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鸿门宴刘邦俯首称臣,为何范增不依不饶要置他于死地?

鸿门宴刘邦俯首称臣,为何范增不依不饶要置他于死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72 更新时间:2024/2/13 21:07:53

鸿门宴刘邦俯首称臣,为何范增不依不饶要置他于死地?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当张良对樊哙说出这八个字的时候,想必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张良、樊哙、夏侯婴纪信、靳强都倒吸一口凉气,明明刘邦已经向项羽俯首称臣了,为什么项羽还要置刘邦于死地,莫非只有刘邦血溅鸿门,项羽才能快美难言?

其实,想要置刘邦于死地的,并非项羽,而是被项羽称作亚父的范增,在范增这头老狐狸面前,项羽的智力与谋略就像一只无害的小绵羊。

为什么范增一定要置刘邦于死地呢?这是因为,范增有着超凡的眼光,单从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一事,范增就看出,刘邦有很强的自立之心,甚至有夺取天下之心。

当日,怀王在众将士面前曾许下承诺,他日谁先打进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而今,刘邦是第一位进入关中的将领,且已在关中经营了两月有余,毫无疑问,刘邦已把关中当作他自己的根据地,刘邦已经认为他自己就是关中王了,只需等待众将领开会追认一下即可。

昔日,刘邦遭遇部下雍齿叛乱,不得已向项羽的叔叔项梁借兵,而后整建制地归顺项梁,刘邦由独立武装成半独立武装。

后来,项梁战死,项家遭怀王打压,但很快,项家新一任领袖项羽就在安阳杀掉卿子冠军,被诸将拥立为新的上将军,项羽的上将军名号也得到了怀王的确认,而后,项羽又在巨鹿大破秦军,逼秦将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投降。

所以,无论从渊源上,还是从法统上,或是从名望上,刘邦都应当受项羽的节制,为项羽的部属。如果承认刘邦是项羽的部属,那么就要应当认为,关中并不是他刘邦拿下的,而是他刘邦为项羽拿下的,所以关中王不应当是他刘邦的,而应当是项羽的,如果项羽不愿意要关中,把关中赏给他刘邦,则是另一码事。

但如今,刘邦一路招降纳叛,挺进关中,又把关中的门户函谷关把守起来,分明的,没把项羽放在眼里。于项羽来说,刘邦的行为已经等同于叛变。

对于叛变,历来的君主往往只有一条路可选,即平叛,如能用武力平叛,那就用武力,如能用计谋,那就用计谋,总之,一旦臣子生了二心,说什么都不能留了。

基于此,作为谋臣的范增,自然要站在项羽的角度考虑,置刘邦于死地。

为了置刘邦于死地,范增可是费进心思,范增担心项羽放不下昔日并肩作战的情分,担心项羽抹不开二人约为兄弟的誓言,于是编造了刘邦贪财好色的谣言,还编造了刘邦身上有天子气的假话,最终说服项羽同意与刘邦兵戈相向。

可惜,项羽的堂叔项伯却与范增意见向左,项伯认为,刘邦是友非敌,比起巨鹿之战作壁上观的诸侯军,昔日曾并肩作战的刘邦是可靠盟友,对于刘邦,应当以拉拢为主,打压为辅,就这样,项伯连夜去了灞上,见了刘邦,跟刘邦约为儿女亲家,并得到刘邦向项羽俯首称臣的承诺。

翌日,刘邦亲至鸿门,当面确认自己臣服于项羽的决定,项羽很开心,留刘邦吃饭。

见到此情此景,范增一点都不开心,范增分明看到,刘邦不仅能克制贪婪之心还军灞上,更能克制怕死之情亲入龙潭虎穴,此等克制,常人绝对做不到,能做到刘邦这个程度的,他日必成大器,所以,他要趁刘邦翅膀未硬,直接将刘邦扼杀在摇篮之中。

