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非常受刘邦尊敬,为何张良没有出手救下韩信呢?

张良非常受刘邦尊敬,为何张良没有出手救下韩信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30 更新时间:2024/3/17 5:22:37

张良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刘邦称呼手下几乎是直呼其名,唯独称呼张良为子房,由此来表达对张良的尊敬。刘邦一生中几乎对张良言听计从,他们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张良看见韩信被灭三族,不出手相救呢?在解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从韩信为什么被杀说起。

韩信家境贫寒,他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抱负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游侠不喜欢干农活,也不喜欢经商。所以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韩信曾经到亭长家里蹭饭吃,亭长夫人厌烦了,让韩信吃了一次闭门羹。后来韩信到河边去钓鱼充饥,遇到了一位妇人,妇人看他可怜天天给他送饭吃,韩信曾经还受过胯下之辱。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韩信仗剑从军投靠了项梁,项梁战死后,韩信转到了项羽的麾下,担任郎中一职,因为得不到重用便离开了项营投靠刘邦,最后在萧何的大力举荐下,刘邦任命韩信为上将军。韩信为刘邦制定了一套平定天下的策略,韩信认为首先要夺取关中,再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天下。

韩信采用明修暗道,暗度陈仓的方法夺回关中。后来韩信北上灭魏、灭代、降燕、灭赵、灭齐,战功赫赫。韩信灭齐的这段时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这段时间是刘邦被动挨打最艰难的时刻,他日日盼着韩信派兵来解围,可是他等到的不是韩信的援兵而是韩信的一封求封齐王的信。韩信希望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看到信后,破口大骂,但是刘邦实力太弱,只能顺了韩信的意愿。

从此以后,刘邦更加猜忌韩信,后来刘邦与项羽大战于固陵,汉军惨败,韩信竟然不听从调令,不参战。刘邦无奈之下用加封来利诱韩信,韩信才答应出兵,自此刘邦对韩信彻底失望,韩信在他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位乘人之危的小人罢了。后来韩信谋反只不过是导火线,刘邦早已对他失望,降爵灭族是必然。刘邦一向对张良言听计从,那么同为开国功臣的张良,为什么不劝诫刘邦放韩信一条生路呢?

第一、韩信谋反是事实,不值得相救

从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得大败,韩信不听从调令开始,刘邦就已经对韩信动了杀念。所以等刘邦把项羽解决完了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马加鞭来到定陶夺取了韩信的兵权。

项羽兵败以后,刘邦对项羽的部将下了诛杀令,项羽下手最骁勇善战的猛将钟离眛逃往楚地,投靠了楚王韩信,韩信和钟离眛曾经都是项羽的部下,自然有几分交情,韩信念旧收留了钟离眛。

项王死後,锺离眛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件事情就被刘邦的手下抓到了把柄,当刘邦知道韩信窝藏通缉犯时,非常生气,立即下诏书命韩信逮捕钟离眛。韩信把没有执行命令,把刘邦的诏书压了下来,还派兵保护钟离眛,就这样韩信给自己招来了大麻烦。

不久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借口游云梦泽秘密逮捕韩信,其实当韩信得到刘邦游云梦泽的消息之后忐忑不安,他猜想是不是刘邦要逮捕他,韩信此时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后来又转念一想,觉得不太可能,刘邦对他那么好,不会对他下手的。等到刘邦真的逮捕他的时候,韩信后悔了。

其实刘邦心理清楚这是诬告,韩信被带往长安的途中刘邦赦免了韩信,将其降为淮阴侯,刘邦并没有让韩信回到淮阴赴任,而是把他留在长安软禁了起来。但是刘邦没有限制韩信的人身自由,韩信还是可以在皇宫自由活动的。韩信被困在皇宫自然心里很不舒服,整日称病不上朝,刘邦没有跟他一般见识。

韩信心理闷闷不乐,对刘邦难免有些埋怨,后来韩信挑唆巨鹿郡守陈豨反叛,韩信告诉陈豨,只要他反汉,自己将是陈豨的内应。后来陈豨真的反了,韩信便准备放出囚徒攻打皇宫,却被萧何和吕后识破了,韩信因反叛被灭三族。

信方斩,遂夷信三族。——《史记·淮阴侯列传》

很多古代或者现代学者都不太相信韩信谋反,但是笔者认为韩信真的谋反了,原因如下:

(一),如果韩信没有谋反,那么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动开国功臣,吕后敢吗?自然不敢。韩信反叛这一年是刘邦废太子刘盈意愿最强烈的一年,如果吕后残杀开国功臣,被刘邦抓住了把柄,趁机废太子刘盈,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史记·留侯世家》

(二),吕后逮捕韩信没有直接派人抓韩信,而且把他诱骗到长乐宫,如果韩信没有谋反,吕后直接派人去抓就好了,为什么要用诱骗的方式,很明显韩信的住所已经布满军队。

(三),很多小伙伴认为韩信手握重兵的时候,在蒯通的多次劝诫下都没有反刘邦,这个时候更不可能。笔者不这么认为,当初刘邦实力太弱一直是顺着韩信的,韩信也认为刘邦对他很好。后来韩信被刘邦逮捕的时候他才后悔,所以说形势发生了变法。

所以,笔者认为韩信谋反是事实,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事抱负跳槽很多次,他把功名利禄看得比较重,最后被刘邦一贬再贬,被逼反了。既然韩信是真的谋反,张良更不可能劝诫刘邦赦免韩信。

第二、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决心已定,说了也没用

从先秦到楚汉时期,分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功封王,另外一种是因亲封王。西汉建国初期,刘邦采取的是因功封王。但是到了刘邦平息臧荼叛乱以后,刘邦的分封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由因功封王向因亲封王过渡,笔者可以为大家举例说明。

