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这些妙计都是真的么?其实都不是他亲自所为

诸葛亮的这些妙计都是真的么?其实都不是他亲自所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39 更新时间:2024/1/8 7:03:20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简直就是个妙计王,草船借箭加上空城计就足以让诸葛亮闻名于世了,不过诸葛亮的这些妙计都是真的么?有些是真的,但也不是他想出来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是走的小说夸张路线,而蜀国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当做主角来写,所以很多事例都有神话的迹象,如果想了解当时的真实人物还是需要大家看看正史了。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被塑造成一个全知全能、神机妙算的奇才,但其实真相并非如此,至少他最引以为傲的三条妙计,便全都是“剽窃”而来。那么,这三条妙计都是什么?它们真正的“专利拥有者”又是谁?

1.火烧博望坡

在《演义》第三十九回中,罗贯中为神化诸葛亮,让他在出山后不久便立下奇功,此即火烧博望坡。彼时,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兵15万进犯新野,诸葛亮对关羽、张飞面授机宜,设计在博望坡布置伏兵,然后用火攻大败敌军。此役过后,先前因诸葛亮受宠而满怀嫉妒之心的关羽、张飞,从此开始对他另眼相看,到最终竟达到膜拜的程度。

“火烧博望坡”其实是刘备的功劳

历史上的确有“火烧博望坡”事件,不过设下此计并获胜的主角是刘备,而且刘备防火烧的是自己的营寨,然后才在博望坡设下伏兵击败夏侯惇(“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见《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更何况,诸葛亮出山是在这场战事后的第五年,根本没有资格跟刘备抢功劳。

2.草船借箭

在“空城计”之前,诸葛亮最出彩的事件无疑是“草船借箭”。在《演义》第四十六回当中,周瑜为刁难诸葛亮,让他在三天时间里必须造出十万之箭,如果失期当以军法从事。结果在第三天头,诸葛亮率领数十支草船在江中游荡,跟鲁肃饮酒吟唱之间,便“借”得曹军十万之箭,让周瑜既佩服,又嫉妒。“草船借箭”作为经典篇章,尽显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本领,甚至还被写进语文教科书。

“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的功劳

历史上的确有“借箭”事件,不过主角是孙权,但时间却晚在赤壁之战后,而且也并非他的初衷。彼时,孙权率军与曹操鏖战于濡须口,为刺探军情,曾亲率数只小船,对曹操的营寨进行抵近观察,结果被敌军乱箭射回。孙权的船队一面受箭,为防止倾覆,便下令调转船身,让另一面也受箭,由此得以平安回航。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见《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魏略》。

3.空城计

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事件,无疑还是“空城计”,千百年来传唱不息,直到今天仍被世人津津乐道。“空城计”出现在《演义》第九十五回中,当时司马懿率大军十五万进犯防守空虚的西城,面对大军压境的局面,诸葛亮指挥若定,不仅大开城门“欢迎”敌军,而且还在城楼上鼓琴奏曲。司马懿见状狐疑,担心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传令退兵,使诸葛亮由此躲过一劫。

诸葛亮在历史上并没有用过“空城计”

历史上并无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的事实,而且按照正史记载,此时的司马懿尚在宛城,从时间来看,不可能出现在西城。更何况,以诸葛亮一贯谨慎的本性,他也必定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把自己和军队推上绝境。

不过历史上的确有不少人使用过“空城计”,而跟诸葛亮版“空城计”最相似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名将周本在信州施用的“空城计”。换句话说,罗贯中在写“空城计”时,将周本的事迹搬到诸葛亮头上。

周本的事迹大致如下。公元918年,吴越国军队二万余人进攻南吴的信州城,此时的信州城守军人数“不满数百”,被敌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的信州刺史周本下令大开城门“迎接”敌军,并在城楼上与僚属饮酒作乐,敌军主将见状狐疑,因为担心城中有埋伏,整整一天的时间都徘徊不敢入城。最终,敌军在半夜时分撤围而走,信州城转危为安。

