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下跪受罚?

宋太祖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下跪受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64 更新时间:2024/1/17 8:12:09

赵光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宋太祖故去,为何赵光义自觉下跪受处置?因宋太祖临终说这3字!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王朝开国皇帝,他出身于军人家庭,只是他不想生活在自己父亲的阴影下。所以几经折腾,投奔于郭威门下,以他的聪明才干,再加上他出色的军事能力,屡建奇功,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来郭威受迫,便取代了前朝,开创了大周,建立后周,赵匡胤更得到郭威的信任,后来柴荣继承皇位后,赵匡胤更是位至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一身正义,身边自然也多了有才干之人跟随,经过黄袍加身后,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取代了后周,开创了大宋王朝。

赵光义,原名是赵匡义,因为赵匡胤登上皇位之后,赵光义为了避免赵匡胤对他的猜疑,便自请将名字改为赵光义。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后来也就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匡胤比赵光义大上12年,所以自小,赵匡胤就对这位弟弟关爱有加,事事都为他着想,甚至事事都为他解决,那时兄弟俩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好。而赵光义自小就有着一副心高气傲的性子,再加上他确实是一位聪慧的小孩,所以小时候赵光义几乎也没什么伙伴,也就是跟着赵匡胤出出入入。赵匡胤对这位聪明的弟弟自然就更加宠爱了,到了赵匡胤创建了大宋王朝后,自己登上皇位,称为宋太祖,对赵光义的宠爱没减丝毫。

赵光义跟随着赵匡胤创建了大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对他可是无人能比了。“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就将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结义兄弟的兵权都解下了,唯独赵光义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扩充。这一切宋太祖赵匡胤都知道,只是出于爱护和信任这位弟弟而任之。这也就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埋下了危机,这也许是权力的诱惑吧!赵光义当初也是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这点可以从他自愿为赵匡胤喝御酒,自愿改姓名便可以知道。只是赵光义的夫人符氏,自她姐姐做了皇后开始,便一直想要过把皇后瘾。有了这想法,便不断在赵光义耳提面命,怂恿赵光义要当皇帝,再加上后来赵光义对赵匡胤的一些误会,赵光义就开始有了夺位之意。

赵光义有了夺位之意后,便继续扩充他的势力,还使用计谋离间赵匡胤身边的人,包括赵匡胤最信任赵普的离开,就是赵光义使计,让赵匡胤对赵普由原来的信任到后来猜疑,最后赵普不得不离开赵匡胤。赵普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赵匡胤还在郭威军中之时,就已经跟随着,并为赵匡胤规划了一切。有了这般信任作为基础,赵匡胤登上皇位之后,对他更是依重。而赵普也没让赵匡胤失望,为赵匡胤梳理了治理的策略,也提出了统一的谋略。赵匡胤也是在赵普的谋划帮助下,先后击溃了后周的残余势力,再到后来“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无一不是能力的体现。

宋太祖赵匡胤最爱的女人王月虹,本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宋太祖赵匡胤许多时候也跟王月虹商议大事,王月虹也为他解开了许多他想不通的事情。还有王月虹身为皇后,她有着一副仁慈善良之心,对待事情更是明白事理,朝中大臣有些事情跟赵匡胤说不通,便找到王月虹,告之利弊得失后,王月虹也跟赵匡胤一一分析,赵匡胤也接受了她的建议。赵光义就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就想方设法去离间这夫妻俩。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赵光义为了让赵匡胤对王月虹失去信任,还污蔑王月虹与赵匡胤的结义兄弟关系不清,还制造了一系列的假象,让赵匡胤眼见为实。最后赵光义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效果,赵匡胤总认为自己照看长大的亲弟弟不会欺骗自己的,信了赵光义,远离王月虹,最后王月虹郁郁而终。

宋太祖赵匡胤眼看着自己最亲近的,曾经最信任的人一个又一个地离他而去。他也深知这一切都跟赵光义有关,有大臣上谏请奏要除掉赵光义,只是赵匡胤心里清楚,而不去面对这个现实,还是自欺欺人地说赵光义御酒都敢代喝了,绝不会那样做。也曾一次次地尝试着暗示赵光义,赵光义都能抓着赵匡胤的那根软肋,每次都能转危为安,还更进一步得到赵匡胤的信任。这里不得不说赵光义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有计谋之人。所以赵光义就变本加厉,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扩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组建自己的团队。

宋太祖赵匡胤在得知自己病入膏肓之时,也思索万分,谁不想自己打下的江山,让自己的后代去继承呢!心里也知道赵光义所做的一切,于是乎,在赵匡胤临终前一个晚上,宣了赵光义陪他喝酒聊天,赵光义以为自己难逃此劫了。但让赵

光义没有想到的是,赵匡胤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也说出与他的兄弟之情。此刻的赵光义知道自己辜负了自己哥哥的一直以来对他的兄弟之情,赵匡胤对赵光义说:“如果你想取代哥哥,你拿去便是。我一直都以为兄弟之情,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为何你却不顾兄弟情面呢!你想要的东西,今天就放在这里,你可以拿走了!”说完赵光义哭着下跪,请赵匡胤收回成命,自己一定会尽力去辅助赵匡胤之子,治理好大宋,他还表明自己不会再去争了。宋太祖看到赵光义此番哭诉,说了最后一句3个字的话:“好为之”,此3个字重复地说着,此景让人看见都觉得心寒了。

