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严:志大才疏无法担当蜀汉大任的悲剧人生

李严:志大才疏无法担当蜀汉大任的悲剧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13 更新时间:2023/12/7 23:08:53

李严是荆州人,曹操入荆州后。李严入蜀依刘璋,后又转投刘备,从蜀汉派系来说又属益州集团。

当时李严在蜀汉的地位是远不如诸葛亮的,《先主传》记载:“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从上可看出,李严的地位不如许靖、麋竺、简雍,也不及黄权,董和。

可是当夷陵之战后,刘备于白帝城托孤,刘备先想到的是孔明,但以刘备又怕孔明专权,于是想找一个人来同受顾命,用以不让诸葛亮一家坐大,影响到蜀汉的社稷。而当时由于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先后死去,黄权又在夷陵之战中被迫降魏。蜀中已经没有适合的人才了,于是“此地无朱砂,红土为贵”。李严就脱颖而出,成了唯一的人选,在这短短数月中李严由辅汉将军尚书令中都护,一下子得获高位。如法正等人不早逝,那么刘备一定不会选李严作为顾命大臣之一的。或许会象汉武帝那样一连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桑弘羊四个地位相当的顾命大臣。曹丕也任命了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四个。

由于李严是平步青云的得到此位置,因此虽然同为顾命,可他在蜀国其地位远不如诸葛亮。就从国外对蜀国的态度来看,在刘备死后,魏国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先后写信给诸葛亮,劝其欲使举国称籓。而东吴的孙权在外交上也是直接于诸葛亮书信。可见在魏、吴两国的当权这眼里,蜀国的主心骨是诸葛亮,根本没把李严和孔明放在同一天平上。

李严对此当然不会安份,他在给孟达的书信中说道:“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李严在信中特意声明自己是和孔明“俱受寄讬”,可见当时在孟达眼里也未必是把李严和孔明并列的。而李严在蜀也必定缺少内援外助,所以他希望有 “良伴”能够帮助他。

随着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牢固、声望日高,李严也坐不住了。他先是趁诸葛亮北出要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后又在诸葛亮西征时,李严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要求效仿。两次都是在诸葛亮出兵时提出,可以看出李严一方面想借北伐时机乘机要挟诸葛亮,获取更大权力地位,一方面李严作为益州派只是想苟安巴蜀,是反对北伐的,对北伐是“穷难纵横,无有来意”。

对于李严的这两次态度,诸葛亮明知道李严是“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但均以妥协对之,让李严之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连蜀汉群臣都认为诸葛亮待李严大厚了。可是李严并不满足于此,他在给诸葛亮的心中竟然劝其应该学曹操“宜受九锡,进爵称王”,其意在于调侃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进行火力侦察。而从诸葛亮回信的“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句反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心情想必非常愤慨,但对李严却是持妥协态度。

于是在蜀汉建兴九年,发生里李严骗诸葛回师的事件。先是李严因为“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叫诸葛亮退兵,可诸葛亮退兵后他又说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并要杀害知道实情的督运领岑述,以此诬陷诸葛亮。当两人官司打到后主处,李严又改口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直到诸葛亮出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李严无词可驳,才乖乖认罪。这场官司打得可称激烈,蜀汉历史上也仅此一遭。

试想以李严的地位,就算运粮不继,也不会有什么大罪名,因为这一年就是魏国方面也因为大雨而运粮不继。且要靠郭淮从羌胡调集粮草救急。而李严却做出这么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行为,去诬陷诸葛亮,应该有其考虑。因为在“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开府辟召”和“九锡”事件中诸葛亮对李严的“穷难纵横”都是采取忍让态度,于是李严就颇有得寸进尺之举,认为就是这次采取赖帐态度,诸葛亮想必也不会对他怎么样。李严无非想借运粮事件对诸葛亮再来一次“穷难纵横”式的火力侦察,可这次他失算了,诸葛亮已经意识到李严的存在对蜀汉政权的统一性和北伐的稳定性是有害无益的,于是诸葛亮忍无可忍,采取雷霆一击,联合其他蜀汉政要,一举将李严拉下台。

李严其人,虽有一定才能,可是在政治上实在不怎么样,其行为可称志大才疏,当刘备把他提高到蜀国首要的位置上时,一个没有这才能的人占据在这高位,就已经注定他的人生悲剧了。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李严传》)

参考书目:《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李严蜀汉

更多文章

  • 学问渊博为人恭敬的杨修,却因为种种不明智最终导致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修

    总结杨修种种不明智的行为,最终导致送命,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好“抖机灵”,没有厚积薄发、虚怀若谷、韬光养晦的胸怀。心理根基或者是自恋,或者是自卑1.“鸡肋”事件杨修的智力在三国中虽算不得数一数二,至少在人群中也是百里挑一。他难道不知道曹操是极爱面子的人?曹

