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为了对付蒙恬与虎谋皮,一代名相最后死于赵高之手!

李斯为了对付蒙恬与虎谋皮,一代名相最后死于赵高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3/12/11 11:20:58

李斯为了对付蒙恬与虎谋皮,一代名相最后死于赵高之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作为一个旁观者,总是能对事件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这并不能说明旁观者就比当事人聪明。有句话叫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你处在一个上帝视角来看待问题,自然可以表现得比当事人聪明睿智。比如秦朝的李斯被腰斩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李斯的被害是必然事件,他的惨死也在料想之内,他和赵高的合作就是与虎谋皮,他虽然能力出众,但论到阴谋手段,他这个荀子的学生还不是赵高的对手。

李斯少年就有雄心,在战国那个“人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时代,李斯同样希望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为此,他拜师荀子,学习荀子治国之道,荀子虽然是儒家,但所授学问却和法家更近,李斯是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当年观察茅厕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一番感怀,认为人的能力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之所以大家成就不一样,完全是因为所处的平台不同,其实这种理念有点接近于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后期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壮志豪言!李斯学成后对比了七国的情况,决定去秦国谋一份差事!

李斯是一个聪明人,并且是荀子的学生,“名人效应”在什么时代都是好用的。秦王嬴政在和李斯见面后,李斯的一些话让嬴政茅塞顿开,觉得李斯就是自己的知音,把自己想不通的事都想到了。世人只知道秦始皇的伟大,却忽略了李斯这位帝国宰相,秦始皇的很多决定,真正的想法来源都是李斯,只是秦始皇作为领导,他具有“签字”的权力。李斯的功绩可按照帝国统一前和帝国统一之后。

统一之前,李斯分析各国形式,建议秦王重金贿赂六国权臣,离间君臣关系。然后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优先攻击眼皮底下的韩国。韩国为求自保,派水工郑国到秦国鼓动修渠,想消耗秦国人力物力,借此拖延秦国东进,可后来郑国的目的暴露了,秦王内心是崩溃的,其他国家看到这招好用,也纷纷派人来秦国做宾客。秦国的大臣觉得东方六国的人太阴险狡诈。建议秦王赶走这些六国的宾客。李斯做了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他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就是流传后世的《谏逐客书》,信中李斯陈述厉害,讲述了秦穆公、秦孝公、秦昭王先例,以这些先王重用外国臣子,来使秦国富强的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不能驱逐六国宾客。当然,李斯这么做的目的并非他对秦国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而是他也是来自于东方六国,他也会被赶走。他这么做只是不想丢掉自己的仕途!

秦王嬴政听进了李斯的话,收回了成命,并且重用李斯,李斯在秦王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战略思路为秦王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秦王用这个方法,终于消灭了立国数百年的东方六国。李斯也成了秦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成了粮仓中的老鼠,优哉快活!

统一之后,李斯高瞻远瞩,深刻分析六国情况,从一个全新的高度来治理国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条是去分封,改郡县。自秦之前,全部是分封制,即天子将天下封成几块,由天子的子嗣来当封地的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朝中有乱,诸侯王可以举兵救驾。坏处是极大削弱了天子的权力,一旦天子弱势,诸侯王作乱也是极有可能的。李斯正是看到分封制的坏处,况且春秋战国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所以他才极力倡导实行郡县制,加大中央集权。第二条是统一文字,文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一之前,七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古文字,继续用的话很不利于国家内部的和谐。这点上,语言和文字的功效类似,出门在外的人一定有这种体会,当你遇到老乡,和老乡用家乡话交流时会感觉特别亲近,距离一下子拉近。相反,当你和一个说法语或者日语的人在一起,你们说着对方听不懂的话,就会有一种非我族类的想法。

第三条是统一度量衡,后世有句成语叫做“半斤八两”,这就来源于李斯制定的一斤等于十六两。第四条是统一货币,他向秦始皇上书取消六国原来的钱币,统一制作,流传两千年,直到清末才消失的的秦半两就来自李斯,同时他规定钱币的铸造权要归国家所有。第五条是修驰道,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道路,宽窄不同,并且由于连年作战,很多地方被故意挖成坑洞,李斯从全局考虑,修筑了从咸阳通向各地的驰道,为经济和军事提供了重要帮助。

