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相陈廷敬:主编《康熙字典》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

一代名相陈廷敬:主编《康熙字典》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36 更新时间:2023/12/21 10:40:47

​久没看电视剧了,今日打开突然发现,有一部《一代名相陈廷敬》正在热播中,这真让人很是欣慰,认真地看了几集后感觉还好,虽然说它是正剧有些勉强,但毕竟没有如《一代廉吏于成龙》那样,让陈廷敬也来点武功比划几下,其中的台词乱象也真还不多,怎么也算是让国人大致了解了陈廷敬其人吧。

其实,说他是名相,稍稍有些不是那么太准确,明清两季,自胡惟庸之后,就再无丞相了。清朝根本就从没设置过宰相一职,这个称呼只是民间或戏说之言,如那”宰相刘罗锅”及李鸿章的“宰相合肥天下瘦”一般,但在当时私下,还是有这一尊称,比如索额图被称为索相,但毕竟是不能当作官方之称谓的,至于陈廷敬在私下是否被人称为“陈相”,就不知道了。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不会的,因为,从陈廷敬一生来看,虽然他是康熙之重臣,但似乎从来也没有达到康熙朝权相之地位,无论是康熙前期的辅政四大臣,还是中期的索额图和明珠,抑或是晚期的张廷玉等,陈廷敬最多只能算康熙所倚重的大臣,其地位并没有大家想象地那么高。再说了,清王朝前期,主要还是重用的是满人,宰辅肯定是由满人出任。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晋城市人。顺治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他一生做了53年的官,升迁了28次。历任经筵讲官,工部、户部、刑部和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75岁病逝,谥文贞。

可能是能读书的基因强大,这晋城陈家真是了得,从明孝宗到清乾隆间,陈廷敬家族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以此被人称作“进士九出,翰林六鸣”。而陈廷敬不到二十岁便考中进士,靠着为官清廉正直,对朝廷忠心耿耿,一路升迁,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

他长期得到康熙的倚重,无论是为官之道,还是他的诗词都十分得康熙褒奖,尤其在学识上,是作为当朝学林之魁首,士子之楷模,他不仅主持编撰《明史》,还主持了著名的《康熙字典》的编修,经过六年的焚膏继晷始完成,共收录77035个汉字,其历史作用不亚于《史记》和《永乐大典》,这在当朝汉大臣中所得到的朝廷重用程度,似是无人相匹。

他作为士林首魁,门生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学生当属玄烨和容若,不熟悉这两人是吧,哈哈,说人话就是康熙和纳兰性德,康熙就不说了,而纳兰性德作为喜好文学之人是没有不知道他的,那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博得了多少美女少妇的痴情之泪,在一声叹息中尽显满满地无奈。

不循私情,为官正派,是陈廷敬一惯的作风,有则小故事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康熙继位之初,陈廷敬在户部任职,康熙让陈廷敬给他从户部支些银子花,陈廷敬说国库有国库的规矩,皇上也不能特殊,如果你缺银子,等我领了俸禄,可以借给您。把康熙气得个仰扳,直接晕了过去,扬言说有机会一定要杀了陈廷敬。当然,后来康熙对陈廷敬的作法给予了高度地肯定。

电视剧中的陈廷敬在左都御史上的戏份很多,这一官职实际上是都察院的最高长官,明清都设此职,但一直是正二品,至清几经变化才提为从一品,这还是就满员来说的,至于汉员,乃是正二品,官阶在朝中勋职中并不是太高,主要职责是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非正直耿介之人不能胜任,此职位的任命也可以说是皇帝行事之风向标,也可看出皇帝对时政的常态。

陈廷敬任此职期间,正值满八旗蜕化之时,腐败席卷全国,各级官员贪污受贿严重,任用陈廷敬执掌监察,也表明康熙试图力禁贪腐之风的决心,但是,在封建王朝,尽管陈廷敬为官清廉,是个直谏敢为之能臣,但以一已之力,是无法阻挡大清入关后颓势的。因此,在整饬吏治方面,远没有我们在电视剧中看见的那样成绩斐然。

他在48岁时曾辞官回乡,原因就是他的亲戚因为贪污而被罢官,这让陈廷敬很是尴尬,羞愧不已,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当时腐败风之盛;但好在三年后又被用,最后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当时吏部为六部之首,文渊阁为文臣之最,陈廷敬已经是位极人臣。

陈廷敬在风烛残年,不能上朝之时,康熙屡派太医来看。逝世后,康熙带领满朝的文物大臣前来祭奠,亲赐挽联,并让皇子为其扶棺。挽联云:“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在康熙眼中,陈廷敬“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在他完成的历史功绩中,如平定葛尔丹,收复台湾,平定三藩等伟业中,陈廷敬都是坚定地支持者。可以说陈廷敬作为康熙的重要辅臣,作用不可或缺。

电视剧中的陈廷敬同史上真实之人相比,突出了其清正廉洁,不惧权臣,精明强干,铁腕治贪的特点。他宅心仁厚,品行高洁,人格完美,学识渊博。立言、立身、立功”三者皆佳,他著作等身,门生众多,但不党不朋,如电视剧中所说,是一“孤臣”,他忠君爱国,心系天下百姓,克己奉公,无愧于《清史稿》给他以“清勤”之评价。

正人先正已,他在康熙朝历任各部尚书,他以身作则,给自己,也是给部属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是当朝为官之楷模。

在功绩方面,那可述多多,钱币改革、整治贪污、整治吏治等各个方面,陈廷敬均绩效卓越,更是以不畏艰难,公心无私的气概,将如王继文等封疆大吏绳之以法,这些在电视剧中多有涉及,且比较精彩。

