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最初是刘邦的领导,为什么后来却为刘邦做事?

萧何最初是刘邦的领导,为什么后来却为刘邦做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3/11 8:02:39

刘邦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只是一个泗水亭长,虽然大小也算是个官职,可是说出去确实没有那么好听。而在那个时候,萧何的官职要比刘邦更高一些,可以说萧何是刘邦的领导,刘邦只是萧何的手下,但是为什么在后来,萧何却心甘情愿给刘邦当了手下,让刘邦作为领导?刘邦是有什么样的萧何比不了的能力吗?

萧何原本官职是沛县掾,主吏,就是沛县县令的主要助手,是刘邦的领导,刘邦当过泗水亭亭长,不过起义的时候已经落草为寇了。在起义的时候,沛县父老要推荐一个首领,但是萧何曹参两个害怕事情不成功,灾祸及己,就让给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是“萧、曹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族其家,尽让刘季”。那么萧何为何愿意屈居跟随刘邦,为他打工呢?其实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没办法、二是有希望。

一、没办法。

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知道让犯人逃脱是死罪,要是去骊山肯定是死罪,为了活命,索性和兄弟们反了,自己干,还有可能保命。而当时推荐刘邦押送囚犯的是萧何,依照秦律,萧何也是死罪。没办法,为了全家几十口人命,杀了县令投奔刘邦。刘邦多次推脱让他当老大,他都不干,那么为何他偏偏要给刘邦打工呢?

1、刘邦当时已经聚合了两三千人,有一点的势力和威望;

2、萧何谨慎,不敢冒险出头,万一失败了,要是他挑头那会被灭族,风险太大,还是刘邦当头比较好;

3、萧何对自己认识很清晰,他的梦想就是做个能臣。

二、有希望。

萧何因为是刘邦的领导,一起共事,所以对刘邦很了解,他知道刘邦的能力和志向。但当时他肯定也不可能想到刘邦会一统天下,当天子。随着刘邦起义的开展,萧何慢慢的发现了刘邦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跟着他有希望。

1、刘邦悟性极高:根据史记记载,张良在辅佐刘邦之前,曾辅佐过其他人,可是,当时无论谁都不能领会张良出的主意。张良一到刘邦身旁,就发现刘邦聪明无比、领悟能力超强。张良的计谋刚说个开头,刘邦就知道计谋的用意了。

2、刘邦知错能改,不断进步。攻取咸阳后,刚开始喜欢金银珠宝和美女,可是萧何张良等进言后,马上克制自己,约法三章,还军霸上,说明刘邦有天下之志,不被眼前虚荣迷惑。

3、刘邦有自知之明,善于用人,知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刘邦在打下天下后,总结经验时说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因为萧何的功业和忠诚,被封为开国第一功臣,既说明了萧何的眼光,也说明了刘邦的智慧和胆略,可以说萧何选择给刘邦打工是双赢!

萧何特长就是摇羽毛扇,也就是幕后策划,他是有很多谋略,这一点十个刘邦也比不上萧何一个,但号召力和做大以后的台前耍诈刘邦最擅长。那时萧何还是政府公务员,他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失败,他做个从犯,也罪不致死,刘邦本来就是死罪,横竖都是一死。与其说刘邦是老板,倒不如说萧何通过刘邦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同样刘邦也得到他想要的,典型的古代版的合伙创业模式。

事实上刘邦确实更适合当起义军的首领,刘邦交友甚广,和沛县的官吏很亲近,沛县豪杰和他都是好朋友,自己又当过草寇,明显比萧何更适合领导起义。

至于后来刘邦发家之后萧何为什么依然甘愿当刘邦的下属,一是大势已定,难以反转。其次刘邦知人善用,对萧何十分信任,将大后方托付与他。刘邦更适合当起义军的领导人,萧何等人乃是文吏,不太适合独当一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国士无双”这个词,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里唯一的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物。这个词可以说是将人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相国萧何说的一个词,用来形容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否担得

  • 一诺千金的季布,到底有多守信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守信用,一直是人们提倡的一项优良的品质,但是在我们身边,不守信用的事情却是时常发生,说到做到真的成了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在古代,人们对这件事情是非常看重的,就比如“一诺千金”的季布,他的一个承诺,甚至比黄金都要珍贵。那么,这样一个无比守信的人,究竟做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三股势力鼎足而立,而要说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及东吴的四大都督。前两个知名度都很高了,至于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个人就是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而在这其中,前三个人可以说功绩都是众所周知的,唯独第四个人鲁肃,似乎很少听到他有什么功绩啊?那么,鲁肃在东吴,究竟

  • 亡国之君未必都是昏庸无能,盘点三位有抱负理想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王朝总是不断在更迭,没有一个帝国能绵延千秋万代。因此总有那么几个倒霉皇帝,最终被新任统治者赶下皇位。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亡国之君都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如果自己贤明有才怎么会国破家亡。其实不然,国家的更迭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末代皇帝并非昏庸无能,反而是有能力和才干的。下面小编就

  • 如果王昭君没有远嫁,她的境况会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昭君出塞的故事,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因为画师没有画出昭君的真实容貌,才有了后来远嫁匈奴的故事。很多人都很关心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的情况,但是一听到先后嫁了祖孙三代人,顿时就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这都是匈奴的习俗,凭借昭君一个人,她又能改变什么呢?但是,如果当初昭君没有被选中,而是留在了皇宫里,她又

  • 活得久也是优势,盘点三国那些长寿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整个三国,可谓是人才济济,各种文臣武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因此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想要出人头地可是非常困难的。可是人们都想建功立业,出人头地,那怎么办呢?一个字“熬”,活得久也是优势啊,只要等到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逝世了,你也就上位了,虽说这个办法看上去不怎么靠谱,但是三

  • 历史上真实的徐庶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东汉末年时期的徐庶,很多人或许都能够说出一句歇后语,那就是他进了曹营之后,一个计谋也没有为曹操出过。但是要知道,徐庶后来可是位列三公的,如果当真一言不发,心向刘备,曹操为什么还要这样对他?而且,徐庶也并不只是一个书生,他年轻的时候也是爱好刀剑,还曾经背过人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国演义》里描

  • 李广难封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古时候的夜晚在最开始都是会关闭城门禁止出入的,人们的夜间生活也很少,这一点在很久之后才得到了改变。汉朝时期的西汉和东汉,分别有两个著名人物,都曾经因为时间问题,被拦在了城门外面,一个是飞将军李广,另一个是光武帝刘秀,但是两个人面对将自己拦下来的守卫表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也造就

  • 李世民临终前都做了哪些事?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有人会觉得李世民太狠毒,为了太子位置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可以杀。还有人认为,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且论才华的确李世民是高出一等的,当上皇帝还把唐朝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这样的评价也都没错,而且李世民还是少有的在临终前还能保持清醒的人,对于李世

  • 曹植最后是怎么死的?曹植玩权利为什么斗不过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植和曹丕的一生到底谁才算真正的赢家呢?曹丕和曹植作为曹操最看重的两个儿子,所以为了太子位两人肯定必有一争。在学识方面曹植是要高于曹丕的,这点天下人都知道,但是论起权术曹植就不是曹丕的对手了。其实很多影视剧里会把曹丕放在弱势的一方,认为曹操还会废长立幼,其实曹操根本就不敢这么做,因为手下的大臣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