  • 元朝政治家刘秉忠为元朝立下了哪些功绩?刘秉忠是汉奸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元,时候,功绩,许多,对于,建议,汉奸,元朝

    刘秉忠是元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大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正是因为他功绩很大,才会被元朝统治者尊崇,身后荣辱无数。元世祖至元十二年,追赠其为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在元朝这一代,像刘秉忠这样以汉人的身份,位封三公的人,有且自有刘秉忠一人。刘秉忠不仅

  • 张任:落凤坡射死庞统的悲剧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庞统,张任

    一部三国中,充满了智慧与谋略,文人谋士大大的受欢迎,再也不是冯谖唱得食无鱼和出无车。有勇无谋之人在那个时代是几乎没有多少市场的,即使是有些能量的拔尖人才,也只是星星之火,并未曾形成燎原之势。如颜良文丑,刚一出场,赚个碰头彩,然后便被关云长如砍瓜切菜一般灭了。夏侯惇先生被诸葛亮几次烧得半死不活,还成了

  • 吕后为何要杀掉韩信和彭越?彭越为何被剁成了肉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谋反,自己,刘邦,没有,可是,诸侯,一个,时候

    彭越原本是一个盗匪,后来在秦末带领一批人掀起了反抗暴秦的起义,遇到刘邦后就跟着刘邦打天下了。彭越很会打仗,胆量大,每次都冲锋在前,是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的不可或缺的优秀武将。不要看彭越只是一介盗匪,可能以为他就是那种只会动粗而不会动脑子的蠢货。彭越可以说是游击战的鼻祖,他作战的时候最擅长用游击战来对

  • 窦太后是谁?窦太后是怎么找到亲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自己,西汉,太后,一个,没有,但是,弟弟,就是

    在《美人心计》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位美人深得汉文帝刘恒的宠爱,虽然做了很长时间的美人,经历了重重的艰难,最后终于成为了西汉的皇后,全国上下最为尊贵的女人。这位窦美人其实就是以历史上的窦太后为原型的,她的人生也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在《史记》和《汉书》上都没有记载我们窦太后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在电视剧中她的名

  • 吕后为什么会被人说成是心狠手辣的人?吕后为何将外孙女嫁给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个,刘邦,为了,自己,丈夫,女人,这个,夫人

    一个人若是被别人说成是心狠手辣的人,那么他一定是做了什么狠毒的事情,但是就算狠毒我们也要看他是对谁狠毒,万一那个人是罪有应得呢?刘邦的妻子吕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大家谈到吕雉的时候,大多会觉得这个女人歹毒,竟然活活将戚夫人制成了人彘,还毒杀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如果要追究这段孽缘的因果,吕雉的行为

  •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谁?这位皇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刘邦,一个,孩子,自己,公主,这个,但是

    汉惠帝刘盈,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他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降生。他的父亲刘邦,曾经是一个小混混。被西楚霸王项羽打得落荒而逃时,为了自保,甚至几次狠下心把刘盈和妹妹踢下马车。为了所谓的胜利,所谓的大业,他不顾在项羽手中的父母妻儿的生命,将他们独自留在老家。试想,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

  • 汉文帝刘恒有几个老婆?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后,但是,夫人,一个,历史,宠爱,女子,没有

    汉文帝刘恒没有当上西汉皇帝之前是西汉诸侯国代国的大王,称为代王,他有过两任代王王后,一位是代王后,一位就是窦王后。和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比起来,刘恒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男人,虽然他没有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但是他也没有大肆的招揽妃嫔姬妾入宫,最后还善良的放走了那些没有孩子的姬妾,让他们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

  • 《射雕英雄传》郭靖简介 郭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南,桃花岛,药师,后来,蒙古,成为,时候,武功

    人物档案姓名:郭靖别名:靖哥哥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南宋出生地:大漠出生时间:公元1205年去世时间:公元1273年妻子:黄蓉父亲:郭啸天母亲:李萍子女:郭芙、郭襄、郭破虏师父:江南七怪、洪七公岳父:黄药师岳母:冯衡身高:177cm职业:大侠兵法:《武穆遗书》武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空明

  • 汉惠帝刘盈生平简介 刘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还是,老者,夫人,萧何,项羽,可是,太子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所生的孩子。他生性善良仁慈,体恤百姓,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刘盈在刘邦还没有发迹时就已经出生了,相传有一天吕雉正在田间劳作,一位老者途径刘邦的家门口,向吕雉讨要一口水喝。吕雉进屋去给老者倒了一碗水,老者喝完以后说:“这位夫人,我会一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