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介绍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4/1/17 16:56:43

要说司马懿还不是司马家最厉害的角色,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要比司马懿狠,司马师敢废除皇帝重新立储,司马昭敢直接杀皇帝,野心都要比司马懿大的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过,那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魏国就是被司马昭篡权的,虽然到了司马炎才称帝但是司马昭已经把路给铺好了。

公元256年,司马昭从哥哥手中接过魏国权柄后,被加封为大都督,跟着就有模有样的学习先辈曹操好榜样,“加九锡,假斧钺”,上朝见皇上,也不必在恭敬惶恐地一路小跑,而是大摇大摆走着,两袖横飘空中……

曹魏的江湖,由此也进入到了一个转折点,因为司马师虽专横,但也就敢玩“废除皇上曹芳,立新君曹髦”这类的旧把戏。

但司马昭却推陈出新敢杀皇上,且更重要的是,“晋”这个字眼,也第一次出现在三国时期——司马昭于公元264年加封为了晋王!从大都督到晋王,司马昭“两袖横飘,大摇大摆”地走了八年时间。

这八年时间中,司马昭做了许多大事,比如公元257年,司马昭带着皇上曹髦和郭太后,君臣“其乐融融”去东征,干掉了反臣诸葛诞——这位诸葛亮的族弟。还比如,指挥钟会邓艾灭蜀国等。

但这期间的所有大事,都没有一件事重要,这就是,司马昭杀皇上曹髦。因为之前,哪怕三国初期的董卓,都没胆杀皇上,但司马昭却做到了,其实这等于是宣告:三国时代即将落幕!

对于三国的末代帝王,人们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了后主刘禅身上,因为他说了一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而被吐槽至今。

其实魏国的曹髦也曾说出过一句名言,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严格意思上讲,曹髦并非末代帝王。但由于他是被司马师“提拔”到皇位上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他其实也算一位。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后,在郭太后的一再要求,经司马师的允许后,曹髦坐上了皇位。其实,从曹髦当皇上这经过来看,当时还是有一股力量支持曹魏的,虽然无法跟司马家抗衡。但总算给了曹髦一个狭小的空间,供其施展。

对于曹髦,钟会曾说过:他武略上,很像当年的曹操。那么是否是如此吗?就在司马师死后,曹髦敏锐嗅到了机会,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自己则立刻筹划夺权。但可惜却被司马昭识破,率兵疾入京城洛阳。

曹髦的这第一次夺权行动,就如此胎死腹中!但这件事,让司马昭从此开始铲除那些支持曹家的势力,让曹髦成为孤家寡人。哪怕在诸葛诞谋反时,司马昭都执意要带着曹髦和郭太后一起去征讨,其实就是怕曹髦趁他离开时,再有动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曹髦果然跟曹操有些像,居然能让司马昭都提心吊胆。可惜的是,曹操身边有一彪能人辅佐,可曹髦身边却布满司马昭的党羽。哪怕是他亲信,都居然关键时刻出卖了他。

公元260年,曹髦终于意识到,自己已退无可退了,于是决定动手了,便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愤然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跟着便说出了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

其实三国的末代帝王中,只有曹操的后代,在三国大幕徐徐落下时,愤然浓书了一笔,发出了一声热血沸腾的声音,只见曹髦望着有些惊疑的王沈等接着说:“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王沈、王经、王业)自出讨之!”

即,我曹髦再也不能任凭司马昭作威作福,最后接受被废掉的羞辱,今天我叫你们来,就是要你们跟着我一起去讨伐司马昭!

这简直是以卵击石,曹髦除了空有帝王头衔外,他什么都没有。果然王沈连忙劝阻,要曹髦忍。但曹髦却大怒,将讨贼诏书狠狠丢在地上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即,我意已决,就算是死,又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谁言必死?

就这样曹髦拔剑在手,丢下王沈等,登上战车,亲率皇宫内的宿卫和仆从,高呼着口号冲出皇宫,直扑司马府。但哪料王沈和王经却突然从惊恐中醒来,飞奔到司马昭面前,抢先一步,将这事告诉了司马昭。

再说曹髦,如今已带人冲出皇宫,很快便遇到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率兵前来阻止。曹髦一番怒斥,吓的司马伷手下兵士,丢下武器都逃。

就这样曹髦带人冲进司马府,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人赶来,也吓了一跳,因为曹髦竟亲自舞剑冲杀在最前面,自然他手下的兵士,也都吓得纷纷后退。

这时一位叫成济的武将,问贾充:“现在怎么办啊?”贾充立刻脸一沉喝道:“平时司马公养你们是干啥的?如今出了这事,还有什么可问的!”成济跃马而出,手持长戈直扑曹髦,当即刺杀了曹髦……

以上内容皆出自《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虽其中不见有司马昭的影子,甚至后面还出现了司马昭闻讯后,惊得倒地啊,吐血啊等,但其实曹髦之死,司马昭才是罪魁祸首。

