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是不是真的必须死呢?他的死真的有必要吗?

荀彧是不是真的必须死呢?他的死真的有必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95 更新时间:2024/2/13 22:25:46

很多人都在惋惜,曹操身边的荀彧的死,他忠于汉室,在发觉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的时候,选择了与曹操决裂,一心想要维护自己最初的追求,也是对曹操的失望。荀彧可以说最终还是死在曹操的手上的,然而,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曹操是否真的有杀死荀彧的必要呢?荀彧的死给他带来了什么,荀彧的死真的是必须的吗?

荀彧,我们都认为他是曹操之子房。但我们事实忽视了他是汉臣而非魏臣。所以说,荀彧可以称之为王佐之才,但他从来就不属于曹操,从他内心来说,他永远都只属于大汉。

荀彧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与诸葛亮刘备之间的君臣关系全然不同。在荀彧看来,他跟曹操是同事关系,他和曹操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共同在为大汉做事,曹操在外为大汉征伐,荀彧在许昌为大汉守家。他的“道”是中兴汉室。曹操的想法和他的不同。所以说,荀彧与曹操是真正的同事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荀彧在与曹操共同的二十多年内,为曹操势力的扩张立下了汗马之功!无论是在曹操出征徐州,与程昱等人坐镇后方力保兖州不失;还是在官渡一役坐镇后方,调度粮草平定豫州刘备叛乱……无论在任何时候,荀彧都是曹操最稳定的大后方,也为曹操在外的征战毫无后顾之忧。可以说,荀彧变相成为了曹操的“子房”。

那从何时开始,荀彧就感觉与曹操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之上呢?就在曹操军功累高,渐渐有不臣之心之时。彼时,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晋为魏公,受赐九锡。作为尚书令的荀彧却带头表示了反对,这让曹操非常难堪。但荀彧作为士族领袖,他的意见又不得不受到重视。

而作为汉臣,曹操必知晓不封异姓公爵的传统(要知道上一个异姓公爵是结束了西汉的王莽),而其封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代汉而铺路,所以这个公他必须要封。

而此时荀彧此时也很清楚,曹操大势已定,荀彧的反对无异于螳臂当车,然而他作为汉卧不得不反对,大汉上一个公爵是王莽,他明白晋魏公、赐九锡的下一步不是篡位就是禅让了。那样,汉室就亡了!也就是这样,两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这也导致了荀彧之死的必然性。

此时作为士族领袖的荀彧,他的表态基本就代表了当时朝堂之上士大夫们的态度。而此时曹操如果要代汉是必须要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的。无法获得士族支持的政权势必不长久,这一点曹操很清楚,而曹丕后来的代汉也是与士族阶段以“九品官人制”确保士族利益后换来的结果。

而曹操作为汉末时期著名的文人,他也是非常擅长打哑谜之人。无论是园林大门之上的“门上写活字”,亦或是荀彧领到的“空食盒”,其实都是曹操给部下,特别是荀彧为首士族的警告信。

“门上写活字”,杨修猜为阔,示意大门太阔。当然这仅为表意,其真正的含义就是“入此门者方可活”,那此门是何门?曹氏之门也!

“空食盒”,当荀彧拿到曹操赠送的空食盒之时,荀彧何等聪明,又是何等了解曹操,知道自己代表了士族,而此时的他“已无汉禄可食",汉室将亡而他又无力回天,也只能以身殉国了。

那曹操送“空食盒”真的是想逼死荀彧?非也!

作为与曹操共事二十多年的老臣,荀彧亦可称为曹操的挚友之一。送上“空食盒”,曹操更多是希望让荀彧知道已无汉禄可食,下一步该食“曹氏之禄”了。但荀彧却忠贞不二,一心走上了不归之路。

曹操痛惜否?痛惜!痛失挚友兼二十多年战友情,从此孤身一人!

曹操心安否?亦心安!心安士族再无出头之领袖,魏代汉室几定!

