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秦始皇真的死在荆轲的刺杀下,燕国能否解除灭国危机?

如果秦始皇真的死在荆轲的刺杀下,燕国能否解除灭国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4/2/15 22:08:41

说到秦始皇和荆轲,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唐代诗人杜牧做《阿房宫赋》通过对秦王统一六国之后的宏大功绩,修建阿房宫之劳民伤财来讽刺当时唐末政治局势的混乱,统治者的腐败与奢靡。在其中有这样一句"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始皇帝统率秦国虎狼之师一统六国的过程,足见秦国对一统王朝建立的功绩。然而在公元前227年,始皇帝经历了其生命中最惊心动魄的危机,那就是荆轲的刺杀。然而荆轲学艺不精,秦舞阳临阵退缩最终导致此次刺杀任务的彻底失败。然而荆轲刺杀秦王如果成功了,那么燕国是否可以解除灭国危机?是否可以阻止秦国虎狼之师东进之势?是否可以维持战国分裂之局面?

一、六国灭亡之势——燕国危机

1. 从各国林立到秦国独大

战国的混乱与战争频繁远远高于春秋时期,伴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争霸时代结束,拉开了战国兼并战争。这个时期属于孔子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礼崩乐坏的状况,各国之间相互征伐,相互攻打兼并。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各国的君主都在大规模的进行变革,魏国的李悝变革;秦国商鞅变法等。各国的势力都呈直线上升的局面,但是伴随着战争的不断,最终只剩下秦国独大,东方六国疲弱。

其实秦国的强大自商鞅变法时期便认识到了社会变革的根本性,那就是底层阶级的重要变革。井田制的瓦解,使得旧贵族阶级的经济基础破灭,而私田的出现使得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各国之中唯有秦国认识到了这一重要的原因,大力提拔、依靠新兴的地主阶级,保证了秦国实力的蓬勃发展。而其余国家其改革的目的依旧是为了维护王室贵族的利益。

因此随着秦国的强大,而其他诸侯国却停滞不前,秦国逐渐拉开了向西东进一统天下的帷幕。此时的秦国可谓全民皆兵,其实力远远高于其于诸侯国,经过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的变革,到了秦王嬴政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灭国战争开始了。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前225年秦灭魏;前223年秦灭楚;六国之中只剩下燕、赵、齐等国苟延残喘。

2. 燕国的处境

其实燕国作为一个地处偏僻远离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其影响力等在当时都不大,而且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其人口、资源上的劣势更是愈加明显。虽然经过了燕昭王的变革之后,国力有所提升,但是其实际力量依旧不太乐观,因此在秦国吞并六国的时候,燕国一直采取的都是和秦国为同盟的政策。

但是这种战争之中订立的合作关系,伴随着韩、魏、楚等国的灭亡,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秦国的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统一的时间。而且燕国的作用也逐渐减少,在秦国眼中也由一个有力的同盟变为了可有可无的棋子。而且随着赵国邯郸被迫,秦国的兵锋直指燕国,这个时候燕国终于认识到,危机正在一步步向自己逼近。

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当时东方各个诸侯国的不和有关,合纵连横的策略的盛行,使得西方的秦国成为了东方六国的共同敌人。然而诸侯国之间数百年积累的恩怨却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改变的。因此各国之间经常是今日还是同盟,明日便变成了敌人,相互之间征伐不断,给了秦国崛起的良好机会。

二、太子丹的鲁莽——荆轲的出发

1.操之过急的太子丹

其实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不应该由荆轲自己承担,其中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来自太子丹的决策失误,作为一国储君,行事鲁莽,不加考虑,就贸然行事。首先我们看一下太子丹的经历,太子丹年少时在赵国做质子,和出生在赵国的嬴政关系较好。因此在太子丹长大之后便被派往了秦国担任质子,然而此时为王的嬴政并看不起太子丹。

而且身在秦国,太子丹深刻的认识到了秦国的强大以及其统一之势的不可阻挡,因此太子丹便径自逃回了燕国,随后便开始谋划刺杀秦王的计划。太子丹的想法没错,错就错在其谋划过程中的鲁莽。首先便是收留了樊於期,樊於期作为秦国叛将,对于当时强大秦国来说,燕国这样做无异于引火烧身。

