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因何战而成名?廉颇为何打不过秦国王龁?

廉颇因何战而成名?廉颇为何打不过秦国王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3/12/21 2:44:15

齐宣王统治时期,齐国强大,齐宣王自恃国强,恣意插手别国内政,为此还逼死了燕王哙。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继位,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为燕国受苦的百姓报仇。他用了纵横家苏秦,派苏秦游说各国联合抗齐,并让苏秦死间齐国。

在秦国和赵国两国的帮助下,加上齐湣王自己自作自受,齐国独吞宋国,各国忌惮其强大的实力,只能选择抱团,合纵攻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五个国家分开的能力可能很小,还不敌齐国,但是五国实力合并,那实力可就大了去了。齐国这些年东征西战,已经消耗了大半国力,虽然齐国的领土增加了很多,但是那些被霸占,被灭亡的国家的子民对齐国都是有怨恨的,齐国成为众矢之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也就是说,廉颇率领赵军大败齐军,并攻占了齐国的阳晋,威震诸侯,一战成名。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带领五国合纵攻齐。他们从各个方向攻打齐国,齐国很快就丢掉了七十几座城池。廉颇是赵国方面派出的将军,从赵国出发攻打齐国,占领了齐国的阳晋之地。这场战争,使得齐国从一等强国迅速沦为了二等国家,再不能和秦国相比,反而被后起的赵国取代了强国的地位。

赵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很多利益,光是土地就有很多,还有齐国的财宝,更有国际地位的提高。不过,能够取得如今的辉煌成果,赵国自身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尽量不参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斗争,也不发动对外战争,一门心思整“胡服骑射”的改革。就连秦国的秦武王去世,秦国国内内斗这种事他都没有插手,只是将质于燕国的公子稷送回了秦国。

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最大的改变是在军事方面,作用和效果最大的也是军事方面。赵国人学习了胡人的服饰和骑射功夫,作战灵活又勇猛,成为战场上的一匹黑马,迅速杀出了名声,杀出了威望。

加上赵国有良将廉颇和赵奢,其他国家都不敢轻易招惹赵国。由于赵国的强大,秦国东出计划被推迟了整整十年时间。

但是,虽然过程被推迟了十年,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终究是会有一场大战的,这场战争关乎着以后谁是霸主地位,谁才有说话的权力。这场战争因为韩国的上党之争顺利到来了,但是谁也没能打得过谁。尽管廉颇一开始就失利,而丢掉了上党,但是他在长平固守不出,组织士兵们修筑壁垒,依托有利地形,大大提高了赵国长平的防御能力。

可是,廉颇为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打不过王龁率领的秦军呢?

关于这一点,要考虑到很多方面。首先就从秦国和赵国的国家实力来说。秦国早在秦孝公时代就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在秦孝公时代就已经很是强大,秦国也因此而成为了七国中的强国。商鞅变法是关于各个方面的,并不是指的某一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秦国的这次变法改革很彻底。商鞅变法的影响范围广,效果显著。

反观赵国呢?赵国是什么时候强大起来的。准确的说,赵国的强大是在赵武灵王时期,就是在赵武灵王进行了改革以后,赵国才开始变得强大,这些从对外战争的胜来看就可以看出。困扰赵国多年的中山国的问题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解决掉的。但是,赵国的改革比起秦国来说晚了很多年,范围也缩小了很多,影响和效果实在有限,赵国国力不如秦国。

再来看秦国和赵国双方的准备,秦国本来就是冲着上党去的,对上党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所以仗也打得很顺利。赵国则是临时任命,临时想出来的作战方法,比不上秦国对上党的熟悉,因此,廉颇打不过秦国王龁。

标签: 方面齐国但是赵国很多强大秦国战争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的儿子是谁?赵惠文王之后是谁继承了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成王,长安,秦国,文王,但是,赵国,灵王,强大

    赵惠文王,赢姓,赵氏,名何,是赵国的君主,能够知人善用。在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父亲赵武灵王的时代,赵国为了变得强大,经历了一场效仿胡人的“胡服骑射”的改革运动。赵国经过改革,国家的军事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当时七个国家中的佼佼者,就连素来强大不可一世的秦国也不敢轻易招惹赵国。赵惠

