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晏子身上都有哪些故事

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晏子身上都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30 更新时间:2024/1/25 13:29:26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过他过人的口才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齐国人的赏识和赞美,历来有很多人对他进行过评价,褒贬不一的观点,让晏子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起来。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字仲谥平,原名晏婴。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作为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三朝元老,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出的又一位著名宰相。司马迁的《史记》将他与管仲并列,并评价两人和两位国君:“晏子俭矣,夷吾(管仲)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根据司马迁的言论,我们知道晏子是个十分节俭的人,他与管仲不同,管仲做齐国的相国时,主力发展经济,使得齐国成为了东方的强国,有足以称霸天下的实力,而在晏子成为齐国的相国时,晏子的方法跟管仲不同,主要是讲究仁义、道义,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教导民众,使得国家处在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里,使得齐国能够大治。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还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连孔圣人都认为晏子是个优秀的人,他不仅善于与他人打交道,还在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对人以谦恭的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事,既然孔子这么尊重和欣赏晏子,晏子为何又不让齐景公聘用孔子到齐国来任职呢?

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个诸侯国君王,而孔子也曾经到了齐国,他听过齐国有这么个贤人,一直都想去拜访他。顺便再推行他的儒家学说,齐景公听完孔子的言论,很赞赏孔子,也想到要重用孔子,但是却遭到了晏子的反对。

晏子却不是很同意,因为他觉得孔子的做法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是有困难的。孔子的主张对于乱世春秋根本就不实用,他的主张放在治世还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在乱世春秋,大家都忙着扩张和发展,谁有空去管礼仪、道德之类的,晏子认为身处乱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军事,积极寻求对完的扩张,因此,并非晏子有意排挤孔子,是不主张用孔子的那一套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晏婴和孔子吧。

晏子谏杀烛邹

晏子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齐景公喜欢鸟,有次他捕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很是喜欢,就让烛邹替自己好好看住,烛邹不敢怠慢这只鸟儿,小心饲养、精心呵护,但是还是由于自己的不注意,让鸟给飞了。齐景公很生气,立刻把烛邹绑起来要杀掉他。这个时候,站在一边的晏子说:“大王能不能待我问罪之后,再治他的罪。”

齐景公答应了。晏子问烛邹:“烛邹你犯了死罪你可知罪?第一个罪就是,因为你的粗心让大王喜爱的鸟儿飞走了;第二,因为你连大王的鸟儿都看不住,大王要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如果这件事被其他国家的知道了,大家都会说大王是个昏君,竟为了一直鸟儿杀了一个人,从而就看不起我们齐国,这就是大王要杀你的原因。”说完后晏子请示齐景公要求动手,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话,便放了烛邹。

华而不实

晏子着实是个可爱的人,他的言语之间都是充满着语言的幽默和智慧,实在是令人钦佩他运用得炉火纯青。《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子聊天,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的水是古铜色的,而在这片红色的海域里有一棵枣树,这棵枣树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晏子回答:“那时因为,从前秦穆公坐龙船巡视天下,曾用黄布裹着蒸枣吃。龙舟刚好到了东海时,秦缪公便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进入到东海,所以海水呈古铜色。而枣被蒸过,因此长大后只开花不结果。”齐景公惊讶于晏子的反映,但是他很不高兴,他说:“我只是随口乱说的,你为何要一本正经地回答出来了。”晏子一本正经地回到:“因为,对于假装提问的人,要用虚假的回答答复他。”

标签: 晏子春秋战国孔子

更多文章

  • 孔光是孔子的第几代孙?孔光的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光,西汉,孔子

    孔光,孔子后人中又一位大家,在西汉王朝后期有着卓越的地位,那么孔光的简介是什么呢?孔光,字子夏,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十四世孙,西汉太师孔霸的儿子。孔光从小就聪明好学,天资聪颖。未满20岁,孔光就被推举为议郎。早早地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后来又被推举为方正,进入朝廷担任谏大夫一职。因为孔光性格刚烈,敢于

  • 圣人孔子名字暗含玄机 孔子名字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名字,秘密

    孔子是鲁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文。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得臣。孔子也是近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孔子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地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学说贯彻了整个中华名族,历代的帝王在即位时都需要阅读他的学说,甚至就是现在中国海外还有很多孔子学院。但很少有人

  • 孔子母亲为何到死都不告诉其生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颜征,叔梁纥,庄姜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织路线指导下,周武王将微

  • 孔子弟子公冶长是个怎样的人 公冶长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弟子公冶长,公冶长人物生平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公冶长家境贫穷,个人非常勤俭节约,又十分喜爱读书,知识渊博,才能和德行都同时具备,是孔子眼中具备仁德的重要代表。在《论语》第五篇中有提到公冶长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

  •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

    孔子这位圣人在历史上不仅留下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儒家学说,在他不朽的一生中,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期间也留下了很多轶闻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流传甚广传诵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就有孔子学琴及孔子相师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具体是讲述了什么?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

  • 孔子爱徒颜回在历史上有何故事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颜回,孔子

    颜回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大人物,被后世的人尊称为“复圣”,他作为孔子最杰出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文化,践行着孔子仁义守礼的思想主张,虽然凭借他的贤名可以很轻松的去做个官僚,但是颜回依旧恪守着清贫的生活,不改其志。颜回的故事颜回幼年的时候的很多事已经不可考了,而在他拜孔子为师,跟着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

  • 解析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景公,孔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答。齐景公又问一次,还是不答。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都以为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国,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调和上下的怨仇。孔某人到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

  • 连圣人孔子都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春秋第一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子

    俗话说的好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可见这个年纪的女人其性欲之强大,女人一旦性欲太过于强大就会想要出轨偷吃,渐渐的就会演变成荡妇,历史上被称为荡妇的女人不少,但堪称春秋第一荡妇的女人你知道是谁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春秋第一荡妇——南子。网络配图南子,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

  • 解密: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国相国晏婴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网络配图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

  • 孔子的办学经费从哪里来?揭秘孔子办学的经济来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办学的经济来源

    都知道孔子是民间教育的鼻祖,好多人都想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众所周知,孔子的家境也不富裕,父亲去世的早,而且孔子的母亲又是父亲的小老婆,如此,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呢?网络配图其一,官员赞助的。孔子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孔子靠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学习很勤奋,因此孔子的名气很大,至少在鲁国国都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