另外就是太子丹急功近利,急于打破当下的困顿局面,解除燕国的危机,然而刺杀秦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太子丹却在数日之内便安排完毕,选好了人选。而刺杀人选的确立,却是太子丹最为失误的地方。首先秦舞阳年龄尚小,未曾见过大世面,因此很难胜任这种任务,但是最终却将其派为荆轲的副手,其次便是刺客选人的错误。

2.荆轲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将荆轲放在今天来看,其就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以及策略却没有能力实现的职场新人。可能由于荆轲刺杀秦王之事很多人将荆轲看作是一个剑术出众的剑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荆轲所处的时代来看,荆轲的身份既不是游侠也不是剑客,而是一位游历各国的士人,荆轲好读书击剑,读书为主,击剑只是业余爱好罢了。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君子倡导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剑术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士人阶层都会学习击剑,腰间佩剑,这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荆轲早年间游历各国,所行的事情,绝非一个侠客所为,更像是一个四处找寻重用的士人在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因此将荆轲看作一个剑术超群的剑客是错误的,他的身份在太子丹下类似于一位客卿、一个士人。

而这些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荆轲刺杀秦王会失败了,以及为何荆轲已经担任了太子丹的客卿,而且太子丹也已经将计划告知了荆轲,荆轲却迟迟没有给出态度的原因。因为荆轲知道自己的不足,一旦失败,自己必然会被残忍杀害,而燕国也躲不开被灭亡的命运。但是当时荆轲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太子丹的计划,如果选择拒绝,那么太子丹为了防止计划泄露必然会杀了荆轲,因此荆轲之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秦国之变革——统一的势不可挡

1.秦国之势不可挡

荆轲刺杀秦王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若是成功了,秦国的一统就会停止嘛,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秦国的一统之势其实并非是自秦王嬴政开始的,也不会终于秦王嬴政的。自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都是迅速超越东方诸侯国。而且其后的历代秦王都一直致力于发展军事经济等,并且大力任用新兴的地主阶级。

最终秦国从一个地处偏僻的西方小国一跃为可以威胁东方六国的强大诸侯国,而且伴随着秦国新的军功爵制的施行,秦国上下全民皆兵,实力大增。因此秦王嬴政的生与死其实不是秦国崛起和停止统一步伐的主要原因,甚至说嬴政的死根本无法影响秦国的既定战略,统一六国已经成为了历代秦王的最终目标。

就政治形态来看,秦国已经超脱了那个时代,新兴的地主阶级的诞生,使得秦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和东方其他诸侯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新兴的活力在秦国迸发,秦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秦国的精神,而是整个时代变革的需求。因此荆轲成功与否都不可能成为阻挡秦国东进的理由,相反由于荆轲刺杀失败,使得秦国有了理由大举出兵燕国。因此荆轲的刺杀不仅仅没有拖延统一步伐,反而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2.腐朽陈旧气息的六国

其实秦国统一步伐的不可阻挡并非秦国单一造成的,而是各个诸侯国政治形势衰退下的必然结果。秦国之所以崛起便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变革的时候抓到了社会的根本变化;而其于诸侯国的变革依旧流于形式与表面,虽然国力一时之间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却持续不了多久,最终新旧制度的矛盾之下,依旧无法强大起来。

在东方各个诸侯国中,仍旧蔓延着腐朽的陈旧的气息,这种气息不仅仅阻止了一个国家的变强,还彻底的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这些国家的灭亡已经成为了定局,无论如何挣扎依旧无法逃脱历史最终审判,依旧要在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消逝。秦国当时的政治制度、军事装备、经济实力在当时都是最为强大、先进的。

而东方诸侯国则除了个别部分的变革,依旧施行着陈旧的政治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的社会内部的变化。追本溯源,秦的崛起和六国的灭亡,是时代的需要所导致的,从井田制到私田,这是经济基础的变革也是社会统治阶层的变化。从原始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夏商周三代的奴隶制时期,这都是一直在进步的社会,而每一次的进步,必然会有流血与牺牲。

总结

秦国的一统,并非是一人一国可以决定的,这是时代的洪流所导致的,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走向一统是必然。东周时期,历经了春秋与战国的分裂,整体的政治走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阶层的变换,原因的贵族阶层开始衰落,其实力、影响力都大大不同;而且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地主阶级的登场,统治阶层开始发生剧变。即便荆轲成功,最终也无法阻止秦国的一统,秦王嬴政亡,秦王扶苏还会站出来,还有一代代的秦王登上政治舞台,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标签: 秦始皇秦朝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扁鹊故里在哪里 春秋战国神医扁鹊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扁鹊故里在哪里,神医扁鹊是谁