  • 赵孝成王为何要向秦国求和?又为何反悔与秦国决裂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国,诸侯,成王,但是,秦国,城池,一个,攻打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都会发生一些摩擦,每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间断,胜负也都有。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历了商鞅变法,变成了新兴的强国,诸侯国都忌惮秦国。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也进行了一次“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军事实力猛增,对外战争往往胜多负少,也是战国中的佼佼者。正所谓两强相争

  • 赵惠文王的母亲是谁?他是怎么当上赵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个,太子,就是,灵王,文王,幸运,没有,自己

    赵惠文王,也被称作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比起他的哥哥赵章来说,赵何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他的幸运体现在各个方面,前后半生都没有遇到什么较大的波折。赵惠文王最大幸运是他有一个特别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孟姚,是赵国一个大叫做吴广的大臣的女儿,而且还是家里面的长女。也许你的心里会有点奇怪,为什么她爹叫吴广,她

  • 明朝奇女子三娘子简介 三娘子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部落,阿拉,明朝,受到,政府,娘子,时候,蒙古

    三娘子,是明朝蒙古土默特部的一位女性首领,原名钟金哈屯,寓意高贵显赫。三娘子生于公元1550年,去世于公元1612年,是蒙古瓦剌奇喇古特部哲恒阿噶之女。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阿拉坦汗,三娘子嫁给阿拉坦汗,从此之后开始了她的传奇一生。三娘子自幼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因为是蒙古贵族家庭出生是,所以受到了良

  •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简介 达延汗的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开始,去世,威胁,因为,自己,并且,绝对,蒙古

    达延汗,为蒙古奇源部包,姓包尔之金,本名巴图猛克,号大元汗,又有蒙古中兴之主的美称。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实际上他是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原,并且逐渐分离的蒙古帝国,再一次统一起来的大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功绩在,达延汗才能被叫做蒙古中兴之主。

  • 赵括的生平简介 赵括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两个,儿子,将军,可是,自己,赵国,秦国,没有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赵括,嬴姓,赵氏,名括,人们常常将纸上谈兵和赵括将军联系在一起。可是,战国那时候还没有纸张呢,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这纸上谈兵的意思大概能够概括这位将军,可是在这个词语没出来之前,人们是怎么形容这位将军的呢?赵括的出身很好,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为赵国立下了很多军功,打了很多

  • 谈谈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的定位:曹魏开国元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谈谈,开国元勋,夏侯惇,三国演义

    要依照演义确定某个人的武力高低,我以为应该按照作者(罗贯中)的意图去分排,书是他写的,他应该拥有绝对和完全的解释权!可惜他并没有像《隋唐演义》一样给出确切的排名,而他现在又不能说话了,我们只有从写作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意思了。夏侯惇的第一场战斗就是面对“三国飞将”的吕布,可惜字数

  •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时候,没有,随后,洪武,朱元璋,徽州,平定,进攻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安徽虹县人,原名邓友德,字伯颜。邓愈是领兵打仗的熟手,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领兵抗敌了。1333年农历2月15,一个小男婴在虹县龙须里出生,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乡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起来

  • 顾实汗是谁?顾实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政权,崇祯,青藏高原,首领,成为,蒙古,统一

    顾实汗又叫固始汗,原名图鲁拜琥,是明末清初之时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是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九世孙,哈布图哈萨尔是成吉思汗的弟弟。顾实汗生于1582年,祖父是博贝密尔咱,父亲为哈尼诺颜洪果尔。他们家世代都是额鲁特汗,后来汗位传到了图鲁拜琥这里,号顾实汗。顾实汗武艺超群,骑射过人,又有极高的胆略和智谋,十

  • 智勇双全的徐晃:作战英勇眼光长远,洞悉人心晓明国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晃

    三国时期不乏驰骋沙场而又好思善谋的良将,徐公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徐晃早期效命于车骑将军杨奉。李催、郭汜乱长安时,徐晃劝杨奉出兵保驾,然后迎天子建都洛阳。徐晃之计与荀彧、田丰等人不谋而合,只是他阐述得不够清楚,想得不够深远。曹操灭袁绍时派徐晃攻取易阳。为了劝降易阳令韩范,徐晃写了一封信陈说胜败利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