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 秦朝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 秦朝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77 更新时间:2024/1/25 7:25:52

如历史上没有赵高,历史上赵高这个人物的存在导致秦朝在短时间灭亡,那么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这样的人物,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后来秦朝的灭亡,那么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一个境界呢?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看看赵高到底属于怎样的一个人物。

网络配图

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这个人秦朝会灭亡吗?

当然会灭亡,至少不会太长时间,在秦始皇没有死之前,秦朝的政局就已经开始动摇了,加上嬴政的暴政,还有阶级矛盾,六国之所以被秦所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各国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秦朝野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经过商鞅的改革阶级矛盾有所缓和,所以灭六国,统一之后的秦朝和六国一样,明显的暴露出帝国的缺点,加上统一天下的嬴政的狂妄,一系列的暴政,不仅激起了六国的遗臣的复国之心,更加激起了民众的反抗,从而导致秦帝国短暂的统一。

网络配图

赵高被丑化是在南北朝以后

司马迁是西汉中期武帝时代的人,他写<史记>时,距离秦亡赵高之死已有一百年了。已如上述,司马迁没有说过赵高是阉人宦官。进一步往前考察,司马迁以前的文献典籍都没有赵高是阉人宦官的记载。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他的活动时代距离秦亡不过二三十年。贾谊的老师吴公是秦末丞相李斯的学生,有吴公的言传身教,贾谊对秦末汉初的政界政事可谓是耳熟能详。贾谊著有<过秦论>一文,专门讨论秦亡的原因,从来没有提到秦有宦阉乱国之祸,他在<新书>中多次列举赵高危害秦国的罪行,都是讲赵高如何施展阴谋诡计,如何刑法酷烈的事情,从来没有提到过赵高是阉人宦官。可见,司马迁以前也没有赵高是阉人的说法。

司马迁以后,汉昭帝的时代曾经举行过一次重要的会议,叫作“盐铁会议”,以政府该不该继续实行垄断食盐和铁器的政策为中心展开讨论,广泛地涉及到古今的政治政策之得失。盐铁会议的议论,由会议的参加者桓宽编撰成<盐铁论>一书流传下来,是非常可信的重要史料。在<盐铁论>中,议论的正反双方多次提到赵高祸害秦帝国的事情,说他“倾复秦国而祸殃其宗”,“以峻文决罪于内”,“增累秦法以广威”,详尽淋漓地列举了赵高的种种恶行罪状,也没有一句提到宦阉的事情。

在历代的史书当中,第一部将宦阉专门列传写入正史的是<后汉书>。<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人,他编撰<宦者列传>,列举古往今来的宦阉,没有说赵高是宦阉。他概括历代亡国的祸因,说夏商周三代“以嬖色取祸”,毁灭于近幸女色;秦帝国“以奢虐致灾”,毁灭于酷法暴政;西汉王朝“自外戚失祚”,毁灭于外戚专权;东汉王朝“缘阉尹倾国”,毁灭于宦阉乱政;根本没有提及秦有宦阉之祸。

网络配图

赵高是在何时被说成是宦阉一事,一时难作准确的结论,但可以肯定不是西汉时代的事情,想来可能出现在东汉以后。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可能就是出于前面所引的刘氏的借题发挥,他依据错误的文字“隐宫”作错误的解释,进而按照自己的臆想作漫无边际的丑化,说赵高父子都是阉人,母亲是偷人的破鞋。这位刘氏,不知是何时何等人。他的这番过激的不实言论,见于<史记集解>的引用。<集解>的作者裴骃是南朝宋人,想来,刘氏或许是汉晋以来旧皇室刘姓一族的后代,痛恨东汉宦阉专权乱国,故有此极端的臆断肆言,后世不详考,以错传错,陈陈相因,唐以后,遂成定论,一直流布到今天。

层累地形成的古代史,是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著名学说。这个学说以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代史,经过了历代不断地改造重写,已不是原汁原味,而是添加了历代所喜好的口味。为了了解真实的古代史,必须清理历代的添加,复原古代的真相。东汉因为宦阉之祸亡了国,刘氏的曲解投合了当时人痛恨宦阉的心情,大家都愿意传布亡国祸首皆是宦阉的流言。唐代又是宦官专权乱政,古来宦阉亡国的阴魂未散,在类比声讨的风气下,赵高是宦阉的流言蜚语,自然光大发扬,成了不刊定论。到了明代,宦阉之祸愈演愈烈,晚近至于清末,大太监李莲英还在慈禧宫中肆意擅权,人们对宦官的痛恨无以复加。如此代代层累之下,曲解的历史也就一直被作为信史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复原传世典籍中的赵高

