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39 更新时间:2023/12/13 3:33:34

说到刘邦和樊哙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两个人其实还是有过命的交情的,其实樊哙是有救刘邦的命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刘邦在临死之前竟然要杀樊哙,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又有什么内涵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是因为樊哙触犯了刘邦的利益;樊哙能逃过此劫,一方面是樊哙朝中有人,另一方面是刘邦气数已尽。

楚汉争霸时,最经典的故事就是《鸿门宴》了。项羽要在鸿门宴上刺死刘邦,是樊哙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刘邦一命。可以说如果没有樊哙,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汉高祖,当然刘邦也没有忘记樊哙的恩情。后来刘邦夺取天下,立马对樊哙加官晋爵,让樊哙的官升到了左丞相,位高权重。然而,为什么刘邦都快要死了,还要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呢?

一、刘邦

有时兄弟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刘邦得了江山做了皇帝后,很忌惮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有的功高盖主;有的位高权重,而且兵权在手;有的依然像从前一样,只把他当兄弟没有把他当皇帝。这让他感到既没有威信,又怕他们再次起兵夺走自己的江山,于是找各种理由杀了韩信彭越等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大臣,另外聪明的萧何等人隐退了,最后老将中只剩下陈平周勃、樊哙等无处可去的臣子了。

二、樊哙

樊哙是武将出生,胆大耿直,勇猛刚强,对刘邦不好的行为敢当面顶撞;而且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有着连襟关系,早期吕后也拖着儿女跟着刘邦等一起闹革命。

据史料记载,刘邦攻下咸阳后,便开始享受做皇帝的生活来,整天荒唐奢靡,不想再打仗受苦。

可项羽的大军马上就兵临城下了,刘邦仍饮酒作乐,不管萧何、周勃等人如何劝说,刘邦就是不出来,形势紧急之下,樊哙冲进去,直接把刘邦拉出来迎战。

刘邦晚年时,身体不好虽然是实事,但他也以歪就歪,不理朝政。在养病期间,只跟一个贴身太监混在一起,也不许任何人探望。

这次又是樊哙冒着砍头的危险,闯入寝宫,软硬兼施才把刘邦劝回到朝堂之上。这些都让刘邦怀恨在心。

三、隐情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兼死党,知妻莫若夫,知子莫若父,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后生的儿子刘盈太懦弱,无力掌权大局,更担心吕后及外戚樊哙等夺走刘氏江山,所以刘邦想尽早立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只可惜大臣们都反对,他无法实施,只得除掉樊哙,斩断吕后的羽翼,解决忧患。

四、行动

燕王卢绾起兵造反时,刘邦下令让樊哙带兵平叛。

樊哙刚出发没多久,朝中就有奸佞小人诬告樊哙曾扬言要除掉戚夫人及刘如意。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怒火中烧,立马叫来周勃和陈平,分咐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周勃领兵取代樊哙平叛,一路由陈平负责领兵取樊哙项上人头。

五、结果

陈平与周勃俩都是老臣,对刘邦、樊哙俩人的性格及时局都比较了解。刘邦此时病入膏盲,怕这只是皇帝一时的气话,也怕吕后怪罪他们,于是陈平、周勃见到樊哙后,并没有遵旨杀掉樊哙,而是将他绑了起来,准备带回来交给刘邦自己处置。

果然不出所料,陈平、周勃他俩还在路上,刘邦就驾崩了。樊哙被押回长安时,吕后早已掌管朝中大局,她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妹夫受苦了,立即让樊哙官复原职,而且在吕后掌权时期,更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伴君如伴虎,人生如梦,富贵由命,生死由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了哪些遗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后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总喜欢神话他,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似乎有意把诸葛亮打造成一位“神人”,所以我们也就慢慢接受了。其实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能不如他在内政和教育方面,如果让诸葛亮来当老师应该会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因为诸葛亮非常善于总结,而且很有开创性思维,就连留下的遗训也

  • 三国演义赵子龙属什么生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三国这块历史上面关于赵云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了啊,所以大家对赵云的关注也还是越来越多了,所以最近就有很多的网友说了,非常关系赵子龙的生肖问题,那么赵子龙的属相到底是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三国演义赵子龙属什么生肖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的死和生做了详细的记载,赵云是在成都病死的,时

  • 荀彧想恢复汉室为什么不跟着刘备?荀彧是因为怕曹操才不走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的毕生志愿就是恢复汉室,只可惜曹操还是想自己称王,所以荀彧从一开始理念就和曹操不同。不过要是这样的话,刘备打的旗号就是要匡扶汉室,为什么荀彧不去跟着刘备呢。难道是怕曹操会报复?按照曹操的性格,自己得不到的人肯定也不会给被人,而且而是荀彧这样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自然是不愿意放手。我们很多人都知道,

  • 曹操为什么不找诸葛亮成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小编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看三国的时候就觉得好可惜啊,如果强强联手的话,那么就没有后期很多事情了,所以征战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的何必呢?其实这其中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曹操其实实力最强,为什么不找诸葛亮成就大业呢?如果他们强强联手,不就能统一三国了?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解谜看看为什么不

  • 辛宪英为什么能准确预测曹魏会灭亡?辛宪英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辛毗的女儿辛宪英三国时期的大才女,辛宪英出名是应为所次准确预言天下的走势。而且知道曹丕和曹家政权不会长久,果然在曹丕称王后仅仅40年就被司马懿篡权成功。不过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辛宪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辛宪英这么聪明却没什么人知道呢?毕竟古代女性从政的很少,所以一般都是在民间,辛宪英又被记载可是因

  • 袁绍有几次机会可以击败曹操完成统一?袁绍高估自己酿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直到袁绍这一代还享有很高的权利。袁绍集结力量讨伐董卓后原本最后希望击败曹操完成统一,但是当时的袁绍却犯了很多知名的错误,导致最不能输的官渡之战惨败给曹操。其实袁绍原本有多次机会铲除异己,当时袁绍坐拥几十万兵马,但是战略上和用人上都犯了大错,导致人心不齐一攻就破,人多并不能保证一定获

  • 李渊为什么更喜欢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虽然身为李渊的长子,还被立为太子,但是民间对于李建成的印象,似乎就是一个草包太子,没有什么功绩,与李世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李建成似乎并不是人们一贯印象的那种人,他也是上马能战的,并且能够得到李渊的偏爱,仅仅是长子的身份,似乎还是不够。那么,李渊为什么会更偏爱李建成呢?

  • 朱高煦是否可以重演李世民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有的时候总是会相似的,比如勾践从夫差手里夺回了越国,但后来还是被其他国家灭国。魏国最初来自于三家分晋,而三国时期,魏国又消亡与三家归晋。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明朝时期,有一个人的命运与唐太宗李世民颇为类似,但是,他却没能像李世民一样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中间又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明朝自从朱元璋分封诸王后

  • 周瑜真的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音乐对于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这个人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很高,那么他在其他方面,想来也不会很差,甚至可以说,会比寻常人还要高。那么,周瑜作为三国时期的音乐大家,音乐造诣非寻常人可比,为什么人们对他的印象却是气量狭小、心胸狭隘呢?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

  • 作为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没有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谥号”,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后人对过世的有地位的人的一种极其概括的评价,字数不一定,有长有短,这种习惯也同样影响着古代东亚的其他国家。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所有的皇帝中,除了秦始皇,其他人都有谥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什么唯独秦始皇一个人没有谥号呢?&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