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光与的“律赦之争”是怎么回事儿?最终结局如何?

司马光与的“律赦之争”是怎么回事儿?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3/12/9 19:06:56

“律赦之争”,是北宋政治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次事件,是以一位女子杀人案件,引发的旧党和新党之间的争辩。要说到这场历史事件,最先要说的就是引发这场争辩的案件。

熙宁元年,登州有一位十三岁的少女,名叫阿云。这一年她的母亲去世,阿云成为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女。依照礼法,母亲去世阿云尚在孝期之中,婚假一类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当时阿云的叔父,却因为贪图钱财,不顾阿云的个人意愿和礼法,硬是用几石粮食,将阿云卖给了同村的一个老光棍为妻。

这个老光棍名叫韦大,长的十分丑陋,年龄又大。不说其他,只说这么一个人配阿云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妙龄女子,都是一件不那么能让常人接受的事情。旁人都会为阿云惋惜,更何况阿云本人了,自然是不愿意了。再说一点,当时阿云还在孝期中。

面对这事,阿云极力抗争,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叔父。满心绝望的阿云,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杀死韦大。

这一天晚上,趁着夜黑风高,阿云悄悄的摸进了韦大的家中。床上韦大睡的正香,完全不知道床下有一个少女想要杀了他。阿云拿起手中的菜刀,对着床上的韦大就是一通乱砍。

在菜刀落下的第一刀后,韦大就被惊醒,翻身起来阻挡。阿云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力气不大又惊又怕。在韦大醒来之后,就丢掉菜刀跑走了。

力气小又没有照着要害砍去,韦大实际上除了被阿云砍掉一个手指头外,并无其他大伤,最多再加些皮外伤。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想到有人要杀他,惊惧无比的韦大选择了报官。

知县接到报案之后,便来到韦大家中勘察。发现韦大家徒四壁,应该不是小偷想要偷东西而对韦大进行攻击。而因为韦大长的丑,大家都不与他往来,自然也不会与周围邻居结下仇怨。查来查去,县官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韦大未过门的媳妇阿云身上。

阿云被带到县衙审问,她也不狡辩,干脆的将事情交代了个清楚。阿云招供后,知县以阿云谋杀亲夫的罪名判处阿云死刑。但宋朝律法规定,地方官判处死刑,案件必须逐级上报,最后由朝廷的最高司法机构大理寺和审刑院进行复核,经复核没有问题的,才准许地方官对人犯执行死刑。

知县将这个案子报到知州许遵这儿,许遵认为这件案子的判决有问题。首先说公,阿云还在为母亲守孝期间,而依法孝期的婚约无效。其次说私,阿云与韦大的婚事并不是她情愿的,而是被叔父逼迫。这件案子无论从公还是从私,阿云谋害亲夫的说法都不成立,最多判个“故意伤害罪”,罪不至死。

许遵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将此事上报到大理寺和审刑院。大理寺和审刑院审查案卷后认为,即便阿云不是韦大的妻子,但是其蓄意谋杀,并且造成了对方人身伤害,按照大宋律法一样要判处死刑。

这个判决许遵却不同意,于是他挺身而出与朝廷的最高司法机构争辩。上述最后失败了,但是因为当时戏剧性的许遵被调到大理寺任大理寺卿。任大理寺的最高长官,掌握了案件复核主动权的许遵,免去了阿云的死罪,改判有期徒刑。

但是许遵这么一判,又有人说许遵是不是和阿云有什么私情,是不是徇私枉法了。后来宋神宗将这个案子发到翰林院,让司马光安石这两个当时最有名望的翰林学士来评判。

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站在对立面,据理力争。但是两人最大的争论点却并不在案子上,而是在新法的推行上面。实际上阿云的这件事情,只是幌子。依据这件案子,实际上争论的是新法。

因为宋神宗但是倾向变法派,这次争论,最终以王安石的胜利而告终,阿云免去死刑。但是等到后来宋哲宗继承皇位,高太皇太后掌权,起用旧党人氏,司马光更是被聘为宰相。司马光上任之后,当即将这件案子拿出来重新审判,最终如愿以偿的判处了阿云死刑。而这个时候,已经距离最初定案长达十七年之久。

只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新党和旧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标签: 案子但是因为死刑这个这件一个少女

更多文章

  • 先轸的历史地位如何?他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秦,于是,他们,楚国,为了,这一,战争,继位

    先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在兵家历史上,先轸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先轸之前,战争最高也就曹刿论战的水平,而先轸之后,歼灭战、各种兵法战术的运用,使得战争变成了一种“艺术”。那么,先轸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什么他会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春秋时代的

  •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自己,时期,父子,家族,新人,儿子,集团,地位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和肴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先轸属于前无古人的那一类将才,在先轸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先轸之后,则逐渐演变为歼灭战。先轸一马当先,率先开始了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扰乱敌军,不但趁机追

  • 赵成子生平简介 赵成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子,齐国,成为,没有,儿子,自己,回国,赵氏

    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名衰,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的先祖,春秋时代的晋国人。赵成子在晋国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卿大夫,但他的权势和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通过建功立业得来的。赵成子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赵成子是怎么死的呢?赵成子是晋献公时期赵氏封地赵公明的儿子,赵公明则是赵氏的第十五代传人,他一

  • 周邦彦为什么被称为词林正宗?他的历史评价 周邦彦的词作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真,正宗,作者,后世,因为,词人,中老,个人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末年著名词人,同时也是朝中官员。与旧党苏门词人不同,周邦彦喜欢变革,因此对宋神宗实行的熙宁变法非常支持,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汴京赋》献给宋神宗,里面对新法极尽赞扬。因为这样,周榜样受到宋神宗的重用,后来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晚年之时,因

  • 三国创业大佬曹操的五次疯狂“跑路”哲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创业,三国,哲学,大佬,曹操

    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谓“走起”,应该算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跑路。不过,倘若身在乱世,跑路可算是门学问,绝非张开双腿那么简单,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若说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汉的创始人刘邦,也许是跑路跑多了,到了后世,不谙兵器文人阮籍,竟给

  •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时候,书童,手稿,朱熹,父亲,自己,这个,故事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ld

  • 如何评价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安石,历史,可以,政治,没有,司马光,时候,之后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去世于公元1086奶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同时也是有名的史学家,写下了能与《史书》并立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北宋一朝的政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宋仁宗一朝进士及第,此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名四朝,为四朝

  • 理学鼻祖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但是,因为,思想,百姓,北宋,时间,理学,一个

    人物档案姓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宋道州营道出生时间:1017年去世时间:1073年职业:哲学家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理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被后世尊为理学派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大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北宋的一位

  • 初唐四大书法家薛稷简介 薛稷是怎么死的?薛稷的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因为,绘画,成就,艺术,出生,学习,当时,书法家

    人物档案姓名:薛稷别名:嗣通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蒲州汾阴出生时间:公元649年去世时间:公元713年职业:唐代画家,书法家官职: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封爵:晋国公信仰:儒学、道家思想主要成就:书法、绘画薛稷出生在隋唐一代的一个官宦世家,曾祖既是隋代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入仕为官,官至

  • 潘美是《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吗?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故事,说是,杨家将,北宋,可以,历史,第一,人物

    《杨家将》可以说是一出非常成功的故事系列,无论是小说、传记、评书、戏剧,甚至放在今天来说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杨家将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就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不说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就说现代人观看了与杨家将故事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后,就绝对无法忘记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