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为何还是无法挽救蜀汉?

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为何还是无法挽救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85 更新时间:2024/3/4 11:30:57

三国时期,诸葛亮用计将魏国将领姜维收到蜀国旗下,并把他作为自己的亲传弟子,亲自教导,虽然最终没有将他列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也算是对他寄予厚望。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实行北伐大业,只不过尽管胜多败少,最终却还是没能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那么,为什么得到诸葛亮亲传的姜维,却无法救蜀国于危难之中,最终还是让它灭亡了呢?

建兴六年(228年)春,纵然支持人甚少,诸葛亮还是开始了北伐。蜀汉大军来袭,魏明帝曹叡派大都督曹真统帅关右诸军,郿县重兵设防,结果是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从军事上来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无功而返。

军事上没有达到目标,可诸葛亮收获了一位将领,就是后来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姜维。姜维是被迫投降蜀汉的,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随即叛魏附蜀,此时的姜维担任天水郡的中郎将。蜀军兵临城下时,姜维正在陪同雍州刺史郭淮、天水郡太守马遵等人巡查各地。

姜维受到了马遵等人的怀疑,被迫投降蜀汉。得到姜维后,诸葛亮如获至宝,内心激动万分,对他寄予厚望,“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在诸葛亮的一手安排下,27岁的姜维先是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不久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大将军。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担负起蜀汉对外作战的任务,先是“连结羌胡”,后来“主持北伐”,姜维的九次北伐多次胜利。问题来了,姜维战功赫赫,为何他最终未能阻止蜀汉的灭亡?

客观环境方面来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最弱下,仅从人口来看,蜀汉不到曹魏四分之一,不足东吴的一半。古代人口多少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实力,蜀汉实力之弱,由此可见一斑。

主观方面原因就多了:一、姜维每次北伐,费祎总是泼冷水,处处不配合,“(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二、姜维的军事部署采取“敛兵聚谷”,具体做法是放弃骆谷、箕谷等险要谷道,把魏军引入汉中盆地。在放弃山谷的同时,加强汉中城堡关隘的防御,将蜀军主力集中在汉城和乐城之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防御,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好比把家门口的篱笆拆掉了一样。国力又不出众,军事部署又有重大缺陷,太难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即使廖化对姜维也有很到位的评价,“‘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姜维为何没能挽救蜀汉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著名将领,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北伐大业,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其实诸葛亮在生前自知蜀汉复兴大业无望,之所以多次北伐,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希望能够以攻为守,扭转被动局势,刘备及五虎大将去世之后,蜀汉王朝的处境非常危急。

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说的那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蜀国不被灭亡,也会不攻自破,只有时时刻刻居安思危,方可保留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多次动用全国之力,目的就是不给魏国留任何喘息之机,因为诸葛亮知道一旦北伐停止,魏国必然会征伐自己,而自己也年事已高,如果不赶紧实现复兴大业,那么自己死后更没可能了。

后来诸葛亮病体沉疴,作法求寿又被魏延破坏,于是只好一边处理繁忙的公务,一边寻找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正是当年自己收服的姜维,姜维此人有勇有谋,诸葛亮在收服姜维的过程中连续吃了几次亏,对年轻的姜维是又恨又爱,于是设计收服姜维,将自己毕生所学都传给了姜维,而姜维对蜀汉帝国也十分忠诚,对诸葛亮更是感激,于是更加尽心竭力,诸葛亮死后姜维扛起北伐大旗,希望能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但是或许是蜀汉真的气数已尽,姜维在北伐中碰到的最大的敌手就是邓艾

邓艾此人有勇有谋,其谋略不亚于司马懿,因此姜维在战邓艾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多次北伐寸功未建,因此朝中大臣对此颇有非议,姜维也是顶着巨大压力进行北伐的,只为了报答诸葛亮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在尽忠方面,姜维做的是非常合格的,但无奈的是蜀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前期能征善战的大将已经不在了,而后期年轻的将领也无法承担起蜀汉复兴的大业。

