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与程颐交恶

苏轼与程颐交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8:20

北宋中后期,形成了所谓蜀党、洛党和朔党的朋党之争,蜀党的领袖是苏轼苏辙二兄弟,洛党的领袖是程颢程颐二兄弟,朔党的领袖则是刘挚、王岩叟。其中苏轼和程颐更是因为《论语》中的一句话而交恶。

这三个党派之间谁也不服谁,今天我跟你斗,明天他跟我斗,后天又是你跟他斗,弄得天下仕子无所适从,毕竟这三个党派都是学界大佬或者政坛大腕。

在这三派之中,蜀党和洛党是典型的文人党争,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不是利益,而是观点的不同,特别是苏轼和二程兄弟势如水火,见面就茬架。

有一次,司马光逝世,由二程中的程颐主持葬礼。恰逢葬礼的这一天,朝廷举行祭祀大典,众官员上午参加完祭祀,准备下午去吊唁司马光。

正当苏轼等人前往司马光的灵堂时,程颐拦住了他们:“今天不可吊祭。”苏轼纳闷的问道:“这是为何?”程颐冷冷道:“岂不闻《论语》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中确实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说,孔子如果当天参加了葬礼,就不再唱歌。程颐认为,你们刚在朝廷的祭祀典礼上唱过颂歌,就不应该来参加葬礼。

明白了这层意思后,苏轼立即回击道:“孔子说哭则不歌,没说歌则不哭啊。”一句话顶得程颐哑口无言,苏轼则径自带着众人去吊祭司马光。

到了灵堂时,苏轼发现司马光的儿子竟然没有出来接待客人,询问之下,又是程颐的主意。程颐认为,如果真是孝子,就应该哭晕在后堂,根本无法见人。

苏轼强忍笑意,当众讽刺道:“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将程颐比作墨守成规的叔孙通,众人哄堂大笑,程颐也闹了个满脸通红,差点上去就是一顿老拳。

经过这件事后,程颐彻底和苏轼等人结下了梁子,一有机会就大打嘴仗,势如水火,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苏轼和程颐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们之间的交恶除了观点不同,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苏轼性格洒脱,豪放不羁,不喜欢拘泥于小节。

而程颐呢,一直以儒学传人自居,严格遵守儒家规范,在他们眼里,天下没有小事,不能马而虎之,在追求圣人之道上应该正心诚意、一丝不苟。

假设一下,如果孔子在世,遇到类似的问题会怎么处理呢?他该如何教导或者调解苏轼和程颐之间的矛盾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探讨探讨。

标签: 苏轼

更多文章

  • 苏轼不得志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起苏轼这个词人,我们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他吟咏明月几时有的样子。苏轼在我们心中一直都是一个文学大家的形象,他在文学,绘画,书法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但苏轼同样对政治和权利也有向往,但却在官场屡屡碰壁,始终不能得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可能对他政治上比较熟悉的就是乌台诗案,这个乌台诗案到底是怎么一回

  • 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东坡

    传说佛印禅师,通佛义、精五经,能诗擅画,颇得当时文人的崇仰。他居住在镇江的金山寺,慕名拜访的僧俗很多。当时宋朝大学士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也经常谈禅论道。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稽首天中天,毫

  • 苏轼的孩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他生前有多位红颜知己,那么苏轼一生有几个孩子呢?苏轼儿子的结局各是什么?下面通过他们的简介来了解一下。苏轼没有女儿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儿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苏轼长子苏迈简介苏迈,字维康,苏轼长子,为苏轼第

  • 刘邦对待父亲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

    刘邦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终于击败对手,如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为汉,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自然也是高官侯爵,成为皇帝的刘邦一改往日做法,对昔日的老爹也是格外尊敬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的吧!刘邦称帝后,在设盛宴招待大臣时,对父亲刘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

  • 刘邦病榻论相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刘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但因张良、叔孙通等大臣皆反对,只得作罢。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事已高大,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后,病势日益沉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直接大骂道:“我以布衣之身,手

  • 刘邦为了巩固统治的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刘邦做了皇帝,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皇权的吧!(一)清理异姓王各地的异姓王,有兵将,还三心二意。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

  • 刘邦建国后的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汉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再三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

  • 韩信的出身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可能提起韩信,大多数人会以为韩信是布衣出身,但有证据显示韩信是贵族出身,不是是没落贵族而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的身世背景吧!韩信的独来独往,与一般的底层人物格格不入,就说明了韩信与其他的人不是一路人。比如说韩信在淮阴城里,他与众不同。韩信从社会上层落到社会底层的一个明显特征不是他看不起下层民众,

  • 陆游的至交好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提起大诗人陆游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呢?但大家知道陆游的至交好友是谁吗?其实陆游的这位至交好友大家也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孝宗赵昚(shen)乾道四年(1168),宝印禅师移锡今四川广汉县南八公里的龙居寺。不久,又去蜀州(今四川崇庆)城北二十八公里的大明寺担任住持。在大明寺期间,他结识了南宋最杰出的

  • 陆游科举除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科举

    说到陆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才华横溢,但就是这么有才华的陆游,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本该成绩优异的他,却被主考官除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陆游又是被哪位主考官除名的呢?在南宋组兴二十三年,南宋的临安举办一个规模较大的礼部初试,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陆游,便参加了这次的考试。但不为人知的是,在考试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