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想要杀了韩信,为什么韩信没有背叛刘邦?

刘邦想要杀了韩信,为什么韩信没有背叛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1/21 15:55:41

兵仙韩信,是秦末汉初刘邦手下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能够被称为“兵仙”,他的军事才能自然不必多说,可以说有了韩信,刘邦才将以前总是打败仗的局面转了过来,他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期刘邦却担心韩信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想尽办法要将他杀掉。但其实自始至终,韩信都没有背叛过刘邦,那么,为什么韩信即使手握重兵,也不会背叛刘邦呢?

韩信不听从武涉、蒯彻的策反,死不背汉,是其性格所致,欲报知遇之恩故也。萧何称为“国士无双”。

公元前203年,天下连天烽火。韩信率部直取齐地,肥得可以,有了环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夺了个齐王的封号——这个轻率的举动埋下了他日后身首异处的祸根。当此之时,脑子清浅的项羽得知他的二十万部队连同司令官龙且尽为韩信所灭,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产生了恐惧心理。

于是派武涉前去策反韩信,条件是:三分天下,各做地主。而不属于任何派系的汉阳人蒯彻也看出了当时韩信在局势中的微妙地位,也在第一时间赶来凑热闹,让韩信南面称孤,三分天下。两人的谋划竟惊人的一致。

按说武涉替项羽前来游说,情有可原。可蒯彻凑什么热闹,他又无党无派?就不怕被韩信就地正法?种种疑问让我在书房踱起步来,然后我的推测是:韩信的假齐王之事,估计蒯彻也风闻到了,他估摸着韩信随着势力的壮大,可能会不老实,于是想借机捞一杯羹,弄个开国元勋干干。

问题出来了,蒯彻一介疯疯颠颠的书生——后来见韩信无动于衷,佯狂为巫,令人惊奇的是,汉高帝十一年,刘邦竟赦免了蒯彻,也是好命——都看出了这一点,身为统帅的刘邦就看不出来!

平心而论,武涉和蒯彻都是眼独具眼力,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有理有据,入木三分。设若韩信当时脑子一热,雄心一动,三分天下有其一之首谋不归诸葛武侯明矣。可是韩信一再迁延者,只是心存一个“义”字。

他说:“我给项王当差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执枪站岗的侍卫(郎中),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

时至今日,韩信这一番话在我读来也看不出任何矫柔造作的成份,相反,倒是清一色的肺腑之言。当时形势,韩信依汉则楚亡,归楚则汉危,中立则三分天下。当此之时,韩信铁了心追随刘邦,完全符合他的性格走向,漂母一饭之恩日后不也千金投水相报么。

按理说,知恩图报,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提倡的人文精神,刘邦不该那样对他才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那也太不是东西了吧。可是韩信的结局,却又是意料之中的事,吾家刘邦并没有负他。

司马光好意地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後世血食矣。”司马先生是希望韩信能学道张良。问题是,韩信打小受穷,不比张良的富贵出身,以至後来见着什么都想抓住,三年大饥荒的过来人,都有一幅馋相,即是此理。

《通鉴》载:“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後来武功发达了,钱他自己有,部队可以帮他搞到,便伸手向刘邦要了“假齐王”。刘邦在张良一脚的悟性下封给真齐王。人生的戏剧性至此展开。

愚私下揣摩韩信的前言后语,他韩信终究不过是要荣华富贵罢了,正如梦中的阿Q,参加革命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娶老婆,嫌吴妈的脚太长。

而刘邦是个老辣的政治家,想的却是汉家天下。人心难测啊,欲壑难填啊,这小子手里有兵,功劳又大,三大战役他打了一个半,现在要齐王,保不准将来要……,刘邦不觉打了一个寒噤,想都不敢往下想。因而就睡不着觉,史家笔法是“心御之”。打战我不行,来阴你不行,韩信这位“沙场秋点兵”的老将,最终连吃饭的家伙都没保住,遑论其他。