此时蜀汉王朝上下君臣一致认为北伐已经没戏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三国分立的局面,如果没有邓艾钟会,或许姜维伐魏还有希望,但是正像当年诸葛亮遇到司马懿一样,姜维的克星就是邓艾,廖化死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姜维“用兵不厌”,穷兵黩武,但是智谋又不比邓艾高明,终致败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败类,害得中国倒退一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谈论历史,总是会说起那些传奇的人物,他们有的足智多谋,有的雄才伟略,总之都是人中龙凤,青史留名供后人传颂。但是也有那么一批人,祸乱朝纲,卖国求荣,他们做不到青史留名,却遗臭万年,让后人每提到此人便恨得咬牙切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个败类,误国误民,害得中国倒退一百年!一直以来,人们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两人一共交手过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决,永远都是人们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那他们两人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其实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比较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看他们两人的战绩,毕竟当时曹魏是要比蜀汉强很多的,司马懿能赢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把两人调换一下阵营估计结局也是如此。而且司马懿真正能体现他能力的地方并不是战场

  • 能忍善谋的司马懿,后代却结局悲惨,看看最惨的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中的军师,大家可能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诸葛亮,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善于隐忍,有勇有谋的司马懿。司马懿当时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了曹爽的军政大权,此后一国军政尽握于他手中,最终取曹魏而代之,三国归晋。或许是天道有轮回吧,司马懿窃取了曹魏的江山,他的后代也遭遇到如此情景,

  • 真实的周瑜到底什么样?与罗贯中笔下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吴国大都督,但是更多人了解的却是后世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气量狭小还没什么脑子的周瑜。实际上,罗贯中为了突出显现诸葛亮的智慧,愣是把真实的周瑜给黑了一把,真正的周瑜才不像书里面那样上不了台面。那么,今天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周瑜,真正的人生赢家。三国可以说是历史上

  • 为何说秃发树机能起义是五胡乱华的源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秃发树机能这个人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知道的人应该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前后10年竟然把晋朝打得满地找牙,不过还好最后是停下了脚步,但是却也让五胡乱华的到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也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分析看看秃发树机能他的传奇一生吧!胡乱第一响泰始六年,当晋

  • 慈禧临终前遗言说了写什么?慈禧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慈禧在临终前到底说了些什么。慈禧为了自己的政权不肯进行改革,导致大清轮番受到西方列强的压榨,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慈禧在最后时刻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么?其实慈禧死前也不希望大清的江山毁到自己的手里,还是希望大臣们能延续下去,也正是这种腐朽不堪的想法,才是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

  • 杨过和小龙女有孩子么?杨过到底有没有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杨过和小龙女虽然最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但是两人到底有没有孩子呢?杨过和小龙女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如果功夫白白浪费掉也是非常的可惜,但是金庸也并没明说这一点。而且杨过隐居就是真的不出山了,不管大宋后来怎么样也都不在出手帮忙,可能杨过算是金庸小说中最潇洒的男主角了吧。那杨过到底有没有后人呢?神雕是金庸笔下

  • 同样都是战神,为什么王翦父子与岳飞父子结局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被称为“战神”的人物本来就不多,但是父子两代人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并且都很有名的情况,那就更少了,今天介绍的是两对父子,战国时期的王翦王贲和宋朝时期的岳飞岳云,而要说的就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为什么王翦父子的结局比岳飞父子的好那么多,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 战国四大名将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指的是战国时期四位极其有名,战功赫赫的将领。他们虽然被称为战国四名将,但实际上也就是两个国家的人物,也就是世代仇敌的赵国和秦国。赵国又两位,廉颇李牧,秦国也有两位,白起王翦。那么,这四位名将各自都有着怎样的战绩,以至于能够并列四大名将呢

  • 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异姓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在某些方面,和汉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的开国皇帝都是平民出身,刘邦称帝之后曾经分封了不少异姓王,然而后来却因为这些异姓王,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不少问题和灾难,因此,朱元璋一称帝,他的所有功臣,只要不是自家人,都只是在后来才追封为王的,异姓不封王。但是在朱棣时期,还是封了一个异姓王,这个人是谁呢?为什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