第二天,宫中就传来赵匡胤故去的消息,蓄心积虑要夺位的赵光义本该开心,只是他回想起哥哥临终前跟他说的那番话,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还一直地拍打自己的胸口。此时两位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的结义手拿长剑跑到赵光义的面前,要处置赵光义,赵光义二话没说,直接下跪,道:“你们拿去便是,我错了,我错了!”后来因为其他在场的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大宋江山要依赖长君啊!”两位重臣平静下来时,就扔下长剑跑了出去。赵光义确有愧疚之心,或许那时他选择登上皇位也就想着要好好守着哥哥赵匡胤辛苦打回来的基业呢!

标签: 赵光义北宋

更多文章

  • 宋义是什么人?楚怀王以他为智,却被项羽弑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义,秦朝

    宋义是什么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项羽带领楚军救赵,在渡过漳河后,为表示有进无退、有胜无败的战斗决心,砸锅沉船,最终大败秦军的过程。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之前发生的事,事实上,最早被楚怀王任命为援赵统帅的,不是项羽,而是宋义,为什

  • “猛如虎,狠如羊”是什么意思?跟宋义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义,秦朝

    “猛如虎,狠如羊”是什么意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里面有句话“贪如狼,狠如羊”,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原文是“很如羊”,但是历来被当作是通假字,应该就是“狠”的意思,毕竟上下文连接起来才讲得通。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

  • 《白鹿原》中为何白鹿原上的人都怕田小娥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白鹿原

    田小娥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同时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渴望的女子。她在刚成人的时候,就被田秀才卖给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武举人。小娥每天在武举人家里备受摧残,端屎端尿,给长工做饭,洗衣做家务,还要忍受大太太的欺负,武举人变态的要求。田小娥在武举人家里成了一个工具。网络配图黑娃的到来给田小娥带来了新的希望,给她黯淡无

  • 揭秘项羽最痛恨的人竟不是刘邦而是田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秦末复辟的山东六国,基本都是那些凶悍勇猛的武将所自立或拥立的。项羽分封天下时,自立为王的,仍旧分封为王,拥立他人的武将,未战死的也封了王,像张耳。项羽手下武将封王的就更多了,英布、章邯、司马欣、董翳皆是。还有,一个不是项羽手下的臧荼,封为燕王,甚至一个“逃跑将军”陈余,他都给了他三个县,封了个邑侯。

  • 其实项羽最痛恨的人不是刘邦而是他的冤家田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秦末复辟的山东六国,基本都是那些凶悍勇猛的武将所自立或拥立的。项羽分封天下时,自立为王的,仍旧分封为王,拥立他人的武将,未战死的也封了王,像张耳。项羽手下武将封王的就更多了,英布、章邯、司马欣、董翳皆是。还有,一个不是项羽手下的臧荼,封为燕王,甚至一个“逃跑将军”陈余,他都给了他三个县,封了个邑侯。

  • 田荣起兵后不久刘邦也跟随着 项羽为何先对付田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田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在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十八诸侯,分封结束后,各路诸候相继回到封地,而项羽已率领大军回到西楚国的都城彭城,彭城就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这时,对项羽分封最为不满的田荣率先发动叛乱,田荣先是赶跑了项羽封的齐王田都,之后

  • 秦灭六国中有五个国家王翦王贲父子灭掉的 如果秦朝没有王翦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王翦

    秦国没有王翦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末期,秦国的统一,已然是历史事实,秦国在十年之内,灭掉六国,自己一家独大,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不得不说,那些灭掉六国的大将是劳苦功高。六国之中,有五个国家竟然都是王翦王贲父子带兵灭掉的,

  • 秦国的王贲和司马错也是很厉害的将领,为何知者甚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司马错

    秦国的名将很多,如果非要弄出个四大名将,白起、蒙恬和王翦是毫无争议入选的,剩下的一位,当在司马错和王贲之间选择。王贲的存在感强于司马错,司马错的综合实力在王贲之上。王贲出生于武将世家,王贲和父亲王翦、儿子王离都是秦国的著名将领。王贲自小跟着王翦,读过兵书,上过战场,逐渐成长为秦始皇时期的一员武将。公

  •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 王贲父子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翦,秦始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翦父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虽然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成为秦国四大名将,但是在秦王灭六国的时候,王翦的功劳是最大的。毫不夸张的说,秦朝有超过一半的疆土都是王翦、王贲父子俩打下来的。但是秦朝统一之后,王翦就再也没有在秦国的史书中出现过,后来秦始皇东巡之后,

  • 王翦跟王贲是什么关系?中国最牛的父子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俗话常说“虎父无犬子”,意思是优秀的、厉害的、强悍的父亲,教育出来的儿子也是很优秀、很厉害、很强悍。在中国的战国末期,有一对父子将军完美诠释了“虎父无犬子”这句俗话,父子二人因为辅助秦始皇帝嬴政灭掉六国,实现华夏大地的首次大一统而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