司马迁说:“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难哉。”司马迁看人入木三分,这话值得玩味再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时如果袁绍听从田丰的话,会不会打败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我们知道,是东汉末年一次非常有名的,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的战役,而回过头去看官渡之战的历史,我们发现,田丰曾经建议袁绍趁着曹操领兵在外偷袭许都,这样一来,说不定能让曹操方寸大乱,最终败北。那么,如果袁绍当时听从了田丰的建议,偷袭许都,官渡之战会怎样发展,袁绍真的能胜利吗?当年曹操与袁绍两军

  • 诸葛亮老婆黄月英真的很丑么?诸葛亮一共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如果说有什么最不能让人理解的事情,可能就是他的家事了。都说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长得很丑,那为设计么诸葛亮要娶一个丑媳妇呢?难道古代人不像我们这么庸俗是不看脸的么?可能事情并不是这么加单,诸葛亮在三国里也算是一位帅哥了,能和诸葛亮相媲美的周瑜都取了当时的大美女小乔,说不看脸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不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魏延做自己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弟子,因为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诸葛亮死后他又继续北伐,而且身为魏国人,却对蜀国忠心耿耿,时间一长,很多人都默认了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的确,从他所做的事情上来看,的确如此,但是,诸葛亮亲自决定的接班人,却不是姜维。当时,在蜀国有能力更强的魏延,可他也并非诸葛亮接班人,这又是为什么?到

  • 蜀汉后期的宦官黄皓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不是蜀汉灭亡的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提到姜维的时候,他曾经不得已在沓中屯田避祸,而这不得已,就是朝中宦官黄皓的干扰。原本姜维是想直接杀了黄皓,却被郤正制止,无奈之下外出。那么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能够让姜维都退避三舍的黄皓,到底是怎样一个宦官?宦官祸乱朝政的事情历史上的确不少,但是这些究竟是事实,还是后人为了推脱而想出来的说辞呢?原文

  • 在鸿门宴中,樊哙是怎样保护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两千多年前,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非常有名的事情,也是一个宴会,宴会上杀机四伏,却又不得不去,那就是著名的鸿门宴。而这场宴会里面,项羽最终也还是没有杀掉自己的对手刘邦,除了他自己的原因以外,刘邦手下的人也都帮助了他,这其中就有樊哙。那么,樊哙在鸿门宴上又做了些什么,他是怎样保护刘邦的?樊哙和同乡们一起推举

  • 樊哙真的是一个粗人?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在你的心中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到张飞,你可能会想到瞪着一双大眼睛,手里握着蛇矛,暴脾气,浑身杀气的样子,而说到樊哙,你可能就觉得应该是整天背着屠刀,大声叫嚷,站在那里就是一记眼刀。这些其实不能算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都是根据影视剧小说进行过改编的。就比如张飞,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恶煞一般的人物

  • 蜀国战至最后一刻的人是谁?不是姜维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的确可以被称为英雄,战斗力自不用说,心理上的压力远比其他人要大得多,因为很可能亲眼目睹自己忠心的国家遭遇灭亡。三国时期,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而为蜀国战斗不息,一直到最后一刻的,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姜维,其实不然,另一个人才是真正的最后一刻,只不过因为没有在《三国演义》

  • 诸葛亮死前说的八个字是什么?这八个字有什么寓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诸葛亮临死前说的八个字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演义当中的记载诸葛亮临终前过的是“费文伟可继之”,而在电视剧中说的是“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当然还是感觉电视剧当中的更有意境一些。不知

  • 姜维忠心蜀汉,为什么在后世还是很多人骂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评价一个人,虽说原本应当遵照史实,从他的生平事迹中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比如对于三国时期的姜维的评价,如果说,他是一个忠于蜀汉的忠臣,虽然本是魏国人,但是到死都还在为了蜀国与魏国对抗,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很正面?而事实上,姜维的负面评

  • 曹操的五大谋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三国年代,人物众多,其中,谋士这一类人比较受人关注,就好比蜀汉的诸葛亮,他虽然是刘备请出山的,但是在此之前,他的选择其实很多,不只限于刘备,但是他却没有投奔曹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曹操身边人才众多,难以发挥诸葛亮的价值。那么,曹操的五大谋士分别都是谁呢?他们对于曹操又有什么功绩?熟读三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