应姜维请求。姜维见此情形,加上黄皓在朝内的势力已经很大,担心对自己不利,就选择驻军在外。

其实,姜维怕的不是太监黄皓,而是他背后的那些大臣,那些反对北伐的大臣。樊建担任尚书令,董厥诸葛瞻统领朝政,他们虽然都知道黄皓干政,但是相对于黄皓来说,他们认为姜维北伐对于蜀国的危害更大。

所以每当姜维弹劾黄皓时,以董厥、诸葛瞻为首的大臣都处处庇护黄皓,姜维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姜维一但回朝,在内和黄皓争斗,再想出来统兵北伐,估计是没可能了。干脆,就一直待在外面。

姜维为什么害怕黄皓

在历史上,姜维明明控制了蜀汉大部分军队,为什么还要害怕区区黄皓?这是有原因的。

蜀汉后期,虽然姜维控制大部分军队,但是他并不能和诸葛亮相比,诸葛亮是军事和政事一起掌握,但是诸葛亮临死的时候,知道蜀汉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军政一体,所以诸葛亮死后,政事由费、蒋二人先后掌握,军事由姜维掌握。

魏延是个很有才干的人,而且投靠刘备时还带着自己的“部曲”。说白了,魏延归附刘备时,手中是有亲信的。后来刘备进取西川,武将中带的就是魏延和黄忠。入蜀以后,刘备重用魏延,把许多人觉得本该属于张飞的汉中都交给了魏延把守。

魏延在蜀军中,也是一个平步青云的人,既是元勋,又有亲信,同时还不断立下战功,一直被拜将封侯,可以说是仅次于五虎上将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人,却在权力斗争中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姜维作为军权在握的大将,当然不会害怕黄皓一个文官,但如果姜维和黄皓内斗,势必削弱蜀国的综合国力,姜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好率军外出,屯垦戍边,这样一来保卫国家,二来也避免陷入朝廷纷争。

其实说姜维是怕黄皓只是表面,从刘禅的制衡手段来看,黄皓对姜维也是无可奈何的,这一点姜维应该也能看到,毕竟当时蜀国还能征战的将军并不多,姜维就是当时蜀国的柱石,刘禅不会蠢到自毁长城,而姜维请求外出屯田,不回成都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北伐失利,自己也无颜再见“西川父老”啊!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避免直接和黄皓内斗,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让敌人有可乘之机,所以外出屯田防守,为国戍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樊哙在鸿门宴上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屠夫,每日贩卖狗肉,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就与他交好。后来爆发起义,他们也加入了进去,樊哙从始至终都一直跟随着刘邦,从小兵小卒一直到统领万军的大将军。刘邦也慢慢地壮大势力,与西楚霸王对抗。在鸿门宴中,杀机四伏的情况下,樊哙又是怎么做的,最终让刘邦成功脱险?他死后,他的家人又遭

  • 福临称帝后被多尔衮架空数年,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世祖福临,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年仅六岁,一直都是由他的叔叔多尔衮摄政,直到福临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随后在他掌权期间,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全国基本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君主,在被多尔衮架空数年的情况下,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呢?史上还

  • 历史上名声不太好的汉桓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对于汉桓帝的评价,总是负面的,这一个在书中连脸都没露过的皇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可是言辞间却总是“朝政败坏”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认为,汉桓帝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三国演义》有太多虚构的部分,这一部分会

  • 曹操手下的"樊哙"是谁?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是西汉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也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刘邦的,他原本只是一个屠夫,但是到了战场上却是勇猛的将领。而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个人,也被曹操称为是他自己的樊哙。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或优点,能够让曹操对他有这样的称呼呢?他又是怎样评价这位&ldquo

  • 三国后期,姜维邓艾钟会三人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当老一辈的三国人物都一一离世后,主角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年轻一辈。以魏蜀两国来看,比较有名的当属三个人,姜维、邓艾和钟会。三个人虽然都是魏国人,但姜维投降了蜀国,并且对蜀汉复兴汉室有非常大的贡献,他们便已经是敌对阵营的敌人了。那么,如果从每个人单项的实力来看,姜维,邓艾,钟会三个人,那一个

  •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蜀汉后期,有三位都是投降而来的大将,他们分别是魏延、王平和姜维。尽管都是投降而来,但是诸葛亮对待他们三人的态度却是决然不同的。姜维是他的亲传弟子,这自然不用说,王平是马谡守街亭的助手,就是诸葛亮派去监督规劝马谡的,这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唯独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都不曾重用他和信任他,这到底是怎么回

  •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斩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古代的皇帝似乎都有些多疑,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很担心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要么选择将他们杀了,要么就是收回大权,即便是李世民,也对魏征有所怀疑。而真正做到不怀疑、不斩杀自己功臣的,似乎就只有被人们骂了两千多年的秦始皇了。许多人对于秦始皇的印象就是“暴君&rdq

  • 谁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庞统和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人们熟知的谋士里,诸葛亮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这都得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连带着把诸葛亮也捧得很高。然而在历史上,刘备真正最为信任的谋士,却并不是诸葛亮,有人可能会认为是凤雏庞统,其实也不然。那么,刘备最相信的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庞统,还能

  • 金庸小说西域高手武功排名,第一位是少林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西域指的就是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青海、西藏这些地方。在金庸的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会提到一些西域人士,而且还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如果要给这些西域人做一个排名的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所以这次我们把在金庸小说中出现过的西域人物做一个武功排名,发明其中最厉害的人竟然还是少林的创始人,赶快来看看这些人物都是

  • 杨过是怎么死的?杨过和小龙女年龄相差几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神雕侠侣》也是金庸的一部巅峰之作,而且和其他的武侠小说相比,《神雕侠侣》中的感情戏好像多了很多。可能也是唯一一部你看完后不想讨论那些武侠招式,而是羡慕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爱情的金庸小说。虽然杨过和小龙女中间经历了非常多的磨难,好在结局还是好的,而且也是非常有名的姐弟恋了。那杨过和小龙女到底相差几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