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能够让项羽也不敢轻视?

樊哙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能够让项羽也不敢轻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1/20 22:10:41

西楚霸王项羽,我们都知道,是历史上一个厉害的人物,他的厉害就在于他的气势,那种霸王一样的气势,任谁看见了都要胆怯几分。然而有一个人,却连项羽也对他大加赞赏,这个人就是跟随刘邦的樊哙。樊哙这个人,原本是一个屠夫,然而在鸿门宴上见了项羽,却没有那种战战兢兢的怯懦,这一点让项羽不得不正视这个人物。那么,鸿门宴上,这一段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樊哙(快,kuài)(公元前242一189年)是刘邦的同乡和铁哥们,以屠狗为业(那时可能流行吃狗肉)。当时刘邦为亭长,属于地方一小霸,为人豁达豪爽,广泛结交官府和市井朋友,樊哙也成了他的好朋友。吕公看上刘邦,把大女儿(即吕后)嫁给刘邦,后来又把小女儿吕须嫁给了樊哙,所以樊哙还是刘邦的小舅子,其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参加起义军

陈胜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慌不安,萧何等建议派樊哙去山上招募“落草为寇”的刘邦一伙人,前来保卫县城。结果整个县城反而被刘邦、樊哙等一帮年轻人和萧何、曹参等一帮基层官吏所夺占,杀掉县令,宣布起义。

从这时起,樊哙就一直跟定刘邦,成为刘邦的近身警卫,还参加了历次的重要战斗,每次战斗他都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灭秦后,刘邦被封为汉王,汉王封他为临武侯。

鸿门宴上怒斥项羽

项羽摆设鸿门宴时,樊哙等百余警卫人员都被挡在帐门外,只让刘邦与张良二人进入。宴会上范增企图谋害刘邦,令项庄拔剑起舞,数次接近刘邦,企图杀害他。幸亏项伯也起来舞剑,挡住项庄的剑锋,事情非常危急(见范增篇)。

于是张良来到门口见樊哙,樊哙问道:“情况怎么样?”张良说:“情况危急,项伯舞剑要害沛公。”樊哙说:“让我进去吧!要死一起死。”樊哙说完立即一手拿剑一手拿盾牌闯入帐门。门卫企图阻挡,樊哙用盾牌击倒门卫,大踏步进入帐内。他怒目圆睁,直视项羽,头发上立,站于刘邦身边。项羽见来者不善,也紧张地起身拔剑问道:“这是谁呀!”张良答道:“是沛公(刘邦)的近身警卫。”项羽道:“真是一位壮士。”命令左右赐予一大杯酒和一只下酒的猪腿。樊哙将酒一饮而尽,拔剑割食猪腿。项羽问道:“壮士还能再饮么?”樊哙道:“臣死都不怕,还怕饮酒么。”

接着樊哙侃侃而谈道:“沛公先进入咸阳,对秦室的财富一点不敢侵犯,等待着大王您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军把守住函谷关,纯是为了防盗和防止发生意外。像沛公这样劳苦功高的忠厚长者,没有得到应有封赏,大王反而听信小人谗言,猜忌沛公。这让天下人寒心,从此天下人将与大王离心离德。”他以一个粗人的口吻,理直气壮的宣言,触动了项羽。项羽自觉理亏,低头不语。项羽还没有回过神来,刘邦即趁势起身,口说要上厕所,悄然离开宴席,樊哙保护着刘邦迳出帐门。等项羽回过神来,刘邦、樊哙早已飞马回到汉军营帐。

旁白: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很有点“猛张飞”和“黑旋风李逵”的风格,而且粗中有细,当面以理驳斥项羽的是非不分、陷害好人,使项羽理屈词穷,为刘邦从鸿门宴上不辞而别,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他救了刘邦的命。

他和刘邦是君臣关系,又是姻亲关系,所以特别忠于刘邦。在楚汉战争和讨伐异姓王的战争中,樊哙都积极参加,并立了大功,被封为舞阳侯,食邑五千四百户。

独闯宫闱见刘邦

刘邦讨伐英布时受到箭伤,在宫中卧病十余天,下令不让大臣谒见。这时大臣们都十分恐慌,怕有什么三长两短,连周勃、灌婴等铁哥们都不敢进去探问。只有樊哙仗着他与刘邦的不一般关系,敢于喝退警卫,直接进宫,面见刘邦。

他进门看见刘邦一脸病容,斜枕着一个宦官休息,不禁热泪盈眶道:“陛下与臣在沛县起兵,身经百战,那时是何等的英武雄壮!现在天下已经一统,陛下却如此疲惫不振!陛下病重,满朝文武震恐。陛下久不与臣下议事,却与宦官独处。陛下难道没有听说过赵高的事吗?”刘邦这才笑着起身,表示没有什么大病。

旁白:独闯宫闱见刘邦,说明樊哙与刘邦的亲密关系。但正是此次独闯宫闱,引起了刘邦的警觉。刘邦大概想起了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吕后又是戚姬的死敌,所以后来让樊哙领兵征讨卢绾时就有点不放心。掌握兵权的樊哙如果反水,后果不堪设想。他甚至可能想到,樊哙独闯宫闱是否也是来探听虚实的。

