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和赵括有什么不一样?长平之战中他们为何都打不过秦军?

廉颇和赵括有什么不一样?长平之战中他们为何都打不过秦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1 更新时间:2024/2/13 23:32:38

“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 四十万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华始幸有同衡。”这是当代诗人王东满对长平一战的历史评价。这一场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大战,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也决定了赵国注定无法打败秦国的命运。

其实,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也遭受了巨创。秦国历代君主都致力于发展秦国的政治、军事、经历等方面,就是为了秦国东出,统一天下。可是,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国家,或是单打独斗,或是勾结几个小伙伴来合纵攻秦,导致秦国统一大业进行得非常缓慢。秦昭王时期,魏国人范雎受难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昭王的重用。范雎为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东出策略,秦昭王也一步步的进行着这一个方针。

赵国是秦国东出最大的障碍,可如果最初就和赵国对上,魏国和韩国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赵、魏、韩三国一体,利益相关。所以,秦国想出了联合魏国来对抗赵国的策略,并且发兵攻打韩国。只要看到了赵国发生了重大事件,秦国必然有所动作。公元前266年,赵国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秦昭王趁着赵国国内局势不稳,发兵攻打赵国。赵国不敌,只能将长安君质于齐,求得齐国的援军,最终才打退秦军。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欲夺上党,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献于赵孝成王,秦昭王下令一定要夺回上党,于是发兵攻打赵国。最终,这一场秦国和赵国之间酝酿已久的战争,终于因为“上党之争”而爆发了。

赵孝成王问蔺相如,秦国有白起,赵国怎么打得过秦国呢?蔺相如认为,赵国打不过秦国,但是赵国有廉颇,廉颇经验丰富,虽然打不过秦国,但是守城的实力还是有的。赵孝成王听从了蔺相如的建议,派廉颇出征抵抗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军在王龁的带领下,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赵国廉颇率军抵抗。这几场战争中,赵国和秦国双方都有一定损失,但是总的说来,还是秦国的实力要霸道一些,毕竟秦军的人数要多于赵军。廉颇被王龁打得节节败退,上党没有守住。廉颇依托长平的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拖住秦军。不论秦军怎么挑战赵军,赵军就是不应战,秦军也没有办法。

这样一耗下去就是三年时间,秦国等不起,赵国却拖得起。其他几国都不敢轻易发兵参与这场战争,毕竟这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若是选错了,第二个受伤的就是自己国家。秦国属于士兵远征,也就是说秦国的军队是离开了秦国本土到赵国打仗,而赵国则是在自家守着,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秦军面临十分不利的境地,那就是秦军粮草的运用问题。几十万人的粮草,光是运送就需要一支数量不小的军队。如果粮草没有跟上,前方战争又失利,秦国就会得不偿失,不但打不赢赵国,还会遭受战争的反噬,被各国瓜分殆尽。赵国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但是长久的对峙下去,两国都会耗尽自己的实力,成为其他国家共同瓜分的对象。

廉颇分析了两国的优劣形势以后,立马就判断出对赵军有利的方面,并且加以利用,不应战秦军的挑战。他命令士兵们建起壁垒,更是加强了长平有利地形的堡垒作用。在各关键战略点的位置都安排了猛将守护。

赵括被赵孝成王派来前线,替代了廉颇。军队中有许多人都不服赵括,因为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没有战功,拿什么令手下的将士们屈服。可是,赵孝成王催促着赵括发兵,赵括不得不对廉颇的战略方针做出调整,换掉了很多廉颇安排的将军,令赵军军心不稳。随后,赵括便下令出兵,和秦军交战后败给了秦军,还被秦军围困,失去粮草。

廉颇和赵括都打不过秦国,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实力的确强悍,另一方面则是赵国本身没有准备,仓促应战不说,朝内还有内斗。赵括迫于赵孝成王的压力,不得不出兵,可是出兵就输了。

标签: 战争就是秦国因为赵国成王粮草没有

更多文章

  • 赵孝成王是谁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子,文王,就是,秦国,赵国,齐国,成王,儿子

    赵丹是谁?赵丹就是那个请庄子来劝父亲赵惠文王不要沉迷于“庶人剑”的那个太子,就是在赵惠文王死后继任赵王的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当太子的时候,还能忧虑自己父亲终日沉迷于剑士,主动招揽人才游说赵惠文王。这样看起来,赵孝成王应该是一个将国家大事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只是太子就这么忧心国事,

