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1/22 23:13:31

很多人好不太清楚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所以论辈分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的长辈,李隆基应该叫太平公主姑姑。但是李隆基最后却把自己的姑姑给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太平公主还想谋反,当时唐朝好不容易结束安史之乱,李隆基当然不会让太平公主这样做了。

李隆基杀太平公主,是初唐盛唐时期,从玄武门政变开始以来的唐宫恩怨的最后一场大戏,一场收官之作。这场大戏过后,唐朝皇室内部,为了权力,为了登上皇位而互相倾轧厮杀的状况,便告一段落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隆基要把这场戏推向高潮,要给唐宫恩怨画上一个句号,他就不能不杀太平公主。

其实,当张柬之等大臣们拥立太子李显,夺取了武则天皇位的时候,李显本来是可以结束唐宫恩怨的。谁知道被武则天长期捏来揉去的这个人,竟然会这么懦弱。他一懦弱,就让四个女人看到了希望。这四个女人是: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可以像在武则天时期那样,继续担任李显的“内相”。

韦皇后可以效仿武则天,让懦弱的李显靠边站,他掌控朝中权力。

安乐公主虽然只是公主,但是她认为既然女人可以当皇帝,她自然可以当“皇太女”,今后继承李显的皇位。

太平公主资格更老,她是长公主,她在武则天时代就拥有权力,自然不愿意放弃这权力。

这四个女人都开始朝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先是李显信任上官婉儿,把政事托付给她。接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权力夺过来。接着上官婉儿不服,把武三思引进宫来制衡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然而武三思又为了自己的目的,清理掉朝中拥立李显的那一帮大臣。然后李显的太子李重俊看不过去,率军诛杀武三思,并准备杀上官婉儿。但李显在上官婉儿教唆下杀了自己太子李重俊。接着韦后与安乐公主加快夺权步伐,毒杀李显,准备登位。然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联合,拥立李显另一个儿子李重茂,阻止韦皇后登位。然后韦皇后和朝臣联合,准备强行登位。

在这整个互相厮杀的过程中,李隆基一直冷眼旁观,一直在寻找把脚插进来的机会。但他处在权力之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当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李显以后,他知道机会来了,毫不客气就率领军队诛杀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并顺带处死上官婉儿。把皇位夺过来,塞在自己父亲李旦的屁股底下。

就这样,四个女人,他一下就解决了三个,只剩下最后一个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显然并没有看出李隆基的目标,在李旦当皇帝以后,她却依然抓住权力不放,而且继续争夺。

我不知道太平公主有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还是拥有权力的惯性使然。如果她是想当女皇,但是她很多无脑的做法,可以说,连武则天的一成都没有学到。如果说她只想保有权力,则他和太子针锋相对争斗,无疑是自取灭亡。并且,她一直小看了李旦和李隆基这两个男人的智慧。当太平公主不断打击李隆基,想鼓动李旦,撺掇朝臣废了李隆基太子之位的时候,李隆基一直示弱,一直往后退。

完全不像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那样杀伐果然。因为他知道,太平公主可以鼓动大家废黜他,但他要是发动政变,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只能示弱,在李旦面前示弱,把信息传递给李旦。

显然李旦是接到李隆基信息了的。这个去世后庙号“睿”的人,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果断地把皇位传给李隆基。

当李隆基登上皇位后,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对太平公主出手了。为什么?因为他现在是皇帝,太平公主再要反对他,那就是造反!

结果太平公主依然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依然还准备打击李隆基。李隆基因此毫不客气地出手,杀了太平公主,给唐宫恩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维手握兵权,为什么还要惧怕宦官黄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姜维的手里的。而在朝堂之上,宦官黄皓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把蜀国的政治搅得一团糟。姜维曾经想要直接回来跟黄皓对着干,最终还是被劝住了,毕竟在这方面,他斗不过黄皓。但是,姜维毕竟掌握着蜀国大部分的兵权,为什么还要忌惮一个小小的宦官呢?刘备病逝,诸葛亮

  • 樊哙在鸿门宴上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屠夫,每日贩卖狗肉,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就与他交好。后来爆发起义,他们也加入了进去,樊哙从始至终都一直跟随着刘邦,从小兵小卒一直到统领万军的大将军。刘邦也慢慢地壮大势力,与西楚霸王对抗。在鸿门宴中,杀机四伏的情况下,樊哙又是怎么做的,最终让刘邦成功脱险?他死后,他的家人又遭

  • 福临称帝后被多尔衮架空数年,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世祖福临,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年仅六岁,一直都是由他的叔叔多尔衮摄政,直到福临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随后在他掌权期间,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全国基本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君主,在被多尔衮架空数年的情况下,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呢?史上还

  • 历史上名声不太好的汉桓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对于汉桓帝的评价,总是负面的,这一个在书中连脸都没露过的皇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可是言辞间却总是“朝政败坏”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认为,汉桓帝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三国演义》有太多虚构的部分,这一部分会

  • 曹操手下的"樊哙"是谁?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是西汉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也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刘邦的,他原本只是一个屠夫,但是到了战场上却是勇猛的将领。而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个人,也被曹操称为是他自己的樊哙。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或优点,能够让曹操对他有这样的称呼呢?他又是怎样评价这位&ldquo

  • 三国后期,姜维邓艾钟会三人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当老一辈的三国人物都一一离世后,主角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年轻一辈。以魏蜀两国来看,比较有名的当属三个人,姜维、邓艾和钟会。三个人虽然都是魏国人,但姜维投降了蜀国,并且对蜀汉复兴汉室有非常大的贡献,他们便已经是敌对阵营的敌人了。那么,如果从每个人单项的实力来看,姜维,邓艾,钟会三个人,那一个

  •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蜀汉后期,有三位都是投降而来的大将,他们分别是魏延、王平和姜维。尽管都是投降而来,但是诸葛亮对待他们三人的态度却是决然不同的。姜维是他的亲传弟子,这自然不用说,王平是马谡守街亭的助手,就是诸葛亮派去监督规劝马谡的,这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唯独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都不曾重用他和信任他,这到底是怎么回

  •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斩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古代的皇帝似乎都有些多疑,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很担心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要么选择将他们杀了,要么就是收回大权,即便是李世民,也对魏征有所怀疑。而真正做到不怀疑、不斩杀自己功臣的,似乎就只有被人们骂了两千多年的秦始皇了。许多人对于秦始皇的印象就是“暴君&rdq

  • 谁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庞统和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人们熟知的谋士里,诸葛亮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这都得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连带着把诸葛亮也捧得很高。然而在历史上,刘备真正最为信任的谋士,却并不是诸葛亮,有人可能会认为是凤雏庞统,其实也不然。那么,刘备最相信的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庞统,还能

  • 金庸小说西域高手武功排名,第一位是少林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西域指的就是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青海、西藏这些地方。在金庸的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会提到一些西域人士,而且还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如果要给这些西域人做一个排名的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所以这次我们把在金庸小说中出现过的西域人物做一个武功排名,发明其中最厉害的人竟然还是少林的创始人,赶快来看看这些人物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