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荆轲刺秦失败了:还将他列入四大刺客呢?

为何荆轲刺秦失败了:还将他列入四大刺客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4/2/15 22:01:53

很明显所谓的“四大刺客”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们,所以其他朝代的刺客暂时不列入今天讨论的范围。

关于第一个版本,为什么四大刺客里会有荆轲,我只能说真的没有特别复杂,单纯是因为《史记·刺客列传》里一共就记载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其中不在四大刺客之列的曹沫。。。他就没正儿八经刺杀啊,只是威胁了齐桓公一下,顶多算半个刺客。《史记·刺客列传》六千余字,记录曹沫的不过寥寥二百余字,所以他就被排除在外了。剩下的四人,豫让和荆轲都未能成功,可见成功与否并不是判断是否入选“四大刺客”的标准。在第二个版本中,刺杀失败的豫让被换成了要离,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上演了一处苦肉戏,实在是惨烈。为什么替换的是豫让不是荆轲,也很好理解,因为荆轲刺秦更有名啊。如果有个“五大刺客”,豫让肯定位列其中,有个“六大刺客”曹沫也能算在里面,甚至于其实有个“十大刺客”的版本,还有无名氏在里面。

所以我猜题主这个问题的本意并不是讨论“四大刺客”的科学性,而是疑惑荆轲为什么失败了还这么有名。

网络配图

关于这个问题倒是可以说几句。

1、记载的地方有名。荆轲刺秦记载于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的分量自不必说,而且太史公似乎偏爱荆轲,《刺客列传》共六千余字,荆轲的事迹洋洋洒洒占了一半。除此之外,汉之后的刺杀很少能够列入正史,有名气的刺客就更少了。

2、对历史进程影响大。荆轲刺杀的对象是秦始皇,他可以说是燕国灭国的导火索,燕国的灭亡又直接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天下命运,一刀之间。

3、故事性最强。荆轲刺秦,不管是杀田光自尽、樊於期之死、准备匕首、送行,其计划之周密,准备之充足,人员配备之强劲,描写之详细,感觉秦始皇不死都不正常。可秦始皇偏偏就没死。而且荆轲刺秦涉及的人物非常多,田光、樊於期、荆轲、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各有各的特点,甚至荆轲死后,高渐离的行刺也可以重新写一篇故事了。

4、最具有艺人气息的刺客。其实这条跟上一条很相似,太史公在描写荆轲上绝对下了狠功夫,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忠义形象。荆轲绝对是最上镜刺客。

荆轲刺秦中最出名的不是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而是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看看太史公是怎么描写这一段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人们穿着白衣白帽去给英雄践行,到了易水,临走的时候,高渐离击筑,荆轲唱着小转音,歌声太好听了,太感人了,旁边的人一会儿哭一会儿怒。荆轲这首歌,一唱就是几千年。

网络配图

除了送行,太史公描写荆轲在秦殿之上的那段也颇为精彩。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先是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看客都想,完了,是不是要被发现了!然后被荆轲机智的掩饰了过去,我估计这时候荆轲一定在心里吐槽,燕丹这是给我找了个什么帮手!接着穷图匕现,然后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荆轲刺秦时荆轲和秦王的动作,画面感极其强烈。

荆轲拿出匕首刺秦王,他居然没刺中!秦王一惊,嗖的一下跳起来,袖子都断了。然后秦王开始拔剑,最逗的是剑太长了拔不出来。然后就开始上演猫追老鼠,秦王拿着把过长的剑绕着柱子转啊,荆轲拿着把匕首在秦王屁股后面追啊。殿上所有人都惊呆了。每当看到这一段,我都想嘶吼一声,秦舞阳你去哪了!!!然后这时候夏无且(Ju)用药袋砸荆轲。。。我一般脑补出来的样子是夫妻打架的时候,媳妇儿拿着枕头扔自己的丈夫。。。

秦王跑啊跑,不知道怎么办啊,他当时一定想:“妈个鸡下次再也不装B背这么长的剑了。”然后左右侍从说了:“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啊。”这个“负剑”到底怎么个动作还有待考证,我猜是把抓住剑鞘的鞘口往后抻剑,然后把剑拔出来。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秦王的剑终于拔出来了!然后废了荆轲。