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荀彧之死或许并非曹操一手操作。而曹操在此期间多次直接或间接地向荀彧伸手,但荀彧却始终以汉臣自居,不愿成为曹操大业路上的助力。而荀彧之死也是曹魏代汉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荀彧之死才意味着曹操或曹丕可以与全新的士族代言人进行新一轮的利益交换沟通,也正因如此,曹魏才能够在曹操之子曹丕手中正式建立。

所以,小编今天给出一个自己的结论:

1.荀彧必须死,只有他死了曹氏才有机会与士族进行新一轮的利益交换。

2.荀彧之死,曹操并非主谋,但他肯定起到了间接推动的作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朝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元文宗最喜欢文教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元朝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天顺帝死后,由元文宗继位,当时的元文宗上位后,大肆的修改国家的各种条例,使元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转变,元文宗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他非常喜欢文教,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不过,当时所有的大权全部都在元文宗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弊端的,后来的元文宗大肆的推行佛教,花钱修筑禅

  • 在位仅一个月的元朝皇帝天顺帝阿速吉八个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之前我们说到了元朝史上非常奇怪的一位皇帝泰定帝,泰定帝在位期间,全国上下灾难不断,当时的人们生活非常困苦,不仅是这样,其实,当时的元朝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了,从元英宗宫廷政变被刺杀就已经说明,元朝开始在衰败。那么,泰定帝死后,元朝一直没有皇子上位,后来,天顺帝上位后仅一个月就失踪了,这也成为当时一个很

  • 为什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灾难连连?泰定帝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话说,当时元朝时期,努尔哈赤消灭了很多的战乱后,平定中原,建立了大蒙古国,还没有等到元朝统一的那一天,便驾崩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是元朝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泰定帝,说到泰定帝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那就事泰定帝在位的5年间,接连发生了很多的气象灾难,使得当时的老百姓苦

  • 元英宗硕德八剌个人生平介绍元英宗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之前我们说到元朝时期的元仁宗死一位典型的明君,元仁宗在位期间,元朝的经济达到了极盛的局面,当时的人们非常富裕,社会安定,一片和谐场景。当然了,元仁宗晚期因为好大喜功,也是奠定了元朝由盛转衰。当时,元仁宗死后皇位传给了宋英宗。元英宗上位后,大家推行变法,元英宗和元仁宗一样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元英宗大

  • 潘仁美到底是不是奸臣?真实的潘仁美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看了杨家将的影视剧,就对潘仁美这号人物感到很厌恶,觉得潘仁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陷害忠良。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物,潘仁美的原型是宋朝的大将潘美,而潘美也并不是什么大奸臣。只是在杨家将的小说里,把潘美塑造成了一位大反派,进行贬低。那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潘美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说起

  • 元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最兴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时候,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说到元朝,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元朝之前是宋朝,在那个朝代,总是有战争,因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很多小的地方便实行分裂搞独立,于是,自己偷偷壮大想自己称帝。但是的元朝灭掉了宋朝后,成

  • 元武宗海山皇帝在元朝有哪些战功?元武宗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据说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元武宗,元武宗可以说是当时真真正正的一位明君,在元朝的历史上,付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元武宗很有自己的头脑,在位期间,积极完善用人制度,没有加大对老百姓的剥削,所以但是的社会是国富民安,一切太平,在元武宗在位期间,战乱也少了很多,元武宗对后世元

  • 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成宗怎么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当时的开国皇帝准确来说应该是忽必烈,关于忽必烈的能够上位称帝,其实,这还要说到成吉思汗了,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奠基者,当时成吉思汗非常不走运,还没有等到元朝的建立便驾崩了,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忽必烈即位后,继续完善终于建立了元朝,我们今天就一起

  •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忽必烈元朝的开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元世祖忽必烈,说到忽必烈可能大家并不是非常清楚这个人忽必烈是元朝的一位皇帝,同时,可以说,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其实,忽必烈能够这么顺利的缔造元朝,少不了自己的爷爷成吉思汗,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为忽必烈消除了很大的障碍。只等着忽必烈消灭掉南宋便称帝了。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还是非常优秀

  •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一家人中生有几个孩子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有几个兄弟姐妹。平常人家可能还好,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很难得去争个什么,但是在大户人家就不一定了,尤其像是地位这种能够给自己带来非常多的东西,也很容易吸引人。就比如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对待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能手软。那么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