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希张:十岁当上总统幕僚的民国第一神童

江希张:十岁当上总统幕僚的民国第一神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3/12/24 5:30:26

一二岁识字,三四岁能弄翰墨,朝廷大臣力荐其做皇帝伴读,五六岁能注释经书,七岁被康有为盛赞,愿收为弟子,十岁被聘为国民政府代总统幕僚……江希张的一生从起步就让人惊叹,堪称“第一神童”!

江希张,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初二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县江家庄,父江钟秀出身农民,但苦学20年,有所成就,在济南星宿庙办义学,曾编著《孔孟图歌》、《兴学创文》等通俗读物。母王崇孟上过私塾,后考入济南女子师范学校。父母都是文化人,对其教育功不可没。江希张一二岁而识字,三四岁能弄翰墨,五六岁能注释经书。四岁那年春,父亲偕其到趵突泉小板桥,边游玩,边临泉吟诗作对,引起一垂钓老者注意。老者随口说出上联:“钓鱼”,江希张脱口而答:“放鹰。”老人叫他再对一句,只见河边有一小木片漂来,上面有只蚂蚁,江希张一面将木片捞起,一面对了个“救蚁”。老人乐而击掌,对他父亲说:“您少爷将来必中状元。”

原来,老者是山东提学使陈荣昌的幕僚。陈得知此事,次日便到江家庄面试。陈提学问其志愿,希张答:“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岁小儿,竟有如此高远志向,令提学惊讶不已。陈提学回府后,即禀告山东巡抚孙宝琦。孙随即传令在珍珠泉畔抚署大院召见江希张。孙先出上联:“五大为天地君亲师。”此联难度较大,即使成年学者也难应对,岂料江希张应声答道:“一生守仁义礼智信。”惊得孙连呼:“神童!神童!”孙遂上报学部,推荐他作宣统皇帝的伴读。这就是《正宗爱国报》报道的那次晋京。江希张在京城的考试轻松过关,学部大臣报告摄政王载沣,希望选定江希张做皇帝的伴读。可此时恰逢辛亥革命前夕,载沣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江氏父子在京滞留一月有余,不见回音而返。

1914年,江钟秀见儿子对古文言文有极好领悟能力,遂突发奇想指导儿子编写一套《四书白话解说》。但担心他难以独立完成,便请人和儿子共同完成。据江希张多年后的回忆,该书一半是他自己所写,另一半是师兄周乐三和其他几人合写,但全书署名“七岁童子江希张”,两年后正式出版。该书语言浅显易懂,解说新鲜明晓。书一出,立刻轰动国内学林,印行上百万部,江希张遂成国内外报刊竞相报道的热点人物。康有为读后,写信勉励,盛赞江希张“堪称民国第一神童”,表示愿收江希张为弟子。

1916年,欧战正酣,江希张感慨万千写了《息战论》,劝导战争操纵者息战。该书要旨是:1.倡导宇宙全息生命结构论。2.奉劝世界各国要爱护全人类的生命而息战止杀。3.崇尚世界五大宗教的教理教义,以尊道贵德,使全人类互敬互爱、和睦共处,形成世界大同、和平无争。小小年龄能写《息战论》,堪称奇迹,时人皆以“江神童”誉之。

鉴于江希张的天资聪慧和社会影响之大,1917年,国民政府代总统冯国璋曾聘其为幕僚,时年10岁。学者陈赣一在《新语林》中记载:“江希张甫五龄,博通经史,著《孔子发微》诸书,每谈人休咎罔不奇中,群呼为‘小神仙。……杨士骧、孙宝琦先后任鲁抚,耳闻其名,召而面试之,江对答如流,有神童之目。民国六年,冯国璋代总统特召见之,聘为公府咨议。”

但神童也是人,只是智力超凡而已,对各科学术不可能都懂,故随感写的一些东西也并不科学。1918年10月15日,第五卷第四号《新青年》杂志,刊有鲁迅《随感录·三十三》,专门论述“鬼话与科学”。文章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他拿了儒,道士,和尚,佛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地插入鬼话。”被鲁迅指斥的那位“神童”,指的就是江希张。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江希张的著作畅销全国,版权收入颇为可观。于是,一些人便盗用“江神童”的名义出书。被鲁迅点名批评的那本书就是冒名之作,该书大肆宣扬所谓“天眼通”能看见天上地下的情形,内容荒诞绝伦,纯属胡说八道,却让江希张背了一辈子“黑锅”。

12岁后,江希张思想明显成熟,他越来越热爱自然科学,厌倦了令人烦扰的“名人”生活。有个理解他的长辈找到时任山东省长田中玉,说国家应珍惜“人才”。田中玉召见他父亲,责令他将江希张送到泰安萃英中学(现泰安一中)接受新式教育。两年后,江以第一名成绩转入北京汇文大学预科。1927年春,年方20的江希张抱着科技救国的理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巴黎大学化学专业。他原本天资聪颖,再加上后天努力,应对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在一次留学生聚会上,江希张结识了来法学钢琴的宋以莲。二人一见倾心,三个月热恋后结婚。宋父时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希望女婿日后进入外交界。于是,江遵岳父之嘱,考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毕业后携妻赴澳,在岳父身边谋事。但因水土不服,在澳一年即返。此后,宋在青岛山东大学当音乐讲师,江仍靠写作谋生。1933年春,二人定居北京,张重写《四书白话解说》,旨在纠正谬误。次年完成,更名《四书新编》,一时引起轰动,两年内竟印行14版。姨兄归还的那套书,正是外祖父在北京行医时从琉璃厂购买的。

