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排行老三为什么原来叫刘季,为什么又改名刘邦?

刘邦排行老三为什么原来叫刘季,为什么又改名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3/11 8:10:59

古时候人们给孩子取名字,并不像今天的很多父母这样,翻遍各种书籍,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只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的名字。古时候很多底层家庭,最重要的是能够养活自己,所以对于孩子的名字也不甚在意,经常按照排行随便取一个。就比如汉高祖刘邦,在称帝之前,他叫刘季。当然,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排行,并不是名字。但是,伯仲叔季,刘邦应该排行第四,可他却只有两个哥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沛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在秦朝时即已建立。秦朝时丰邑是沛县的一个乡邑,这里有个叫中阳的村子,住着一户极为普通的人家,刘家。这家的男主人“刘公”,名煓,是个以种田为生的庄稼汉。他为人憨厚朴实,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刘伯,一个叫刘仲。刘公和妻子都十分勤劳,所以家境还算富裕,一家四口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却幸福美满。

公元前256年的一天,一个男婴在这个普通的农民之家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关于刘邦的身世有个极富神奇色彩的传说,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记载。《史记》中有这样一段介绍:“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坡,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一说法显然是后来附会的,它与其他有关帝王出生的神异传说一样,都是为了说明帝王的与众不同。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刘邦的卑微出身,同时也渲染了皇权神授的色彩。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这也许是对刘邦成功的最好解释。

在这段记载中,对于刘邦字“季”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古代时,按照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可称为伯、仲、叔、季。按照这个来说,刘邦在家中应排行老四才对,但是他只有两个哥哥,最合理的解释是,刘邦行四,在他和两个哥哥之间,应该还有一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兄弟才是。

还有一种说法,说“季”其实并不是“老四”,而是“最小”的意思。“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也就是说刘邦本应是末子,所以称季。只是刘家后来又添一子刘交,刘季也就不再是老末而是排行老三了。

刘邦称帝后将“季”改为“邦”,“邦”是国家的意思,这就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比较相配了。

也有人认为,刘邦原没有名字,季代表的是排行,并不是名字,古代伯、仲、叔、季相当于现在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至于为什么排行老三却叫刘季,上面已经有所解释,由此可见其地位与身份。

刘邦乃地痞无赖,后混了一泗水亭亭长,后也有人叫刘三爷,“邦”这个名是刘邦成为汉开国皇帝后自己起的名,邦之国也,足见其意义重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样收服姜维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姜维本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将领,也曾经与蜀国对战,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姜维面前,竟然会两次失利,这让他不得不重视起这个年轻的敌人。诸葛亮一直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可以接替自己完成复兴汉室大业的继承人,姜维对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于是,诸葛亮想到一个办法,逼得姜维不得不投降蜀汉,到了自

  • 如何评价“青海王”马步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青海王马步芳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吧,反正小编就是觉得这个人厉害不要不要的,他被誉为是青海王也不是不无道理的,那么对于马步芳这个人我们要怎么去评价他呢?他又是一位什么的人,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自清朝末年开始,马步芳家族的先辈们就霸占西北,成为天高皇帝远的西北王。到了民国时期,

  • 姜维的战斗力如何?是不是比赵云还要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蜀国可以说已经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人才了,尤其刘备死后,新君刘禅愚笨不堪,身为君主却尽不到君主的责任,如果说投降魏国和乐不思蜀是他大智若愚,但是为什么蜀国还没有走到灭亡那一步的时候,他还是没能发扬光大?姜维原是魏国人,后来投降蜀国,并且为蜀国尽心竭力,战斗到死。在《三国演义》中,姜维和赵云曾

  • 上海滩大亨张啸林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上海滩的大亨张啸林小编最近反正是迷恋上这个人了,还真的是厉害啊,他也是上海的大亨了,但是这个人出生并不好,也没什么背景,但是为什么他却能一步一步的做到上海大亨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张啸林,初名张小林。1877年出生在浙江慈溪,起初名为张小林。10岁时移居杭州,打小就是追鸡

  • 曹操的谋主荀攸,到底有什么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荀攸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一名谋士,虽然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翻看历史,他却是曹操的谋主。所谓谋主,就是主要的出谋划策的人物。荀攸也的确为曹操出过非常多的精彩的谋划,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这些原本是他所做的事情,都以为背后主要谋划人另有其人。那么,荀攸在历史上,又有怎样的历史功绩呢

  • 曹操的谋士荀攸,为何会被后世歪曲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不少能人异士,这其中自然包括诸如郭嘉、贾诩这样的谋士,而这些谋士当中,最厉害的却是一个很多人不怎么了解的人物,荀攸。荀攸为人低调,在当时的情况下,或许也不怎么为人所知,到了后世就更不用说了,尤其《三国演义》,张冠李戴是常事。那么,为什么荀攸的历史功绩总会被后人扭曲歪解呢?荀攸默默

  • 为什么刘邦身边的老乡都是人才?就连吕雉也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历史上,一共有两位底层出身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跟随他们一起打天下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老乡。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为国家栋梁。但是有一个问题,难道真的是他们老家那个地方人杰地灵,总是会出这么多的人才吗?为什么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多人,偏偏他们的家乡

  • 荀攸是谁?身为曹操的谋主却十分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曹操身边的能人可谓是众多,文臣武将数不胜数,而说到谋士,很多人会想到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却很容易忽略掉最厉害的一个人,那就是荀攸。他不仅十分厉害,许多著名的策略都是他为曹操出的,而且为人十分低调,不仅在当时,而且还低调到我们现在很多人知道郭嘉却不知道他,就算知道荀彧也不一定知道荀攸。那么,

  • 从奴隶到皇帝,石勒的奋斗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皇帝我们知道也还是超多的,有的皇帝是世袭的,有的皇帝是篡位的,有的皇帝是从农民再一直干到皇帝的,但是在中国的古代有这样一个人他叫石勒,他就是从一位奴隶竟然慢慢的做到的皇帝,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那么他到底有什么传奇人生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晋书·石

  • 田豫为什么没进五子良将?田豫是怎么转投曹操麾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大家看完三国对田豫的印象深不深,其实田豫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猛将,实力和赵云不相上下,而且还击败过孙权立下大功。不过这样的田豫为什么都没能进入到五子良将呢?本来田豫是刘备的手下,但是因为要照顾自己的母亲所以回乡转投公孙瓒,最后被曹操看中。可以说田豫是一位被低估了的武将,也是非常令人可惜了。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