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元澄

元澄

元澄的介绍

北魏宗室。字道镜。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孙,任城王*拓跋云之子。自幼好学。太和五年(481),父卒,袭封任城王,加征北大将军。九年(485),加都督北讨诸军事,率众击退柔然。迁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讨抚氐、羌,西南款附。转征东大将军、徐州刺史,甚有政绩。被孝文帝视为创改朝制的功臣。征为中书令,改尚书令,力助孝文帝迁都之举。加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兼尚书左仆射。迁吏部尚书,兼右仆射。

有关“元澄”的历史故事

  • 元澄是什么人?北魏孝文帝最依仗的大臣

    元澄是什么人。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次,北魏孝文帝在皇信堂召见任城王元澄。孝文帝说:从前,郑子产把法律铸在铁鼎上,而晋国的叔向却对他这种做法提出异议。这两个人都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究竟谁是谁非呢?元澄回答:要分辨是非,必须明了世情,通晓当时的具体状况。郑国人孤势弱,害怕强大

  • 胡元澄原为越南人,为何被明朝称为火器之神?

    胡元澄原本为越南权贵,是胡朝君主胡季犛的长子。此后胡朝被明军所灭,胡季犛等人被带到南京,其中胡元澄善于制造火器,明成祖就给他授予了明朝的官职,让他负责火器的研制。此后在胡元澄的帮助下,明朝火器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此后胡元澄还被明朝称为是火器之神,没想到一位越南战俘还成为了明朝的大功臣。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元顺:任城文宣王元澄之子,最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

    元顺(487年~528年),字子和,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曾孙,任城文宣王元澄之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十七,起家为给事中。迁中书侍郎,转太常少卿,出任恒齐二州刺史。孝明帝即位,历任黄门郎,侍中、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直言进谏,匡正得失,

  • 北魏宗室领袖和名相元澄生平 元澄结局 元澄子女 元澄政绩

    元澄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并非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谁也不会忘记北魏孝文帝那场著名的汉化改革。这场改革,不仅使北魏这个由拓拔鲜卑少数民族组建的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上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的政权形式,而且在民族融合、文明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 元澄:景穆帝拓跋晃之孙,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元澄(467年~520年1月13日),原名拓跋澄,字道镇,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景穆帝拓跋晃之孙,任城康王拓跋云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而好学,事亲至孝,袭封任城郡王爵位。 率军抵抗蠕蠕入侵,治理梁州、徐州 、

  • 后世如何评价元澄?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元澄(467年~520年1月13日),原名拓跋澄,字道镇,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景穆帝拓跋晃之孙,任城康王拓跋云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而好学,事亲至孝,袭封任城郡王爵位。 率军抵抗蠕蠕入侵,治理梁州、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