钱穆先生曾说:“从一方面看,古史经后人层累地造成,惟从另一方面看,古史经后人层累地遗失而淘汰。层累造成之伪古史故应破坏,层累遗忘之伪古史的真古史,尤待探索。”赵高不是阉人宦官的真相大白以后,恢复赵高的历史真相也就有了可能。由于司马迁没有为赵高列传,我们只能收集散见于<史记>和其他典籍中有关赵高的记载,考订以后作合理的连接,对于赵高身世中诸多的缺环,则要作合理的推想。

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关于赵高家世,史书上只是说赵高的父系是赵国王室的疏族,为何会到了秦国,则是没有任何交代。想来,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间结盟定约,相互交换王室公子作为人质。这些作为人质的公子,多有国君众多子女中不受宠爱的疏远者,被打发出质后往往长期滞留异国他乡,不少人贫穷潦倒终身,至死不得归还。赵高祖上,大概是由赵国到秦国作质子的这一类公子,在赵国无宠,在秦国无援,不得意而滞留于秦,后来在秦国娶妻生子,子孙后代流落于咸阳市井当中,成为秦人,与普通庶民无异。

网络配图

赵高出生于隐官。隐官是政府设置于不引人注目处的手工作坊,用来安置刑满罪人工作。赵高的母亲,因为有罪受过刑罚,赦免后,由于身体有受刑后的残疾,不便见人,也不愿被人瞧见,就一直在隐官劳动生活。在秦代的等级身份规定中,在隐官劳动生活的人,其身份也叫隐官,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刑满释放人员,地位在普通庶民之下,所能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只有普通庶民的一半。秦帝国的法律注重公正,隐官虽然地位低下,其婚姻却不受限制,隐官子女的身分也同于普通庶民。

标签: 赵高

更多文章

  • 扶苏自杀的原因是赵高篡改始皇帝遗诏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扶苏

    扶苏,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嫡长子,二世胡亥的哥哥,姓赢,名扶苏。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少有的拥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扶苏,作为始皇帝的长子,从小接受正规的皇室教育,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锐的政治眼光,最先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秦始皇也非常器重他,一直将其当

  • 胡亥是谁?赵高的擅权及赵高对胡亥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胡亥,赵高

    胡亥是谁?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网络配图胡亥为

  • 为何扶苏蒙恬手握重兵不反抗赵高李斯嬴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蒙恬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奉秦始皇遗诏自杀而亡,秦朝战将蒙恬吞药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成功继位,成为了有名的秦朝二世暴君。秦王朝在权臣赵高的暴政下很快就激起了民怒,各地的起义纷纷涌现出来。后来刘邦和项羽双雄争霸,刘邦成功胜出,取代了秦王朝建立了汉王朝。当时,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时候在沙

  • 揭秘:秦始皇为什么会高度宠信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

    赵高用他40年左右的时间任劳任怨的服侍始皇帝获得秦始皇的百般信任,为报仇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网络配图赵高是秦朝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也是秦朝灭亡的关键人物,他逼迫秦始皇长子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后又杀了李斯、逼秦二世自杀,改立子婴为王,最

  • 秦国一代名将蒙恬如何甘愿死于奸臣赵高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与匈奴角逐于大漠之上,使他对怎样赢得胜利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了彻底御敌于

  • 历史上的赵高是个怎样的人 赵高又是怎样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高

    赵高弑君夺位 不得善终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丰的他,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

  • 历史解密:为什么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高

    秦国军队在各路诸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纸包不住火,秦二世再怎么愚蠢,最后也意识到处境危险了。慢慢地,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了怀疑。赵高察觉了这一变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秦二世除掉。一番准备之后,赵高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带着上千武士,浩浩荡荡开到望夷宫门前。他们杀了门官,打退了宫里的卫士,径直杀向秦二世待的大殿里

  • 揭:史上秦始皇遗诏真的被赵高篡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遗诏真的被赵高篡改了吗?千百年来,秦始皇遗诏的问题不断地被提起,也不断地被质疑。实际上,不仅限于始皇帝的遗诏,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遗诏就是一个很难说清除的问题。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六国的人,他的遗嘱更加重要。那秦始皇的遗嘱究竟有没有被赵高篡改。所谓遗诏,就是先帝的临终之言。留言人已经死去,死无对

  • 一代奸臣赵高:有女儿有女婿竟不是阉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高

    由于秦始皇一直寄希望于长生不死,所以始终没有立太子。但长子扶苏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被大多数人看好。内史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扶苏跟随军中,显然是外放锻炼,准备接班。蒙氏是秦朝战功最盛的望族,从蒙骜、蒙武起,为秦帝国一统华夏立下赫赫战功,现在除蒙恬率领秦军几乎全部主力部队以

  • 赵高“指鹿为马”为戏码争夺话语权进行逆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高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1],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