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

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3/12/14 14:46:41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秦朝丞相李斯,是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更精通权谋和政斗手段,略施小计就坑死了老同学韩非,更让秦始皇这等雄才之主,也在国策大政上对他言听计从。

然而,秦始皇死后,李斯却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宦官赵高,而且几乎无还手之力,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他和秦始皇一手搭建的大秦帝国也随之覆灭。秦朝丞相:李斯

这是什么缘故?首先当然是“内外有别”“疏不间亲”。

秦始皇时期,朝中大政主要出于丞相李斯代表的外朝。

李斯秉行法学学说,通过强化中央集权和郡县制,通过焚书令和禁私学,将老秦人勋贵、宗室贵族、士人客卿均严格限制和打击,使之对自己的权势不构成威胁。

秦始皇对李斯也充分信任,并未如后世很多皇帝那样,大力扶植内朝亲信来制衡外朝大臣。那个时候,作为内廷官员的赵高,对帝国丞相李斯只有仰望和恭敬,绝不敢有丝毫与之争权的念头。秦始皇:嬴政

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因为不能接受如果皇长子扶苏即位,自己便要将丞相之位让给扶苏亲近的蒙恬、蒙毅兄弟,所以他接受了赵高的教唆,发动“沙丘之变”,拥戴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皇帝,一时得以大权独揽。秦二世:胡亥

李斯和赵高合作,不但逼死了扶苏和蒙恬、蒙毅,更在秦始皇尸骨未寒时,就杀光了秦始皇除胡亥以外的所有儿女。不止是皇子要杀,而且连没有继承权的公主们也全部杀掉,正是为了以此连坐,铲除与皇室联姻的各家勋贵。

铲除心目中全部威胁和异己后的李斯,几乎已经成为秦朝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丞相,他需要摆布的只是胡亥这么一个只知骄奢享乐、全无身为君主自觉性的年少皇帝,看似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赵高不止是宦官,更娴熟和精通秦律,长年教导胡亥学习律法,两人之间的亲密师生感情,绝不是作为后来者的李斯可比的。因此,身在内廷,从官职到个人情感都更接近皇帝的赵高,便可以扯大旗当虎皮,挟天子而令大臣,这就让李斯在和他相争时,名分上处于被动地位。郎中令:赵高

当然,作为多年辅佐秦始皇,一手打造了大秦帝国国家机器的李斯,在朝中威望无以隆高,亲信党羽遍布朝野,其长子李由又手握兵权,驻守战略要地三川郡,要击败这样一个权倾天下的大权臣,单凭胡亥一个幼主、赵高一个宦官的力量,以及君臣名分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秦始皇死后不到一年,陈胜吴广起兵了,不过三个月,关东各地皆反,几十万起义军打破函谷关逼近了咸阳。这是秦国数百年历史空前的惨败。那么,谁来为这样的惨败负责呢?

无论秦二世还是赵高,显然不能为此事负责,当时他们远没有控制朝政。国家大政主要还是由李斯来主导。

秦国差不多丢掉了整个关东大地,还让六国叛军打进了战国数百年难攻不落的函谷关,如此惨败的责任,除了李斯这个丞相,谁还够分量来负责?

对赵高来说,这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对李斯而言,这就是运去英雄不自由了。

而且,当几十万起义军攻克函谷关,秦朝中枢居然到了此时,才知道关东已经大乱了,就算秦二世讳病忌医,贪图享乐,不愿听任何坏消息,可李斯身为当朝权相,难道就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关东六国故地皆反,而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对应措施?

秦国历史上,丞相范睢一度深得秦昭襄王信任,甚至听信他的谗言,自毁长城,杀害了大秦军神“武安君”白起。可是,到了范睢举荐信用的郑安国兵败降敌,即使是秦昭襄王有心袒护,范睢也不得不因罪免职,按最新出土文献,终究还是死于“坐法诛”,也就是被连坐而处死。秦昭襄王赐死范睢:

秦法之森严,连商鞅这个“始作俑者”行到末路,也不得不感慨“作法自毙”。同为大秦丞相,商鞅如此,范睢如此,李斯又怎能例外?