不久燕王卢绾造反,刘邦派樊哙以丞相身份去讨伐叛乱。此时刘邦的病情已相当严重,有人向刘邦进谗密报说:樊哙勾结吕后,准备待皇上一旦病有不测,他将回军杀尽汉高祖宠妃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所有一干人。刘邦本来对吕后就不放心,认为樊哙是吕后的党羽,所以听信谗言,立命陈平带着周勃去前线替换樊哙,且就在军中斩杀樊哙。

陈平知道刘邦将不久于人世,杀掉樊哙,必然得罪吕后。所以只是逮捕了樊哙,将他押解回京,听候发落。等到樊哙押回京城时,刘邦果然已经过世,掌实权的吕后,立即释放樊哙,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旁白: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是刘邦保戚姬和如意,除掉吕后心腹的最后一步棋。可惜刘邦一病不起,再也无力安排他的身后事了。

孝惠帝六年,樊哙去世,儿子樊伉接替侯位。吕后去世后,在清除吕氏党羽时,樊伉与其母亲吕须一起被杀。汉文帝时考虑樊哙功不可没,下令以庶子樊市继任侯位,作为对这位开国功臣的纪念。

作者点评:樊哙、张飞、李逵都是历史上或文艺作品上粗鲁、忠君的典型人物。但张飞虽说在长坂坡大桥上一声怒喝,吓退曹军,《三国志》上只短短落笔二十来字,更多的还是《三国演义》上的艺术描写;李逵更是百分之百的艺术描写。只有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英雄形象,才在正史《史记》和《汉书》上作了详细描述。这位豪爽、忠义的勇士,令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有一股豪气在胸中激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维屯田避祸是怎么回事?他要避什么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人都怕惹祸上身,很多人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就是怕惹到什么事情,给自己带来很不好的后果。只不过有的时候有的人,明明没有招惹,却总是会被祸事自己找上门来。聪明一些的,如果能够提前感知到,那么会选择远远地躲避开,就比如三国时期的姜维。他曾经“屯田避祸”,那么他要躲避的又是什么祸事,他

  • 在三国历史上,姜维与邓艾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姜维与邓艾,是蜀汉与曹魏两方各自的战将,姜维原本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后来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逼得不得不投降蜀国,但是却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也算是让姜维找到了人生价值。而邓艾,他的恩师正是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姜维与邓艾之间的战斗,也像是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的战斗。诸葛亮最终没能斗得过司马懿,那

  • 荀彧是曹操的张良,那曹操的萧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有非常多的人才,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其他很多人可能也想学,但是始终学不来,因为他是发自真心的,别人只是照葫芦画瓢,怎么可能找到其中的精髓?他对于人才们的夸赞也是毫不吝啬,比如,他曾经说荀彧对他来说就像是西汉时期的谋圣张良,这一句话可想而知吧荀彧提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那么,有了张良,

  • 历史上因为太美而被赐死的女人,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是个美女,而且他还因为长得太美,被认为是红颜祸水最终被赐死。他便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相信大家肯定听说过这个名字,杜牧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rd

  • 陈平是个怎样的人?他真的贪财盗嫂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刘邦与项羽的争夺之中,以及在西汉建立之后,都给刘邦出了非常多的主意,作为谋士的陈平是很够格的。然而这样的陈平,却有一些不太好的名声,“贪财盗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平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然陈平有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为什么刘邦还要如此重用他

  • 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南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圣人,不仅在我国,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知名人士。不过,这样一个圣一般的人物,也有一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孔子与南子的一次会面,这个南子是一个女子,后世对她的评价实在是不怎么样,一直以来都被划归的“不正经”的行列中。那么,为什么孔子要去见这

  • 历史上有哪些虚构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些演义小说,对于小说当中描绘的人物、时代或许都会产生敬仰和向往之情,因此也会去翻一翻正史,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会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有些小说当中横扫千军万马的名将,在历史上竟然查无此人。那么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虚构出来的名将呢?1

  • 历史上的四大丑男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遇到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不也就将很多古人划分了一下,诞生了四大美女四大美男吗?不过,也总会有一些不那么入眼的,甚至可以说没眼看的,古代同样有四大丑女四大丑男。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四大丑男,究竟要丑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够成为千古留名的&ldquo

  • 杜甫生前没有名声,为什么死后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唐朝的诗人,很多人都能够随口说出一溜串来,而这一溜串当中,有两个人一定会在内,一个是诗仙李白,另一个就是诗圣杜甫。李白自然不用多说,生前身后都是名人,但是杜甫却不一样,他活着的时候,穷愁潦倒,与李白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而杜甫的名声终于广泛的传播,却是发生在他死去之后的事情。这是为何,杜甫生前

  • 十二岁的甘罗成为宰相之后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年纪最小的宰相,他就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上卿”甘罗。当时的甘罗年仅十二岁,在这样的年纪竟然已经成为一国之相,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成为宰相之后,甘罗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为什么好像就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1.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