于是有了鸿门宴席上的项庄舞剑。

可惜,最后,范增还是功败垂成,而刘邦、张良、陈平也从范增在鸿门宴上的操作懂得了,若是部下有了自立之心,就算留他一时,也不能留他一世。

也就是说,韩信日后为刘邦、吕后所算计,身死族灭,早在鸿门宴上已经预示了,如果韩信亲历了鸿门宴,如果韩信仔细研究过范增的操作,就不会在灭齐后主动求封了,如果韩信不主动求封,或许就不会死了。

标签: 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项羽脑回路太清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项羽脑回路太清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但项羽连夜去刘邦军营走了一遭,回来跟项羽一番谈话,项羽便取消了击杀刘邦的计划,而是静待刘邦只身前来,刘邦一到鸿门,项羽就甩锅给曹无伤,并设宴款待刘邦。宴会上,范增三番四次地暗示项羽,比起派兵

  • 范增作为项羽手下的谋士 范增的实力水平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范增

    很多人都不了解范增实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彭城之战后,面对刘邦以荥阳为界的投降要求,范增要求项羽拒绝并围攻荥阳必杀刘邦。理由是:汉就要被攻破了,今天不攻下,改天必然后悔。关于鸿门宴范增力杀刘邦的说法,更多是西汉建立后赞颂西汉的故事。实际上,项羽率领各路诸侯一起入关,如果要

  • 范增对项羽来说有多重要?失去范增后战斗力明显下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增,秦末

    说到范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楚汉的天下我想很多人已经是看到其中的腥风血雨,秦的暴政让天下百姓们是流离失所,让太多的人是失去了梦想,摆在他们面前的或许也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全天下是群雄四起,而这其中我们是看到了项羽这样的人物出

  • 范增和张良谁的实力更强劲?他们两人的斗智斗勇有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范增,张良

    对范增和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曾经有一次和大臣们讨论他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刘邦这个时候就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最终死在了我的手下。而这种说法被后来的很多人所借鉴,很多人认为项羽如果能够好好的

  • 史上当了46天的短命皇帝秦二世 因实施暴政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亥,秦二世,

    秦国速亡,嬴政耗尽一切,再由秦二世胡亥埋单。胡亥是中国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史书指他为登基虐杀手足,篡改诏书,又残暴愚蠢,当上皇帝后很快就断送秦的一统江山。以上形容胡亥的字词,究竟几多确切?近年有新看法或许比较接近真相。历史上短命的秦二世 因权臣乱舞而断送江山故事讲返胡亥能够继位,皆因一次大旅行。

  • 秦二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自杀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二世,秦朝

    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权威不会被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为提拔自己的亲信腾出空间。但胡亥时期的屠杀动摇了国之根本,是因为他不仅屠杀了身在权力中心的大臣,甚至连身在地方的小臣子们也进行了清洗——没有区别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残暴荒淫皇帝胡亥有何结局 秦二世胡亥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亥,秦二世,秦朝

    冤杀蒙恬兄弟。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不料赵高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胡亥。鬼迷心窍的二世不听兄子子婴之言,把代秦始皇祈祷山川才回来的蒙毅囚禁在代,更改法律,按图索骥,故意赐死。蒙毅在指责了胡亥滥杀无辜之后被杀,之后又逼死了蒙恬,使他在无奈之下吞药自杀。赵高还为胡亥出个阴毒的主意,就是杀尽诸兄弟后

  • 秦二世胡亥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胡亥

    秦朝短命的直接原因是胡亥的残暴。他的残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示他的尊贵。与此称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上台后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度享乐,而落实的却是大屠杀,自毁长城。这在后世成了利用不轨手段登上帝位的“必修课”。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

  • 历史上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胡亥

    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业,拿不上桌面。也有人猜

  • 秦二世胡亥之死:杀兄弑弟 屠戮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出巡天下,中府令赵高与左丞相李斯随行,秦始皇幼子胡亥亦随驾出巡。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恐怕皇子们和各地乘机制造变故,秘不发丧。此后赵高与李斯合谋矫诏立幼子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胡亥与赵高还伪造秦始皇遗诏,下诏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