少府令章邯组织骊山戍卒绝地反击,击败了周文率领的起义军,暂时化解了秦王朝这场危机。

然而,章邯军在平叛战役中越是节节胜利,便越是反衬了此前李斯当政的无能。

从二世皇帝胡亥的角度,一个本身权势就让自己忌惮、当政还如此无能,险些让国家万劫不复的丞相,他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光秦二世一个人这么想,对李斯来说还不可怕,可如果秦朝满朝文武都这么想,李斯的处境立场当然就处于极端被动中。

偏偏在此时,李斯为了缓和秦朝与广大民众的矛盾,上书劝谏秦二世,停修阿房宫,减轻赋税徭役。

【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可这样的谋国之言,在一心享乐的秦二世看来,等于是李斯把无能祸国的责任,全一股脑推给了同样大修坟墓宫室、同样完全不爱惜民力的秦始皇。

再加上赵高别有用心的教唆,李斯被下狱拷打、腰斩于市、全家被杀,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标签: 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沙丘之变?秦始皇死后由赵高主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沙丘之变的故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虽然被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解决了。可是这就像一根刺,在始皇帝心中,久久不能挥去,始皇帝一直闷闷不乐,于是便让博士创作了《仙真人诗》,等巡视天下的时候,便传

  • 历史上的赵高真是太监吗?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高

    赵高(前258年-前207年),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

  • 为何赵高掌权之后要杀了蒙恬呢?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蒙恬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一、出身官宦世家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为秦国高官,都是秦国将军,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氏家族的功勋在当时秦国很少有家

  • 沙丘之变中李斯为何要和赵高联合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秦始皇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其长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遗诏还没交给使者发出时秦始皇已经驾崩,只有公子胡亥、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此时扶苏正在上郡

  • 徐福是日本神武天皇?徐福东渡是真实还是虚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神武天皇

    我国秦代的方士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浮海东渡日本的动人传说,自古以来就在中日两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今天已成为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象征了。当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这古老而美好的传说时,不禁会想到历史上真有徐福东渡这件事吗?这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尽管史学家对它已作了很多年的探讨,但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

  • 徐福东渡到日本了吗 真的是日本祖先神武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日本

    徐福,也名徐市,秦始皇时齐地(属今山东省)人。据《史记》记载,徐福上书秦始皇说东海中有仙人居住的神山,有长生不老之药。于是秦始皇派他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在花费了大量钱财后却一无所获,徐福就欺骗秦始皇说需要先杀死出没骚扰的鲛鱼才能取回仙药,于是一去不复返。此后中日两国的许多史书都引用《史记》的

  • 解密:徐福东渡替嬴政求取不老药是否到达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东渡,不老药,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

  • 揭秘秦朝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福东渡日本

    刘华祝认为,徐福东渡起航点的确定,起决定作用的是当地的物质条件,一是经济的发达,二是港口的自然状况。否则,聚集大批的人员,征调大量的物资,建造很多的船只等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就无法进行。还有港湾也应宽广,并与腹地有便利的交通。网络配图比较而言,具备上述优越条件的,据史书所记,只有当时的琅邪。战国时,楚国

  • 日本人的祖先真的来自于秦始皇派出的徐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人的祖先

    对于中国的邻居日本,其祖先来自哪里一直是个谜题。在部分中国人看来,如果日本人的祖先果真来自于中国,也就不应当处处和中国作对。不过,在笔者看来,作对与否,跟祖先来自于哪里没有必然关系。对于中国的历朝皇帝,亲兄弟为了皇位自相残杀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网络配图在不少日本学者看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蒙古人的移

  • 徐福东渡究竟为了寻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福东渡

    导读:徐福东渡是受了秦始皇的命令,不过这东渡的背后自然不是联络各城邦那样简单。有人说徐福东渡是为了给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网络配图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