李斯的功绩不可谓不大!李斯的智慧不可谓不高深!但就是这样睿智的李斯,在面对权力的时候也会迷失自我,当秦始皇驾崩,赵高用李斯的政敌蒙恬来要挟李斯时,这位大国丞相,没有了以往的平稳,似乎他的智慧随着秦始皇的驾崩而消失,如今的他就如同一个被利益牵制的玩偶,他只记得扶苏是不喜欢自己的,蒙恬的能力也不在自己之下,最要命的是蒙恬和扶苏亦师亦友,是自己远远不及的。说到底,李斯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功名大业,至于秦国的兴衰,和自己并没有那么深的关系。他这只仓库中的硕鼠,如果还想过着肆无忌惮的生活,只能重新选择一个仓库,扶苏是不可能了,胡亥既然主动靠拢,自己以丞相的身份,帮助他登基,日后自己的位置必然稳固,可能他从没有把赵高这个小人物当作威胁,可最后正是这个他瞧不上眼的小人物将他腰斩,夷三族!一代名相,就这样惨死于小人之手!

标签: 秦朝李斯

更多文章

  • 李斯反对矫诏杀扶苏,赵高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斯,秦朝

    还不知道李斯反对矫诏杀扶苏,赵高只提到一个人,便击溃他的防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携幼子胡亥开始了生命中最后一次东巡。当浩浩荡荡的出巡人马行驶到沙丘宫(今邢台广宗)时,秦始皇突发疾病,并且病情一日比一日严重。或许是预感到大限将至,秦始

  • 李斯为什么帮胡亥篡位 而不是扶苏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斯,胡亥

    李斯为什么帮胡亥篡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朝的李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统一六国之后他又继续帮助秦始皇巩固政权,消灭国内不安定的因素让国家保持统一,同时为了为了其余六国能够尽快的和秦国融合,李斯做了多的事情来促进秦国和其余六国

  • 扶苏作为李斯的女婿 为什么李斯没有扶持他登基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扶苏

    李斯为什么要害死扶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用狼狈为奸来比喻李斯和赵高的合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李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字通古,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出生在汝南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没有人能

  • 李斯对秦朝立有大功 为什么他会在咸阳被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秦朝

    还不知道:李斯为什么会被咸阳被杀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诞生。秦王朝的一大创举,便是将过去推行的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中央集权制正式落地生根。极力主张并给这个这制度设计路线图的人

  • 助秦始皇灭掉六国的宰相,李斯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斯,秦朝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七国争霸时期,通过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手下智囊团的共同努力下,统一了六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创立了著名的大秦帝国。其实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帝国的建立都少不了智囊团的帮助,而秦始皇也不意外,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一个喜欢用自己的铁腕完成统治的人,但是如果只有铁腕的话,势必会给天下

  • 李斯有什么厉害之处?他和秦始皇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斯,秦朝

    还不知道李斯能耐之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著名的秦朝丞相李斯,他本是楚国人,又是儒家学子,为何最后跑到秦国来当官不说,还成为了法家学说的坚决拥护者呢?李斯有经世之才,从小他就很聪明,后来他还拜在著名的儒家大师荀卿的门下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就离开了楚国

  • 那位权倾天下的重臣李斯,最后却被活活腰斩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斯,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诞生。秦王朝的一大创举,便是将过去推行的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中央集权制正式落地生根。极力主张并给这个这制度设计路线图的人,就是秦朝的丞相李斯

  • 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六国,为何他的下场会如此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二世元年七月,李斯身受五刑,在咸阳被腰斩于市。父子俩被押赴刑场时,李斯回过头对同样监在囚车里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父子俩相对哭泣,死后又被夷灭三族。父子同死,夷灭三族!可怜,亦复可叹!李斯在中国历

  • 一个举世无双的大能人,李斯为何没能斗过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李斯

    李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李斯,早年是楚国上蔡的一个仓管员,作为一名小公务员,他吃着皇粮没有什么梦想。直到有一天,他走进了一个茅厕,他看到了一群厕鼠因为他的到来四处奔逃,非常惶恐。普通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也就只是笑一笑,老鼠嘛!怕人这是自然的

  • 中国历史上受刑最多的人是谁?千古一相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受刑最多的人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斯将商鞅、韩非的君主专制理论推向极端,使百姓不敢反抗,统治者久处尊位。他的《行督责书》使民众时刻处于苛刑的恐怖之中,而他自己在具五刑过程中饱尝大枷、强索、笞杖、刀锥、斧钺、铁质、鬼头刀等各种刑具之苦,终致被夷三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