其一、韩信由原来的齐王徙封为楚王之后,刘邦就把自己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刘肥没有执政经验,也没有立什么大功,却被刘邦封为齐王。

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史记·曹相国世家》

其二、刘邦诛杀项羽旧部,使得燕王臧荼惶恐不安,于是起事反汉,刘邦平息燕国叛乱以后,封卢绾为燕王,卢绾是谁呢?他是刘邦的发小,也是刘邦的同学和同乡,可以称得上铁哥们。但是卢绾并没有立什么大功,所以刘邦封卢绾为燕王,很明显是因亲而封。

所以说刘邦封王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张良看得很明白,刘邦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异姓诸侯王,刘邦的目的是要家天下,而不是公享天下,所以张良知道他说了也没用。

第三、为了明哲保身

刘邦登基称帝以后,张良向刘邦提出隐退,他告诉刘邦,自己身体不好,而且秦国已经灭亡,他已经为自己的故国韩国报仇雪恨,夙愿已偿,所以他要云游四方去了。其实张良是打着身体不好的旗号明哲保身。张良可是一等一的谋士,他清楚开国功臣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一向是一起打天下的时候情同手足,公天下时视为心腹大患。

所以,韩信第一次被人诬告谋反之时,张良都没有挺身而出,替韩信洗刷冤屈,更何况韩信后来真的谋反了呢?如果他替韩信说情,被刘邦猜忌了怎么办?张良知道刘邦登基以后对功臣的猜忌心重,连萧何都被猜忌,他也不想引火烧身。

总而言之,韩信的一生是场悲剧,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并不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他不懂怎么与刘邦相处,也不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政治潜规则。总的来说,刘邦对韩信是有知遇之恩的,但是韩信却几次违背军令,以小人之心待刘邦,他怎么能够换来刘邦的厚待呢?这点上张良就做得很好。所以汉初三杰,韩信被诛,萧何入狱,唯独张良能够独善其身,这跟张良的智谋密不可分。

标签: 汉朝张良

更多文章

  •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从没想过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对有才之人从来都是解衣推食,有功必赏。比如他答应韩王信收复了韩地,就把韩国赏给韩王信,说到做到。他答应陈平如果范增被弄死,就把四万金赏给陈平,结果也做到了。这就是刘邦的手段之一,韩信身为一个臣子,自然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领导带着他

  • 卢生和侯生为什么会诽谤秦始皇 只因他们害怕谎言被揭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儒生,秦始皇

    还不知道:卢生、侯生为什么要诽谤秦始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原型见于《说苑》卷二十《反质》讲方士侯生、卢生害怕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会遭杀戮,于是一起逃跑,始皇闻之,大怒曰:吾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

  •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何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侯景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侯景有新发明,他给自己设计了两个新职务: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据说当时的傀儡皇帝萧纲听说后,大惊失色说:“侯将军都有宇宙的名号了?”宇宙这个词是庄子最早提出来的,后来由淮南子发扬光大

  • 桓玄是怎么建立桓楚的?桓玄生平简介及政治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桓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桓玄生平简介及政治贡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等职,封楚王。

  • 桓楚政权建立之后 为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桓楚政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桓楚政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400年,此时南方的东晋朝廷,要说谁的实权最大,不是皇帝,也不是朝廷重臣,而是外面的桓玄。东晋朝廷的政权虽然由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相继掌控,但能够管辖的也只是江南八郡而已,江北由北府兵刘牢之、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分割,而南边还爆发

  • 刘邦孙子喝毒药自杀?齐孝王刘将闾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在“七王之乱”一开始,齐王刘将闾就被三个兄弟围困起了,支撑得非常艰难,他越来越觉得不妙,怕城破身亡,就派大夫路中去中央报告,请求援兵来救助。这位路大夫冲破了路上的艰难险阻,跑到了长安。刘启告诉路中:“让齐王坚守都城,中央部队已经打败了吴、楚叛军,很快就会去给你们解围。”路中大夫又往回跑,这次他没能进

  • 项羽大将季布被刘邦重用之谜:意在拉拢项羽旧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季布,刘邦,项羽,

    季布,楚地人,是个游侠,爱打抱不平,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幸运地成了项羽的部下。在对汉战争中多次把刘邦打得狼狈不堪。所以,刘邦对他怀有深刻?仇恨记忆。帝国建立后,刘邦就出大价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胆敢窝藏者灭三族。老刘一发狠,便要动真格。不过季布也曾人在江湖漂,哥儿们还是有的。江湖讲的就是一个义气,到了危

  • 一诺千金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季布为何能免遭殃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陆贾,汉朝,季布

    季布是楚地人,季布为人很好,爱打抱不平,是项羽的得力助手,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帮助项羽好几次击败刘邦的部队,项羽灭亡后,刘邦认为季布的存在是自己的危害,不知道那天季布由联合君王来反对我,刘邦下令重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知道自己无处藏生,就躲在一个姓周的人家里,这人知道季布是条好汉,就决定帮季布

  • 项羽手下的季布和英布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

    季布的故事楚地有个叫曹丘的人,他很会说话,能言善辩的,经常就去结交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阿谀奉承,获取钱财,这曹丘之前曾经侍奉过赵同这样的贵人,和窦长君关系也不错。一诺千金季布听说这件事情后,就写信提醒窦长君,说曹丘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虽然能说会道,但是他的动机和目的都值得商榷,我劝你最

  • 季布这种一诺千金的义士,怎么会沦落到买生为奴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季布,西汉

    说到季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司马迁妙笔生花,一个“一诺千金”,把原本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愣是塑造成了名垂青史的典范。读完《史记季布列传》,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司马迁哪是在写季布,分明是在写他自己。季布是楚地人,他还有个弟弟叫季心,哥俩都是当地的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