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那位权倾天下的重臣李斯,最后却被活活腰斩了

那位权倾天下的重臣李斯,最后却被活活腰斩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4/2/1 1:23: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诞生。秦王朝的一大创举,便是将过去推行的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中央集权制正式落地生根。极力主张并给这个这制度设计路线图的人,就是秦朝的丞相李斯。

除了对郡县制的支持,李斯还参与了秦朝建立后关于皇家礼仪、法律法规、思想教育,甚至文字、车轨、度量衡等制度的制定工作。秦帝国初创之后的顶层设计,可以说大部分都和李斯有关。因此,李斯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连诏书都是由他起草、保存,和发布。

不过,这位曾权倾天下、人人膜拜、影响气候的重臣,结果却被活活腰斩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战国末年,群雄的斗争愈发激烈,在这动荡的乱世中,李斯出生在汝南上蔡,也就是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年轻时,因为脑子灵活、字写得好,他当上了一任小吏。据《史记》记载,当了一阵子小吏后,李斯不甘平凡,便毅然辞去官职,"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根据天下形势,选择了投奔兵强马壮、锐意进取的秦国。

秦国在吕不韦掌权时代,李斯便前去自荐,并受封为"郎"。机遇往往垂青有准备的人,在渐渐得到了和秦王嬴政说话的机会后,李斯进言道:"

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

"秦王接受这一建议,成功离间了六国的关系。他心里十分高兴,将李斯封为了客卿。有了主子的信任,李斯更是赤膊上阵。在他的帮助下,嬴政扫灭六国,建立了秦朝,自己则当上了丞相。

成了始皇帝,嬴政一面治理国家,一面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希望万世永固、万寿无疆。他前后五次东巡,祭拜泰山、遥拜海外仙岛等。前210年,始皇帝在第五次东巡回程途中病重,临死前,他将命公子扶苏赶回咸阳主持事务的诏书交给宠臣赵高,但赵高却没有将其发布,而是私下藏了起来。

当时,公子扶苏为人正直有能力,是公认的储君人选,可赵高为人奸诈,担心扶苏继位后惩治自己。他不愿意践行始皇的遗命。不过,赵高也清楚,如果篡改始皇帝的遗命,光靠自己是很难服众的,而丞相李斯德高望重,如果能把他拉拢过来那就最好不过。据《资治通鉴》记载,赵高对李斯说道:"

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

一听这话,李斯严词拒绝。赵高又劝诱道:"

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愿君审计而定

之!"

李斯出身平凡,最为害怕的事情便是有一天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赵高知道他的隐忧,成功说服李斯。

当下,李斯宣布始皇帝嘱托自己立胡亥为君,并伪造诏书要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自尽。

胡亥回到咸阳后登基继位,是为秦二世。有拥立之功的赵高升任郎中令,成了大权的实际掌控者。然而,同样参与了此事的李斯虽然仍是丞相,却被胡亥边缘化,失去了话语权。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在关东兴起,但胡亥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道纵情享乐。见此情景,李斯等一批大臣忍不住上书道:"

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正玩在兴头上的胡亥,一看到这道奏疏,觉得十分扫兴。他勃然大怒,斥责道:"

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盛怒之下,胡亥竟然下令将这位老臣连同一起上书的其他贤臣都下入狱中。

即使陷入囹圄,李斯仍然不断上书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希望胡亥能够良心发现、浪子回头。

不幸的是,当时赵高专权,为了更好的麻痹和控制胡亥,赵高将李斯的奏疏全部扣下不发,嘲讽道"

囚安得上书"。他还在胡亥面前抹黑李斯道:"

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

胡亥听罢,认定李斯要行谋反叛逆之事,便让赵高负责审问。赵高用酷刑逼李斯招供,并定下重罪,结果"

其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就这样,一代名相、秦帝国的设计者李斯在昏君、奸臣的联手加害下被活活腰斩,还被夷灭三族。

倘若当初,李斯不改初心,拥戴扶苏,必然不会沦落至此。一个人走旁门左道,往往会遭到惩罚。李斯的经历,实在令人感慨。

标签: 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六国,为何他的下场会如此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二世元年七月,李斯身受五刑,在咸阳被腰斩于市。父子俩被押赴刑场时,李斯回过头对同样监在囚车里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父子俩相对哭泣,死后又被夷灭三族。父子同死,夷灭三族!可怜,亦复可叹!李斯在中国历

  • 一个举世无双的大能人,李斯为何没能斗过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李斯

    李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李斯,早年是楚国上蔡的一个仓管员,作为一名小公务员,他吃着皇粮没有什么梦想。直到有一天,他走进了一个茅厕,他看到了一群厕鼠因为他的到来四处奔逃,非常惶恐。普通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也就只是笑一笑,老鼠嘛!怕人这是自然的

  • 中国历史上受刑最多的人是谁?千古一相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受刑最多的人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斯将商鞅、韩非的君主专制理论推向极端,使百姓不敢反抗,统治者久处尊位。他的《行督责书》使民众时刻处于苛刑的恐怖之中,而他自己在具五刑过程中饱尝大枷、强索、笞杖、刀锥、斧钺、铁质、鬼头刀等各种刑具之苦,终致被夷三族,成

  • 解密:蒙恬死后 秦帝国三十万北部军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恬,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彻底解决边患收复河南地,派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这三十万秦军不仅是防御匈奴骑兵的钢铁屏障,同时也可以在咸阳受到威胁时沿直道迅速南下救援。但就是这样一支秦军,在蒙恬死后,却从我们视线当中消失了。那么,秦帝国的三十万北部边防军究竟下落如何呢?血染巨鹿。秦始皇沙丘病逝后,赵高、李

  • 解密: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恬,秦朝,名将,

    作为大秦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蒙恬手握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长城军。这支部队,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这支部队,跟谁蒙恬多年,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蒙恬的人马。只要蒙恬假托皇帝诏令,拥护太子扶苏,打回京城,赵高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条。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太子扶苏

  • 蒙恬将军在秦国究竟有多厉害?蒙恬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恬,秦朝

    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代良然。”“内史忠贤”是历朝历代对蒙恬的看法,这位大将军原居齐国,后来跟随家人来到了秦国,为秦国驱逐匈奴,维护秦国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史记》蒙恬将军传:(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

  •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被李斯赵高联手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恬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一、出身官宦世家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为秦国高…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

  • 秦朝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扶苏

    蒙恬是嬴政手下的大将,当时的秦国,有着两大将军,一个是王翦,一个是蒙恬,两人都为大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翦的年龄比蒙恬要大很多,所以他的功绩多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蒙恬的主要功绩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动漫中的扶苏和蒙恬(网络图)秦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在中原大地所向披靡,但是却苦于西北匈奴的骚扰。

  • 秦国大将蒙恬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恬

    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蒙恬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人物。蒙氏兄弟同时效力于秦始皇,蒙恬担任外事,在边疆之外带兵打仗,抵御外侵;蒙毅常为内谋,在朝廷之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进谏忠言。他们被合称为“忠信”,皇宠国恩,荣

  • 一代名将蒙恬为何愿意死在赵高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与匈奴角逐于大漠之上,使他对怎样赢得胜利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了彻底御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