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灭亡后,他为何能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

大明灭亡后,他为何能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36 更新时间:2023/12/22 22:51:43

​朱之瑜是“明末中国五大学者”之一,在当世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齐名。明亡后,“五大学者”为了“全节之志”,或隐居,或出家,或被迫剃发,而朱之瑜却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

朱之瑜为什么能够做到“留发也留头”?

因为他走上了流亡之路,他选择的流亡国家就是日本。

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自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以来,日本施行长达200余年的锁国政策、明朝灭亡之前,那里已经“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为何会接纳中国流亡学者?这个朱之瑜有何“神通”,他到底何许人也?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院李苏平所著《朱之瑜评传》,是迄今为止对朱之瑜生平事迹描述最完整的传记。他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本是大明皇族,但因家道中落,本人又为人正直、诚恳,不肯趋炎附势、阿谀奉迎,所以仕途坎坷。四十岁时他下定决心不去作官。崇祯十七年,朱之瑜四十五岁时,国难降临,李自成攻陷北京,清军入关。朱之瑜临危出山,辅佐南明。南明灭,朱之瑜流亡。

朱之瑜的流亡历尽坎坷。现在中国人去人日本,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但以当时的运输能力,天上不能飞,海上船帆又经不起大风浪。所以东渡日本,仅就航行而言也费尽周折。朱之瑜一生五次出海,三渡日本,两次“未遂”,海上漂泊了十余年,差一点做了海洋孤魂野鬼。

第一次赴日,是向日本“乞师复仇”。他从中国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想借日本兵马,反清复明。而此时日本德川幕府坚持实行海禁,不许外人停留,朱之瑜到了日本近海后不能登陆,只得原路返回。

第二次赴日,是想联合日本,配合郑成功,收服中原。但依然不能靠岸,朱之瑜经由日本到越南(安南)。此刻,他反清复明的根据地舟山被清兵攻陷。有家不能回。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安南国羁押。安南国王欲留下他希望他臣服,他誓死不拜。

最后一次东渡日本,朱之瑜的想法已经产生变化,不是求救兵,而是求避难。衡量当时的局势,朱之瑜认定复国已无望,与其做亡国奴,不如远走高飞。于是,以“鲁仲连不帝秦”的精神,东渡日本,准备在此终了一生。

朱之瑜为何明知日本政府锁国政策,却三番五次来到此求助?

这一切都与朱之瑜在日本的政界学界“知己”有关。

《朱之瑜评传》称朱为“传播中华文化于异邦的导师”,“传中华之道脉,激东滴之儒流”。这位明末贡生,一生与大明官场无缘,但对日本政界、学界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获得了高度认知。朱之瑜来日本前,就有神交已久的知己安东守约。安东守约是日本著名学者,在日本政界学界颇具盛名。在安东守约的宣传下,德川家康的孙子、政治家德川光国也对朱之瑜产生仰慕之情。

最后,也正是因为这些神交奔走呼号,日本政府特批,破40年来幕府之国禁,让朱之瑜在长崎租屋定居下来,就此结束了十多年的海上漂泊生活。

无疑,除了看本国政界学界有头脸人的面子,日本幕府还看中了朱之瑜的才学。朱之瑜虽然也是儒门弟子,但他的学问讲究 “实理实学、学以致用 ”,认为 “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这与日本的“实言实行”的“实用主义”文化传统一拍即合。

所以,到了日本之后,朱之瑜受到德川光国的厚重礼遇。德川光国的做派颇似中国春秋时代的“孟尝君”,在日本以礼贤下士著称。他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时年61岁),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要他取一名号以称呼。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在德川光国的推介下,日本政界学界名流纷纷向“舜水先生”拜师,“朱舜水”这个名字就此在日本叫响东海幡然认故国,谁人不知“朱舜水”!

大明最后一个学者幸存日本,对中国来说,延续了一个“正宗学种”,保留了“文明反思”的血脉。朱之瑜定居日本后,总结了明亡的历史教训,写下了著名的《中原阳九述略》。认为明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政治腐败,二是学术虚伪。

“中国之有逆虏之难,贻羞万世,固逆虏之负恩,亦中国士大夫之自取也。语日:‘木必朽而后蛀生之。未有不朽之木,蛀能生之者也”。

而对日本来说,明学者投奔此地意义更为深远。

德川光国不是慈善家而是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是为日本的未来。留下朱之瑜师之,不仅是将中国残存的最后一点有价值的学问留在日本,而且还为日本的政治前景找到出路。

朱之瑜留日后,德川光国设置彰考馆,聘请 “舜水先生” 指导,由 “舜水先生” 门生安积觉任主编,与安东守约、山鹿素行一道共撰编《大日本史》,该史以“尊王一统”之说贯穿始终,暗喻东方文明的中心国,已从中国转移日本。

后来,山鹿素行还依据此书,写出《中朝事实》,所谓“中朝”,原指中国,现指日本。认定日本正在取代中国,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此说后来被明治维新的先驱者吉田松阴继承,推动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舜水先生”在日本安度晚年,活得很高寿享年82岁。逝后得到日本政府厚葬、民间追祭,德川光国派人整理了他的遗稿、刊行《舜水先生文集》全28卷。东京大学农学院内立有“朱舜水先生终焉之地”石碑,沿存至今。