但有一点有些遗憾,此剧未能充分展现陈廷敬的文学才华,他受传统中华文化长期影响,是一个学者兼诗人的能臣,他的文作被康熙夸为“拟诸姚房李杜”,所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学所能窥者。”平生勤于写作,几无搁笔,著作等身,文以载道,一以贯之,终身笔耕不辍。

纵观陈廷敬的一生,总体说来还是比较平顺,在那风云变幻,伴君如虎的王朝,能这样顺畅一路走来的人并不多,他最后是请辞内阁大臣而善终,死后康熙很是惋惜,并充分肯定了他的一生。

一代学士,一朝名臣,一生清廉,一世楷模,陈廷敬,廷之肱骨,敬之文贞。

标签: 世纪康熙

更多文章

  • 李存勖有多少个老婆?李存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后,那个,时候,李克,自己,皇后,父亲,因为

    人物档案姓名:李存勖出生地:山西应县逝世日期:926年5月15日庙号:庄宗在位时间:908年926年国家:中国(后唐)年号:同光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代表作品:《一叶落》、《阳台梦》、《忆仙姿》职业:皇帝出生时间:885年12月2日别名:朱邪亚子、李亚子、李天下、李存勖陵墓:雍陵民族:沙陀族主要成就:

  • 晋灵公的真正死因 赵盾和赵穿谁是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喜欢,不是,厨师,一个,杀掉,所以,百姓,可是

    公元前607年,晋国国君晋灵公被赵穿杀死于桃园,晋灵公死了,但是凶手赵穿却一直未能伏法。为什么杀掉晋灵公的赵穿最后是无罪的呢?造成晋灵公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杀害晋灵公的真凶到底是谁,赵穿或是赵盾?晋灵公继位后,因为他年龄小,所以国家的政治事务就都落到了赵盾手中。赵盾忠心为国,尽心尽力维持晋

  • 李存勖有多宠信伶人?如何评价李存勖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自己,因为,但是,喜好,后来,大臣,面前,皇帝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出了许多丰功伟绩和贤明仁德的帝王,同时也有许多十分荒唐的皇帝。比如说木匠皇帝朱由校,蛤蟆皇帝司马衷等。本文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有“戏子皇帝”之称的后唐开国之君李存勖。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开国君主,那么说明他本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但是为什么又会有&ld

  • 后唐开国君主李存勖简介 李存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时候,洛阳,李克,公元,父亲,没有,可以,自己

    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开国君主。他生于公元885年。去世于公元926年,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李存勖一家原本是沙陀族,也叫处月族,族中人以朱邪为姓,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一带。李存勖是山西应县人,小字亚子,因为是长子所以被李克用寄予厚望。背负着父亲

  • 五代第一明君柴荣的故事 柴荣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来,改造,皇位,刘氏,皇后,时候,工程,百姓

    后周显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去世。临死之前,他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养子柴荣。柴荣继承皇位的时候,后周国虽然在郭威的治理下,有所改变和恢复,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他面临的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国之都的汴京城,混乱不堪,道路拥挤,完全没有一国之都大气富贵的样子。后世的资料记载,汴京当

  • 西夏仁宗李仁孝简介 李仁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起义,西夏,宋朝,金国,去世,继位,大庆,叛乱

    夏仁宗李仁孝是西夏的第五位皇帝,是夏崇宗和曹贤妃之子,生于公元1124年。公元1139年,也就是大德五年,夏崇宗李乾顺去世。十六岁的李仁孝,因此继位为帝,尊母曹氏为“国母”,并指定罔氏为皇后。李仁孝刚刚继位,西夏国内就爆发了萧合达叛乱事件。萧合达是辽朝将领,辽朝封耶律南仙为成

  • 赵盾是哪个时期的人物?赵盾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公元前,国君,公子,生活,父亲,时候,已经,性格

    公元前644年,春秋时期晋国已经是晋惠公执政时代了,邻近晋国的翟国却居住着晋惠公的哥哥重耳。当年受骊姬之乱的影响,晋惠公和重耳都相继逃离了晋国,晋惠公到了梁国求助,而重耳则到了翟国求援。距离重耳来到翟国的那一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重耳也已经在翟国娶妻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是晋惠公打乱了重耳这样安逸

  • 晋灵公是怎么针对赵盾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自己,不能,刺杀,就是,权力,知道,所以,国君

    君臣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处呢?当皇帝的和做丞相的总是不能够做到完全信任,我们不否认当臣子的权力太大的时候,皇帝的权力受到的约束就会增加;反之,皇帝太过专制,导致臣子没有权力,政策就不能很好的执行,国家就极易发生动乱。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和执政大夫赵盾就是这样的关系,晋灵公年幼又不管政事,赵盾

  • 大明灭亡后,他为何能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汉民

    ​朱之瑜是“明末中国五大学者”之一,在当世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齐名。明亡后,“五大学者”为了“全节之志”,或隐居,或出家,或被迫剃发,而朱之瑜却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朱之瑜为什么能够做到“留发

  • 宋初名臣李昉简介 李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因为,出生,学士,时候,后来,太平,之后,所以

    人物档案姓名:李昉别名:李明远谥号:文正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五代到宋初年间所历王朝:后唐→后汉→后周→宋朝出生地:深州饶阳五公村出生日期:公元925年逝世日期:公元996年职业:官员、学者信仰:儒学主要成就:撰《太平御览》代表作品:《太平御览》、《文苑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