    扁鹊本名是缓,姓姬,秦氏,因为他医术精湛高超,经他之手的病症都能痊愈恢复如初,甚至还有起死回生的传闻。所以人们给了他这本是上古神医的名讳,用以表彰他的医学才能。扁鹊还另有一个别号,叫做卢医,因为他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卢国。卢国就是扁鹊的故里,它是中国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其封地大概是现今山东济南长清区的

  • 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成语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扁鹊见蔡桓公的成语,名医扁鹊怎么死的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名医,其实扁鹊的原名并不是这个,但当时的百姓因为感激扁鹊所作出的贡献,于是就将上古时期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这个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扁鹊有着极其高超的医术,是一代神医。扁鹊曾在公元前357年时被蔡桓公召见,就因为这件事,还留下了一个讳疾忌医的成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当

  • 神医扁鹊的医术如何 扁鹊见魏文王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扁鹊见魏文王,扁鹊的医术

    扁鹊被后人尊称为古代五大名医之首,是春秋战国时期家喻户晓的神医。扁鹊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当时的名医长桑君,并拜其为师,尽得长桑君的真传。现在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扁鹊的小故事,其中较为有名的便是关于扁鹊医术的小故事了。扁鹊曾到魏国替魏文王诊断病情,魏文王就问他说:“我知道你有两个哥哥,你们兄弟三人都是行

  • 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什么 扁鹊与灵巫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鹊仓公列传,扁鹊

    《扁鹊仓公列传》出自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是其列传中的第四十五篇。《扁鹊仓公列传》所写的人物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以及西汉时期的淳于意,两人都是当时有名的神医,受到世人的推崇。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根据《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记载,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他师从当时的名医长桑君,完美的继承了长桑君的医

  • 扁鹊六大谜团:离奇的身世和传说级的医学技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扁鹊六大谜团

    扁鹊的名头,大家都知道一些。现在人一般是这样:越是有点名气的咧,就越是有兴趣去了解,对于以前没听说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了。嗯,人之常情,老衲也表示理解。为了吸引大家,老衲起了一个故弄玄虚的标题。关于扁鹊,确实有一些谜待解,但也不算惊天,都是一些小CASE,且听老衲一一道来。一、姓名之谜。扁鹊,肯定不

  • 揭秘:战国名医扁鹊究竟师承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扁鹊

    导读:扁鹊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医生,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许多治疗方法今天还在沿用。可是小编有个疑问,扁鹊这一身医术究竟是和谁学的呢?总不会一觉醒来突然就会了吧!有名的人注定会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扁鹊医术的由来也颇靠机遇,具体是什么机遇呢?小编在文中告诉你。网络配图扁鹊从小就干宾馆,当舍长,并且一干就是十

  • “扁鹊”的本名叫什么?秦越人和扁鹊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扁鹊

    “扁鹊”的本名叫什么?秦越人和扁鹊是同一个人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扁鹊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他被称为战国神医,也是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不过“扁鹊”并非是他的本名,扁鹊姬姓秦氏,原名叫秦缓,字越人,所以也有人叫他秦越人,扁鹊只是他的尊称而已。实际上,我们今天说的扁鹊和秦越人是同一人,早在上古时

  • 扁鹊见蔡桓公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的有蔡桓公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扁鹊,齐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很多人应该记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曾经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该文大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扁鹊是春秋时名闻天下的良医,有一次,他去拜见蔡桓公。谈话中他发现蔡桓公有病在身,只不过“病

  • 扁鹊和华佗谁是神医?谁的医术更加高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扁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扁鹊和华佗谁是神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谈到扁鹊和华佗,即使并不太了解历史的人,也肯定知道他们都是古代的名医。不过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到底他们俩哪个医术更高超,到底谁才算是古代真正的神医呢?历史配图扁鹊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国传统医学之鼻祖,在历史上医学

  • 伍子胥与楚平王有什么仇什么怨导致他掘坟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伍子胥,楚平王,伍子胥鞭尸

    说起伍子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熟悉他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等等,但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深仇大恨,导致伍子胥要掘坟鞭尸?我们先来看一下二人简历: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