  • 如何评价丞相脱脱?脱脱的个人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国家,农民,脱脱,一直,元朝,人物,末年

    人物档案姓名:脱脱外文名:Toqto'a别名:托克托国家:中国民族:蒙古族所处朝代:元朝出生时间:公元1314年去世时间:公元1355年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信仰:儒家思想、藏传佛教主要成就:主持修《辽史》、《金史》、《宋史》;脱脱更化;镇压各部农民军代表作品:《辽史》、《金史》、《宋史》脱脱是一位非

  • 南宋名将余玠简介 余玠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进入,进攻,军队,一个,最后,蒙古,南宋,四川

    余玠为南宋时期名将,曾经多次率领南宋军队击溃蒙古军队的进犯。其生年不详,字义夫,分宁人氏,后来侨居蕲州,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等职。余玠,幼年时家庭贫穷,在白鹿洞书院和太学上舍读书。后来在茶馆之时,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一个不慎失手推到了茶翁,最后致使茶翁死亡。为了脱身,余玠出逃襄

  • 赵孝成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赵国,因为,成王,齐国,长安,国家,帮助

    赵孝成王,嬴姓,赵氏,名丹,是东周时期战国赵国的君主。关于赵孝成王最出名的事件,便是历史上著名战役中的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是赵国方面的决策者,然而他对上的却是“老谋深算”的秦昭王,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因为贪婪敢于挑战秦昭王的权威,但却中了秦昭王的反间计,在长平之战大败给秦国,使得

  • 廉颇无法回到赵国的原因 他为什么要到魏国和楚国去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没有,魏国,赵国,成王,因为,自己,但是,时期

    赵惠文王刚刚上位,秦国便开始实行东出政策,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廉颇率兵抵抗,多次打退了秦军。后来,秦国学乖了,知道赵国厉害,便联合燕国、韩国、魏国、赵国五国合纵攻齐,齐国被狠狠的打击了一回。在这场各国联合的阻击战中,赵国廉颇以赵军一己之力,就成功攻占了齐国阳晋。公元前276年,廉颇率军攻陷齐国九座城池

  • 李牧是郭开杀死的吗?郭开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两个,国家,奸臣,就是,一个,没有,赵国

    一个国家的灭亡有很多因素,但是总结那些灭亡的国家,你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要不就是因为有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要不就是有一个大大的奸臣,两者之间必占其一。战国时期,赵国的灭亡,齐国的衰败,都是因为国家的君主昏庸,朝中又有奸臣。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大国,也是继齐国之后,唯一有实力和秦国争夺天

  • 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如何?为何燕国名将乐毅游说赵国后就不回燕国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王,秦国,关系,赵国,就是,齐国,后来,弱小

    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其实是很差的,除了齐国,燕国最讨厌的估计就是赵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燕国和秦国的关系很铁。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燕国弱小,被齐国等国欺负,就是靠着秦国才能继续存在的,秦国就是燕国的护身符。秦国和燕国的渊源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两个国家都进行了通婚,秦惠文王时期,还将自己的女儿嫁

  • 杨赛因不花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英,已经,儿子,去世,后来,时候,元朝,于是

    杨赛因不花,生于公元1281年,去世于公元1320年,是元朝播州世袭土官。杨赛因不花,原名杨汉英,赛因不花是元朝皇帝赐给他的名字,字熙载,自号中斋。杨汉英的祖先原本是太原人,唐季南诏陷播州的时候,他祖上有一个叫杨端的人,应朝廷招募参军,此后步步高升,最后竟然带领军队光复了播州。当时皇帝为嘉奖其功绩,

  •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公孙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重用,秦国,人才,一个,这个,相国,公孙,魏国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改革,令秦国跨越了大大的一步,成为了战国七雄中

  • 说说刘备真正出众的地方: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说说

    咱们从刘备刚出茅庐时说起吧~刘备虽然是汉朝中山王的后代。但是传到他这代,已经是家境衰败。老父亲虽然是个县令。但是由于清廉早亡。刘备只能和老母亲一起生活。靠卖草鞋草帽子贴补家用。可见刘备出身贫寒而又孝敬长辈。当张角发动起义时刘备虽然以卖草鞋的小摊贩的,但平着对祖国和祖先的责任心。报名参军。1:要不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