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攻楚失败,王翦为何不提意见?

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攻楚失败,王翦为何不提意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3/17 5:22:02

你了解王翦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之事。他问老将王翦需要多少人可灭楚国?王翦说少于六十万就不行。嬴政眉头一皱,觉得有点多,又问很欣赏的青年将领李信同样的问题,李信意气风发地回答,二十万足矣。

嬴政大喜,认为王翦年纪大了,胆子小了,时代终归属于年轻人,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攻楚,结果被项羽的祖父项燕杀败,伤亡两个军营,损失七名都尉,是秦灭六国时少有的败仗。

这件事情中,王翦的态度值得琢磨。嬴政不听他的,他并没有据理力争,而是称病辞朝,归隐故里。

但这似乎不是一个忠臣该有的姿态,咱们熟悉的忠臣,不都是犯颜直谏、不看君王脸色那一款吗?为何王翦如此特别?如果他劝下嬴政,秦国就可以减少一次失败,莫非他不爱秦国?当然不是。

王翦之所以会有这种选择,是因为他并非纯粹的武人,有着政治家的心机和头脑。

类似的事儿,在秦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打算直取赵国都邯郸,攻灭赵国,大将白起不赞同,说了很多理由,一力劝谏。但昭襄王不听,执意攻楚,战事果然如白起所料。那白起的结局如何呢?被昭襄王赐死了。

对于王翦来说,这就是前车之鉴。且前事未远,才过去了35年,离王翦生活的时期很近。估计当他的功劳越来越大,离白起当年的位置越来越近时,就在考虑如何才能避免白起的命运。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可违逆君王。君王想做什么,只要不是亡国的大事,那就让他去做,错了也不评说,谨守臣子的本分。传统的忠臣是内方外方,王翦是外圆内方,为人处事很圆滑,轻易不和人结仇,更不和君王顶牛。

这样做很有用处,灭赵失败后,秦昭襄王一想到白起说过的那些话就恼羞成怒,对白起极为痛恨。而李信攻楚失败后,嬴政怒的是说大话的李信,对王翦没任何意见,亲自前往王翦的故乡频阳,答应给他六十万大军,请他出山领兵。

王翦也没拿乔,立刻出发了。然后又来了一波操作,多次向嬴政求良田、求赏赐。连他的部下也觉得不妥,请他不要这么贪婪。

此时王翦才说出了真实用意,他说秦王多疑,如今秦国士兵都在自己手中,唯有向秦王提出诸多要求,才能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说白了,这就是自污,王翦对君王的心理了解得实在透彻。古代所有君王,都希望文武百官没啥缺点,一心为国。但是,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人,君王就该慌了。因为天底下只能有一个十全十美、近于神圣的人,就是君王自己。

君王真正喜欢的,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臣子。

当王翦掌握了秦国的兵马,嬴政怕的就不是王翦过贪,而是他不贪。贪,说明他还有私欲;不贪,说明他所图甚大,这场战一结束,王翦命运就堪忧了。

双商在线的王翦,没有给嬴政这个机会。最令人佩服的是,王翦是嬴政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却在平定六国后激流勇退,并不居功,因而后世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

看了以上内容,就会发现灭楚之战时王翦不反驳李信很正常,他知道嬴政已经偏向李信,反驳李信就是反驳嬴政,将为自己留下隐患。

而且这也没法反驳,如果嬴政不信王翦,那么结果一样;如果嬴政信了王翦,不让李信带二十万兵去攻楚国,就永远没有办法证明王翦的正确性。哪怕当时听了,过后嬴政也会有怀疑。

什么都不说,才是王翦最好的选择。说多了,未来证明了嬴政的错误,对王翦并无益处。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和李牧死于非命,廉颇被自己的君王厌弃,出奔别国,郁郁不得志,唯有王翦善始善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王翦不但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有政治谋略,深谙君臣相处之道。

标签: 王翦战国

更多文章

  • 《我在北京等你》即将播出 男女主角由李易峰和江疏影领衔主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我在北京等你》

    据悉,电视剧《我在北京等你》即将播出,预计2月23日接档《决胜法庭》登陆江苏、浙江卫视播出,这部剧是由许肇任、鄢钷、解航、陈宥良执导的,主要讲述了律师徐天和服装设计师盛夏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剧中的男女主角是由李易峰和江疏影领衔主演的,李易峰饰演的是律师徐天,一开始的他是一名孤儿,从小有着想要成为大律

  • 唐武宗死后,皇位为何由叔叔李忱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武宗,唐宣宗

    唐武宗有五个儿子,皇位为何由十三叔继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古代皇位一般都是子继父位,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唐朝唐武宗驾崩后,虽然有五个儿子,皇位却由皇叔继承。唐武宗李炎,出生于公元814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公元840年继位登基,成为唐朝第15位

  • 武则天费尽心机建立武周,为什么最后皇位还是由李显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武则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上位与传位之路。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在伺候病榻上的李世民时,太子李治对武则天产生爱慕之心,两人暗生情愫。李世民去世后,武才

  • 韩信为什么佩服李左车?李左车和韩信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李左车

    韩信为什么佩服李左车?李左车和韩信谁比较厉害?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秦汉时期的名将,韩信一定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为有了韩信,刘邦建立汉朝才算是上了一层保障。韩信在历史上的表现的确是非常出色,被人称为“兵仙”,一个称呼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用兵如神。不过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人,曾经为韩

  • 韩信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燕国的?李左车跟韩信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李左车,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燕国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的厉害之处不单单在于能带兵打仗,更重要的是韩信除了会打仗之外还善于使用谋略,善于识别人才、运用人才。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燕国就是韩信会识别人才、能听取意见的最好体现。当韩信降服魏国,活捉魏王豹;打败

  • 李左车为什么叫做“雹神”?“雹神”的传闻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李左车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雹神”的传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左车,宁晋人 秦汉之际大谋略家,初仕赵,封广武君 封地据宁晋县城10至15公里的西南部,东里、西里、南里、北里(今为大南里、小南里、大北里、小北里、东里、西里等村)现存之“左车故里”碑位于宁晋县小南里村东

  • 龙且兵败身死,项羽开始害怕了!项羽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龙且

    龙且兵败身死,项羽开始害怕了!项羽在害怕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在得知龙且死后,十分担忧、害怕。他害怕到什么程度呢?项羽还特地拉下脸让人去游说韩信,不过韩信没有听从。这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有记载,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 韩信如何能被称为“兵仙”?“绝代双雄”之一的龙且是怎么死在他手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韩信,龙且

    韩信如何能被称为“兵仙”?“绝代双雄”之一的龙且是怎么死在他手下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话说进入楚汉争霸的后期,考虑到正面交锋效果不明显,主线战场线长面广,项羽决定转变思路,从支线战场找突破口。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

  • 龙且是项羽手下名将!为何第一次交手便死在韩信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龙且

    龙且是项羽手下名将!为何第一次交手便死在韩信手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项羽本身也算得上是一个盖世英雄,他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他手下原本也有不少名将,龙且算得上是他最重要的将领了。但是,龙且恐怕到死都觉得自己死的很窝囊,因为他是死在一个当时还不怎么出名的人手上的,这个人就是

  •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第一悍将,他为什么会输给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龙且,秦朝

    龙且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进入楚汉争霸的后期,考虑到正面交锋效果不明显,主线战场线长面广,项羽决定转变思路,从支线战场找突破口。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