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4/2 15:55:43

传说佛印禅师,通佛义、精五经,能诗擅画,颇得当时人的崇仰。他居住在镇江的金山寺,慕名拜访的僧俗很多。当时朝大学士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江南金山寺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也经谈禅论道。

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在佛教里指的是“讥、毁、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禅师看了诗,拿起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看,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气坏了,随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苏轼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轼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轼惭愧不已。

传说,有一次苏轼来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觉得身心舒禅师答道:“很好,像一尊庄严的佛,于是问道:“禅师,你看我的坐姿怎么样?”

苏轼听了很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轼:“学士,你看我的坐姿怎么样?”苏轼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苏轼见将禅师比喻为牛粪,禅师竟无以为答,心中以为贏了佛印禅师,于是赶紧回到家中,兴高采烈地对妹妹苏小妹说:“哈,我今天终于赢了禅师!”苏小妹问道:“你怎么赢的?苏轼得意地叙述刚才的事情。苏小妹天资聪颖,听了苏轼的话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自己是什么。禅师的心中像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轼哑然,这才知道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人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具有同样的特点。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总是在骗自己。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影效应”。

标签: 苏东坡

更多文章

  • 苏轼的孩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他生前有多位红颜知己,那么苏轼一生有几个孩子呢?苏轼儿子的结局各是什么?下面通过他们的简介来了解一下。苏轼没有女儿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儿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苏轼长子苏迈简介苏迈,字维康,苏轼长子,为苏轼第

  • 刘邦对待父亲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

    刘邦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终于击败对手,如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为汉,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自然也是高官侯爵,成为皇帝的刘邦一改往日做法,对昔日的老爹也是格外尊敬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的吧!刘邦称帝后,在设盛宴招待大臣时,对父亲刘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

  • 刘邦病榻论相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刘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但因张良、叔孙通等大臣皆反对,只得作罢。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事已高大,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后,病势日益沉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直接大骂道:“我以布衣之身,手

  • 刘邦为了巩固统治的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刘邦做了皇帝,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皇权的吧!(一)清理异姓王各地的异姓王,有兵将,还三心二意。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

  • 刘邦建国后的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汉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再三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

  • 韩信的出身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可能提起韩信,大多数人会以为韩信是布衣出身,但有证据显示韩信是贵族出身,不是是没落贵族而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的身世背景吧!韩信的独来独往,与一般的底层人物格格不入,就说明了韩信与其他的人不是一路人。比如说韩信在淮阴城里,他与众不同。韩信从社会上层落到社会底层的一个明显特征不是他看不起下层民众,

  • 陆游的至交好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提起大诗人陆游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呢?但大家知道陆游的至交好友是谁吗?其实陆游的这位至交好友大家也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孝宗赵昚(shen)乾道四年(1168),宝印禅师移锡今四川广汉县南八公里的龙居寺。不久,又去蜀州(今四川崇庆)城北二十八公里的大明寺担任住持。在大明寺期间,他结识了南宋最杰出的

  • 陆游科举除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科举

    说到陆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才华横溢,但就是这么有才华的陆游,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本该成绩优异的他,却被主考官除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陆游又是被哪位主考官除名的呢?在南宋组兴二十三年,南宋的临安举办一个规模较大的礼部初试,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陆游,便参加了这次的考试。但不为人知的是,在考试的前一天,

  • 陆游在蜀州发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游

    “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这是陆游忆怀罨画池的名句。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画池南岸的恰斋。从此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与罨画池,与蜀州难解难分。陆游生活的南宋,战事纷乱,饱受金人欺凌,山河破碎。陆游怀揣报国之心,一生矢志收复疆土,努力后却发现南宋颓势难以挽回,以

  • 陆游和秦桧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桧

    秦桧不但是所有大宋子民的公敌,还是陆游的“私敌”。于公于私,陆游和秦桧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那么,陆游跟秦桧的仇恨到底有什么渊源呢?首先陆家从陆游的父亲陆宰、叔父陆宲开始,都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也都是因为跟主和派发生冲突才被罢官的,父亲兄弟俩被罢官后一直只能在老家闲居,再也没有复出过。在陆宰的好朋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