江希张还打算写《五经新编》,由于“七七事变”爆发而搁浅。1939年春,应岳父邀请,江希张痛别爱妻,赶往南非约翰内斯堡任当地华侨报纸《侨声报》总编辑,宣传中国抗战。就在他任满两年准备回国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从此交通断绝,他在南非一直呆到抗战胜利才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经济封锁,许多工厂缺少原料濒于停产,江希张建议,挖掘国内资源以代替进口原料。他撰写十几份调研报告,在刊物上发表,引起领导和专家重视,被调入化工部所属公司任总工程师。1956年,又改任上海工业设计院总工程师,直至退休。2004年春,江希张以97岁高龄离世。

标签: 总统民国

更多文章

  • 孝惠章皇后:清朝最资深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后,清朝,皇太后

    清朝有11位皇太后,在位时间最短的是康慈皇太后,也就是恭亲王奕䜣的生母、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只有9天。许多人认为,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慈禧。她在同治朝当了13年皇太后,又在光绪朝当了34年皇太后,合计47年。其实,按照年限算起来,还有比慈禧更资深的人呢,她就是顺治帝的孝惠皇后。顺治帝是顺治十八年(166

  • 说说青帮头子杜月笙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青帮,一生,的,头子,杜月笙,上海,说说

    上海青帮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他们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代上海青帮大字辈而成为上海最有实力的黑社会头子。杜月笙,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俗称中元节,因此他的名字原叫月生,意为月半而生。以后发迹了,才将月生改为月笙。杜月笙祖籍浙江海宁,出生在上海浦东的高桥镇,幼年家

  • 宋仁宗宠臣张饶佐简介 他为什么七次受包拯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仁宗,张氏,之后,提拔,时候,弹劾,皇后,后宫

    张尧佐,字希元,北宋河南永安,北宋宋仁宗时期的宠臣,以后宫宠妃之宠,而在仕途上一路畅达,青云直上。张饶佐最初进入仕途,是在大家的共同推举下,参加进士考试,最终成功及第,历任宪州、筠州推官。后来因为处理政事出色,判处了不少冤假错案,使得被冤枉的人得以洗清冤情,被皇帝改任为大理寺丞、汜水县知县,又升为殿

  • 诺贝尔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平,授予,姑娘,成为,一个,诺贝尔,奖金,遗嘱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下面小编给你们讲下诺贝尔的爱情故事。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以及炸药的发明者。他是他那个时代最大的资本

  • 大明兵部尚书谭纶:进士出身的文官却与戚继光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继,大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双全的名人,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岳飞等等,但是,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奇人:他进士出身,原本为文官,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后来更是做到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并且慧眼识人,擢拔了一批良将,最让人叹为观止的

  • 栾书和赵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栾书要冤枉赵氏有谋逆之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家族,因为,时候,地位,赵氏,但是,执政,可以

    栾书是晋国三军中的下军佐,而赵朔是晋国三军中的下军将,两人既是直系的上下属关系,私底下还是志趣相投的好友。不过,赵朔的长辈们却十分不喜欢栾书以及栾书背后的家族栾氏,总是想着“拆散”这对好兄弟。赵朔是赵氏孤儿中赵武的亲爹,他死后,他的妻子和自己的叔叔通奸了,然后还污蔑赵氏一族有

  • 思美人屈原说服齐宣王合纵攻秦了吗?攻打秦国的五国中有齐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家,没有,答应,齐国,屈原,出使,秦国,楚国

    浪漫诗人屈原,本是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性格,可生在乱世,担忧天下事,超级爱国的他怎么会不愿意将自己的才学奉献给自己的母国楚国呢?看到楚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追求自由的他放弃了自由,主动请求楚怀王让自己担任权县的县尹。为了对付秦国这个虎狼之国,他数次谏言楚怀王,坚决支持联合齐国抗衡秦国的策略。这不,电视

  • 哪些中国人获授韩国最高勋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韩国

    蒋介石曾力促开罗会议以书面声明的形式保证韩国战后独立因文化及地缘关系,自近代以来,中、韩两国历史交叉颇深。代表韩国最高荣誉的“建国勋章大韩民国奖(章)”,亦曾授予中国人。据统计,截至2002年,该勋章共授予四十四人,其中有五名中国人获此殊荣。他们是:孙

  • 苏轼之子苏过简介 苏过的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来,父亲,因为,所以,回到,大家,苏轼,生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群星闪烁,出了不少让后人赞叹的伟大人物。同时也受悠久的历史的限制,许多人无法名流后世,被大家所熟知。有的是被历史遗忘,有的则是被他人掩盖。像是北宋名相范纯仁,他的名字在后世就并不为人所熟知。相比于他,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父亲范仲淹。而本文给大家讲的苏过,同样也是一位被自己的父亲掩

  • 号称“纯孝”的苏过到底有多孝顺?苏过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时候,父母,生活,孝顺,大家,许多,自己

    “孝”是中国重要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始终提倡的传统美德。这个观念十分重要,在古代可能成为一个官员升迁的依据,一个士子被上司举荐提拔的因由,成为大家评价这个人的依据。就算放在现代,大家自幼接受的教育也是要孝顺父母。长大之后,成家立业,有许多人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必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