网络配图

荆轲没杀得了秦王居然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跑得不够快。。。然而也不知道那个十三岁杀人的秦舞阳这时候是不是吓得腿肚子都软了。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荆轲的行动虽然没成功,但是造成了秦国的政策改变,导致燕国提前灭亡,把齐国孤立出来,一年后,秦灭齐,战国结束,秦朝建立。对于百姓来说,跟刺杀有没有成功比起来,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应该是精彩的故事。传唱度高的自然就有知名度。对于文人来说,太史公着笔墨大篇幅描写的荆轲,必定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如果非要罩上什么高大上的外衣的话,荆轲刺秦发生在战国末期,反映了六国对于秦国武装的抗争。他是燕国灭亡的导火索,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标签: 荆轲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悲壮瞬间,荆轲刺秦、岳飞被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

    中国的历史上从不缺乏悲情英雄,无论是飞蛾扑火的奋不顾身,黄昏独愁的凄凉无主还是壮士身死的悲情之歌,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刻下了浓重的一笔。当我们翻开旧纸堆时,里面记录的,除了鲜血,还有泪水。1、荆轲悲歌易水畔秦军所向披靡,横扫韩国和赵国,燕太子丹不愿坐以待毙,委托侠客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

  •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刺客之一太子丹的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子丹

    把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刺客之一荆轲派去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太子丹的下场如何呢?燕国太子丹作为一个国家的太子,他的地位和身份都很尴尬,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太子做得很窝囊,被父王随意差遣到诸侯国做人质,先是在赵国做人质,年长又是秦国,他是燕国败绩的一块遮羞布,是燕国向其他国家委曲求全的保障。太子丹把大部分的时

  • 荆轲是四大刺客之首?比及其他三个刺客,其实他不足以居此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荆轲是四大刺客之首?比及其他三个刺客,其实他不足以居此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刺客是在历史发展中,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针对于某个人物实施谋杀和暗杀的职业。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其中荆轲又以刺秦而被人熟知,更被推为了四大刺客之首。那么荆轲真的

  • 如果秦始皇真的被荆轲所杀,秦国还有多大的可能征服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如果秦始皇真的被荆轲所杀,秦国还有多大的可能征服六国?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战国后期,秦国开始了对六国的征服之战。燕国的太子丹不甘心燕国就此灭亡,就用重金收买了刺客荆轲,让荆轲带着秦国仇人樊於期的人头,

  • 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荆轲刺秦王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荆柯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刺杀行动中最负盛名的一个。历史上有许多刺杀案都成功了,其中包括计划不周详,临时而动的成功刺杀行动。可是荆柯刺秦王策划了数年之久,付出的准备与代价也相当大,并且也按计划的靠近了秦王身旁,可在最关键的

  • 荆轲刺秦王失败,与使用的武器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荆轲

    当年荆轲刺秦王,如果用的是长剑而不是匕首,结果会怎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皇帝,因为他成功的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并且还留下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这样的历史遗产,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标志性建筑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然而秦始皇固然贡献巨大,但是因为

  • 除了荆轲刺秦王还有哪些刺杀事件?这些刺杀事件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刺秦王,刺杀事件

    历史上除了荆轲刺秦王,还有哪些著名的刺杀事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其实古代著名的暗杀事件有很多,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了,所以让很多朋友记忆犹新。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在历史上同样著名的刺杀事件。其实古人敢行刺,都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去做的,根本就没想过事后还

  • 荆轲为什么没杀死秦王?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轲,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荆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那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吟唱完最后一句,毅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或许荆轲早已意识到,他这一去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但在太子丹期许的目光中,他只得慷慨赴死。众所周知,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荆

  • 揭秘荆轲刺秦的背后,到底是哪些人的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轲,战国

    说到荆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随着荆轲的一刺成名,刺杀行动的策划者太子丹,也从历史的幕后走到了台前。对太子丹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他是为国着想、孤注一掷,还是为泄私愤、铤而走险?他是深谋远虑、大智大勇,还是才能平庸、贪生怕死?他执意刺秦

  • 如果秦始皇真的死在荆轲的刺杀下,燕国能否解除灭国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秦朝

    说到秦始皇和荆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唐代诗人杜牧做《阿房宫赋》通过对秦王统一六国之后的宏大功绩,修建阿房宫之劳民伤财来讽刺当时唐末政治局势的混乱,统治者的腐败与奢靡。在其中有这样一句"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始皇帝统率秦国虎狼之师一统六国的过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