标签: 大明汉民

更多文章

  • 宋初名臣李昉简介 李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因为,出生,学士,时候,后来,太平,之后,所以

    人物档案姓名:李昉别名:李明远谥号:文正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五代到宋初年间所历王朝:后唐→后汉→后周→宋朝出生地:深州饶阳五公村出生日期:公元925年逝世日期:公元996年职业:官员、学者信仰:儒学主要成就:撰《太平御览》代表作品:《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 晋景公是病死的吗?神巫预言晋景公吃了新麦就会死应验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个,童子,厉鬼,自己,就是,没有,大夫,名医

    要说晋国历史上死得最离奇的国君,应该就属晋景公了吧!就连《左传》当中也仅仅只记下了一句话“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根据史籍记载,晋景公在离世的前两年身体很差,甚至一度重病不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晋景公其实是病死的呢?还有,相传晋景公的病无人可以医治,所以晋景

  • 赵盾有几个兄弟?赵盾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母亲,妹妹,但是,自己,父亲,死后,孩子,很多

    赵盾是谁呢?关于这一点大概很多人对他都不是太熟,但是提到“赵氏孤儿”的话,那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发生这段故事的时候,赵盾已经死了,他就是赵氏一族的前领导人,他死后,赵同和赵括才开始掌管赵氏。在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晋国一连发生了几次政治变动,几位君主都是上任没几年就死了,政治交

  • 后周太祖郭威简介 郭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自己,之后,去世,公元,太祖,辅佐,称帝,国家

    后周太祖郭威,生于公元904年,邢州绕山人,公元951年反叛后汉,建国称帝,国号“周”。为了与历史上的“周”国区分,历史上称之为“后周”,郭威就是后周太祖。公元954年去世,去世前郭威传位后周世宗柴荣。郭威的父亲郭简曾为晋顺州刺

  • 宋文帝刘义隆有几个老婆?他真的和母亲私通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后,因为,时候,自己,后来,之后,文帝,父亲

    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王朝的皇帝,是接替刘裕开创的刘宋王朝的地上那位皇帝。老刘家的人,大多都不是好色之辈,父亲刘裕没几个老婆,刘义隆这个儿子也没几个。虚的不说,只说有历史记载的,也就三个。一是嫡妻文元皇后袁齐妫,二是孝武帝的生母路惠南,三是明宣皇太后沈容姬。在这三个女人中,宋文帝刘义隆最爱的那个女人

  • 周世宗柴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去世,一直,不是,公元,后来,时候,之后,佛教

    后周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去世于公元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他原本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一位名门望族之子,后来家道中落投奔小姑姑柴氏,与小姑丈郭威一家生活在一起。郭威从军入伍之后,柴荣跟随左右,一直是郭威的左膀右臂,随着郭威的升迁而动。他是郭威重要的辅佐,是最信任的下属。郭威后来推翻后汉,

  • 周世宗柴荣简介 柴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可以,之后,建立,皇位,周国,江山,后来,政治

    后周世宗柴荣,可以说是后周一朝最伟大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后周国政治清明,百姓们安乐富庶,中原呈现复兴之态。与此同时他还厉兵秣马,率军四处征战,将后周国的政治版图扩大许多。尽管后周一朝,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只是五代时期诸国中的一个。但是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他打下的基础,后来的宋太祖赵

  • 思美人楚怀王为何流放屈原?屈原到底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屈原,流放,就是,自己,起来,贵族,受到,楚国

    由马可、张馨予主演的《思美人》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很高的收视率。本剧以诗人屈原为主线,讲述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作为男主角的屈原当然是备受瞩目的,但剧中那位两次流放屈原的楚怀王也受到了很高的关注。观众们不明白,楚怀王难道不是看中了屈原敢于直率谏言,以及屈原那一身的才华,才最终下定决

  • 赵盾有几个儿子?赵盾和赵氏孤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为,以后,家族,公元前,故事,赵氏,时期,一个

    《赵氏孤儿》这则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代,故事中的孤儿赵武就是赵盾的孙子,晋景公姐姐和赵朔的儿子。赵盾是活跃在晋国的臣子,是晋国赵氏一族的领导人,应该是赵氏第十九世。他曾服侍过三位晋国国君,他们分别是晋襄公、晋灵公以及晋成公。在公元前601年的时候,赵盾因辅佐晋成公积劳成疾而死。关于赵盾的故事要从晋文

  • 郭威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柴荣?郭威的故事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分,皇位,之后,没有,传给,妻子,一个,因为

    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去世于公元954年,邢州尧山人。他原本是官宦世家出生,只不过年幼之时父亲去世,随母亲一起躲避战乱,流离失所。十八岁后他应募从军,开始从微末一步步往上爬。后来因为对后汉太祖刘知远称帝有大功,因此受到提拔,成为后汉枢密副使。这可以算是郭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后汉皇帝的重用,郭威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