一则是王沈等叛变,已让司马昭得到了消息,二则便是从事后的处置上来看,藏有玄机,因为司马昭只诛了成济三族,而诱导成济杀曹髦的贾充,却被司马昭放过了。哪怕有大臣要求司马昭杀贾充,但司马昭却答道:“我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果然所谓的好办法便是,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诏,把曹髦描绘成一个“拿弓箭射郭太后的不孝子孙,由于司马昭力劝,郭太后才没废掉他。没想到曹髦,却恩将仇报,混杂在士兵中,却杀司马昭,结果被误杀,别以为死了就没事了,把他从皇上废为庶民,以民礼葬之……”

曹魏最后的血性,就这样在郭太后的这份诏书中,被稀释得如彩虹般绚烂。如今读来,只能是一声长叹,那个血脉偾张的三国,已然也在这份诏书的宣读声中,悄然落幕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被称为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的评论中,对曹操大多数都是一个词“奸雄”,而一提起这个词,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曹操。鉴人名士许劭曾说过,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他生逢安定,那么他就是治国能臣,但若他生逢乱世,就必定会是奸雄。曹操是有才能的,那么他的才能做到了什么地步,使得他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 曹操为何认为蒯越比荆州更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蒯越”,虽然同为三国时期的谋士,但是他的知名度显然不如诸葛亮、郭嘉、司马懿等人。但是作为刘表手下的谋士,甚至还得到曹操“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也”的赞赏。要知道,荆州地处魏蜀吴三个政权的交集之地,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又有着

  • 曹操为何杀荀文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谋略家荀文若荀彧其实真的算里面的前几位的,而且一心想光复汉室,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荀彧投靠曹操就是为了汉室,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投靠导致最后竟然被赐死,其实有的人说是曹操的原因,但是其实怎么能只是单方面的原因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解析吧!荀彧,字文若,出身名门(

  • 徐庶和诸葛亮比谁更厉害?徐庶如果没去魏国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徐庶在三国里是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人,我们似乎只记得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还有他母亲被曹操抓走这两件事。所以也有人怀疑徐庶的才华到底怎么样,难道只事一个很平凡的读书人么?如果普通可能曹操也不会用绑架徐庶母亲来要挟他了,但是为什么徐庶一生也没能做出什么能名震天下的大事呢?如果你了解徐庶的为人可能就明

  • 为什么孙权一定要打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孙权杀了关羽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到现在都有人觉得可惜了,但是这些也都不是啥问题,毕竟成王败寇啊,被抓了被砍了就得认,但是这其中的一些原因我们也还是可以慢慢的去分析的,我们今天就说说在孙刘联盟的时候,孙权为什么不顾合约选择了打关羽呢?下面跟随小编就一起看看这个问题吧!个问题的依据是“孙

  • 《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为什么不招降张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在《三国演义》中其实有一位比较有意思的人物的大家估计不太熟悉,那就是张任,张任其实和庞统的死也说得上是有牵连的,开始庞统就在落凤坡被砍,最后由张飞赵云才把张任等部下活捉的,话说在三国招降武将是一件非常的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一次张任却没有被招降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诸葛亮不招降还是刘备不招降,

  • 水镜先生只举荐卧龙凤雏为什么不提冢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水镜先生想必大家都是叫司马徽了,他给刘备举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人才的,一个就是卧龙诸葛亮,一个就是凤雏庞统,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既然是举荐,那其实只要是觉得合适应该都可以举荐啊,那么为什么不也举荐举荐冢虎司马懿呢?下面就以这个话题我们来说说具体的情况吧!我们都知道题头所提的“冢虎&rdqu

  • 为什么说杨广是投机钻营的祖师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广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他就是隋炀帝,隋炀帝有一个特色的啊,那就是杀人不眨眼,而且非常的暴烈了,但是其实这只是他的表面现象而已,杨广还有更多的一面就是他的投机钻营的一面更加的可怕,为什么这么说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说起隋炀帝杨广,人们都知他性情暴虐的一面,是个暴君,而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个玩阴

  • 班超是如何凭一人之力再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到班超想必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好像真的是一位军事天才啊,班超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就是凭借一个人力量竟然把西域给搞定了,所以班超是有何等能耐啊,那么下面我们也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看看,班超是如何何凭一人之力再定西域的,感兴趣的网友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公元62年的一天,一位已经30岁的男子

  • 夏侯惇为什么阻止曹操称帝?曹操一死夏侯惇为什么也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人,因为夏侯惇为人正直就算是自己的部下或者宗亲也毫不偏袒,对老百姓也是爱戴有佳,所以夏侯惇在三国里的口碑一直很好。曹操很早就梳理过自己的威严,所以一般人是不敢反对曹操做出的决定的,曹操本来在世就有机会称帝但是夏侯惇却极力反对,而且曹操真的没称帝,可见夏侯惇在曹操眼里分量明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