“空城计”其实是南吴名将周本的功劳

“吴越王镠以统军使传球为西南面行营应援使,将兵二万攻信州...信州兵才数百,逆战,不利;吴越兵围其城。刺史周本,关张虚幕于门内,召僚佐登城楼作乐宴饮,飞矢雨集,安坐不动;吴越疑有伏兵,中夜,解围去。”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五胡乱华的根源全在司马懿?这个锅太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汉人统治的大灾难,即五胡乱华,经历这一次的战乱,汉人都差一点被灭亡,而很多人都会把这件事情的根源,归咎在司马懿的身上,原因也很简单,司马懿平定辽东,发起一场大屠杀,致使其他民族趁虚而入占领辽东。但是如果综合以后的诸多事情,就会发现,司马懿这个锅,背的实在是太大了。熟悉三国历史

  • 刘备的两位谋士徐庶和诸葛亮相比,谁会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徐庶才算是刘备的第一个谋士,而并不是名气更盛的诸葛亮。而徐庶虽然后来被曹操逼得不得不去了他手下,却并没有为曹操献出过什么计谋,摆明了不愿意为他效忠的态度。那么,这位没有表露过才能的谋士,和卧龙诸葛亮相比,到底哪一位更胜一筹呢?徐庶与诸葛亮的关系徐庶和诸葛亮是早年的知己,不过在后来徐

  • 曹操阵营的郭嘉和刘备阵营的法正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事实上每逢乱世,都是人才大幅度涌现出来的时期,因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曹操手下的谋士有郭嘉,刘备那边也不单单只有诸葛亮,还有一个人知名度没有诸葛亮那么高,那就是法正。法正的能力其实也不弱,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郭嘉和贾诩加起来的样子。那么,法正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他和郭嘉相比谁会更

  • 司马昭的心机有多深沉?竟连司马懿都比他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司马昭的心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他完全将自己的野心表露了出来,也许有人认为他这么高调,一点也比不过他的父亲司马懿,将自己隐藏了数十年,最后才显露锋芒。但是人与人总归是不同的,即便司马昭更加明目张胆地表明目的,却不得不说他的城府极深,就连司马懿与他相比也是比不过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司马懿死后

  • 周瑜死后小乔为什么消失了?小乔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的老婆小乔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大美女了,只是可惜周瑜英年早逝,最终没能和小乔一起携手到老。不过周瑜死后好像小乔也跟着一起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三国里周瑜去世后,小乔也就没什么记载了,所以关于小乔后来的事情也都成了谜。这里我们也就帮大家做一个分析,看看小乔今后的结局有可能是怎样的。三国时最有名的

  • 中国历史上最智勇双全的人物排行,西楚霸王项羽只能排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有的武艺很强有的智谋很厉害,但是说能达到智勇双全地步的人可不是很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位历史上非常著名能文能武的人物。当然能打还能出谋划策的人是只能当帝王的,不然你在别人面前就是一个太大的威胁,所以有时候能力太强也不要显摆,关键时刻再拿出压箱底的东西。如果你是帝王出身那就

  • 拥有高祖遗风的刘备为什么没能让蜀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的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虽然关系有些远,但是好歹算是能与汉高祖刘邦沾点边,史书上也说刘备和刘邦比较像,有“高祖遗风”。刘邦当年也是占据了蜀中,和刘备的地盘一样。但是,刘邦能够一统天下创立汉朝,怎么刘备就没有做到呢?以诸葛亮的智计,五虎上将的勇猛,都没能帮

  • 曹操的谋士荀彧背后的颍川荀氏是一个怎样的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近几年的三国题材的电视剧中,荀彧一直是一个很受人注意的角色,他一生为汉臣,尽管一直在曹操手下做事,可是内心深处一直是向着汉室的。而提到他,可能会有人想起来,剧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颍川荀氏”,那是荀彧背后的家族势力,看人物们的表现,这个家族必定不是一股小力量。那么,这个颍川荀氏

  • 曹操为什么会与谋士荀彧闹翻?原因在谁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这个人就是荀彧。他一直忠于汉室,尤其是在曹操展露出更大的野心的时候,荀彧就觉得很不安了,也有人认为,荀彧与曹操之间的嫌隙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其实不然,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矛盾,而且原因还出在荀彧身上。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矛盾呢?荀彧在曹操手

  • 为什么说司马昭很值得敬佩?他有什么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在历史上,司马昭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很多的用来形容人很差的词都是从他身上出来的,但是如果真的仔细去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并不是真的有人从骨子里坏到外面,一心只想着做一些不利于其他人的事情,司马昭也是如此。就像秦始皇,尽管后人往他身上泼了太多脏水,却依然改变不了他所做出的贡献,这是事实无可抹杀。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