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为什么只让韩信做执戟郎?他是什么用意

项羽为什么只让韩信做执戟郎?他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3/17 5:26:43

韩信才华盖世,萧何赞他“国士无双”,为何项羽只让他做执戟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刘邦拱手让出了富饶的关中之地,被项羽打发叫花子似的赶到蜀地去。

刘邦的臣子和兵丁大多是关中以东的人,他们本以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在关中享福,没想到,竟然要去偏远的蜀地,于是,带着不满和思乡,很多人做了逃兵。

眼看逃兵越来越多,刘邦却无计可施,只能任逃兵一茬接一茬地走。

某一日,刘邦正在办公,忽然听得属下来报,相国萧何也做了逃兵,这可令刘邦慌了神,像失去左右手一样无所适从。

过了几日,属下又来向刘邦报告,说相国萧何又回来了。刘邦大喜,赶紧召见萧何。萧何解释说,自己没做逃兵,自己是追一个逃兵去了。

刘邦很是纳闷,连日来,逃兵成百上千,也没见你萧何派人去追,怎么这回亲自去追一个逃兵了呢?事出反常必有妖。

萧何解释说,他追的这个逃兵可不是一般人,此人称得上国士无双。如果刘邦想老死巴蜀,则能不能追回此人,无关紧要,如果刘邦想出巴蜀、汉中,东争天下,则断断少不了此人的帮助。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夏侯婴举荐之下被刘邦封为治粟都尉的韩信。

刘邦见萧何如此评价韩信,便提议封韩信为一个将军,熟料,萧何认为,区区一个将军是留不住韩信的,要封,就要封韩信为三军总司令,要搞大仪式,登坛拜将。

刘邦素知萧何识人之能。

刘邦尚未发迹之时,作为沛县主吏椽的萧何就看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陈胜吴广大泽乡举事之后,萧何成了刘邦的合伙人,并把萧家男丁送上战场,鞍前马后为刘邦效劳。

在很多人都看不懂刘邦才能之时,萧何看懂了,如今,在很多人不了解韩信的时候,萧何又向刘邦如此大力地推荐韩信,可见,这个韩信一定非比寻常。

刘邦召见了韩信,与韩信一番畅谈之后,见韩信果如萧何所言,胸中有大韬略,大有相见恨晚之恨,于是按照之前的约定,封韩信为三军总司令,并在日后击败项羽之后评价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可是,韩信拥有这般的盖世才华,为何在项羽的楚军中待了三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呢?是不是项羽看不出韩信有如此过人的才华呢?

以现存的记载来看,未必能得出项羽看不出韩信才华过人的结论。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韩信做执戟郎中的时候,曾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均不被采纳。这是一条很奇怪的记载,以韩信的职级和工作内容来看,韩信是没资格向项羽献计献策的,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韩信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向项羽献计献策的。

根据《史记》中的零星记载,我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韩信是通过项羽帐下大将钟离眜向项羽献计献策的。据记载,身为项羽帐下大将的钟离眜与小小的执戟郎韩信交好,相信韩信也只能通过钟离眜这唯一可靠的渠道向项羽献计献策并得到所献计策是否被采纳的反馈。也或许正因为钟离眜三番五次地帮韩信,所以钟离眜才会在项羽自刭身亡后逃至韩信处寻求庇护。

为什么项羽从来都不采纳韩信的计策呢?是否从中可以得出项羽不认可韩信才华的结论呢?

我以为不是。

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连楚国头号谋臣被项羽尊为亚父范增的计策,项羽也是经常不用的,但我们却不能从项羽不用范增计策的事情中推断出项羽不认可范增才华的观点,由此,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项羽不认可韩信的才华,或许项羽也认为韩信有才华,但项羽并不认为韩信的才华对他项羽有什么帮助。

如此而已。

标签: 项羽秦朝

更多文章

  •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韩信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月份的汉中,天气已经微热,刘邦军营将卒逃亡的势头还是没有遏制。看不到半点希望的将卒,忍受不了思乡的痛苦,纷纷逃亡。刘邦(剧照)韩信的心里也很焦灼,如果这次再离开,是他第三次跳槽了,韩信不觉回想起了伤心的往事

  • 揭秘:韩信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理论上,韩信有两个机会拥兵自立。一次是在他平定齐地之后,向刘邦求封齐王的时候,当时刘邦如果不肯封韩信为齐王,他可以自立为王。第二次是在他被降封为淮阴侯之后,他已经明知道刘邦对他非常不满了,所以他也有反叛之心,陈豨反叛就是在他撺掇之下才

  • 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 他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蒯通

    还不知道: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的事情,或者是遗憾的选择,倘若人世间可以有时光倒流之说,再给人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不知道是否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上,便有一些因为选择失误而造成了自己的死亡之

  • “淮阴屠中少年”跟韩信有什么仇?非要逼他受胯下之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韩信的少年时代是很苦的。家贫,无地可耕种,更没本钱去经商做买卖,虽有才学但没特别品行,不能被推举或应试为吏,最终弄得连老母亲过世都没丧葬费,吃穿就更成问题了,只能靠着一张厚脸皮跟别人去吃白饭。人混到韩信这地步,就算再高再

  • 韩信用一万兵马灭掉20万敌军,这么厉害为何后世不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用一万兵马灭掉20万敌军,这么厉害为何后世不效仿?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要说到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为强大,那么汉朝绝对占据一席。西汉初年历经文景之治,国富民强。到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出卫青和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收取了河西,封狼居胥山。以临瀚海,雄视西域三十六国,几乎将版图扩张了一倍。而这一

  • 刘邦、陈平、韩信都好逸恶劳,为何韩信要受人家的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陈平,韩信

    刘邦、陈平、韩信都好逸恶劳,为何韩信要受人家的侮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年轻时不过是大秦帝国体制内一枚最基础螺丝钉的刘邦,日后竟然成了两汉四百年天下的开创者,功最高,故而驾崩后被群臣上尊号为“高皇帝”;年轻时不过是一个连母亲丧葬费都掏不出来的韩信,最后混到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四处跟人吃

  • 韩信早年穷得吃不上饭,为什么要吃白食却不去自食其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早年穷得吃不上饭,为什么要吃白食却不去自食其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西汉淮阴侯韩信年轻时不过是一普通的平头百姓。当时的韩信,没有任何人的举荐,所以不能被推择为吏,又没任何人自助本钱,所以没法去经商,韩信还没田地,所以不能在家务农,最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整天四处吃白食,受尽

  • 韩信年轻时一穷二白,他是怎么学会一身军事本领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刘邦曾评价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萧何曾评价韩信“国士无双”,甚至对刘邦说;“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由此

  • 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的母亲吗?他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的母亲吗?他为什么这么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种事情怎么听都让人难以置信,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即便是真的不忠于刘邦,但是对待当年给自己吃口饭的漂母,都报答了她的恩情,又怎么会对自己的母亲这样残忍?韩信活埋自己的母亲到底是真是假,是有人编造出来的吗?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过这样

  • 韩信临死前喊出一句话,萧何听完脸色苍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王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最后统一天下,第一次建立起了大统一的王朝,然而在秦始皇死后没多久强盛秦朝仅仅维持了15年便被推翻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