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胡三省

胡三省

胡三省的介绍

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南宋天台(今浙江宁海)人。生于宋末元初,自幼在宋、元长期战争环境中成长。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和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等同中进士。累官江陵、怀宁县令,寿春府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宋亡,不仕隐居。力求矫正当时流行的《资治通鉴》注释之错讹。

有关“胡三省”的历史故事

  • 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又字景参,号梅涧,台州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授吉州泰和尉,侍母未赴。后改任慈溪县尉,因忤知府被罢职。不久以“文学行谊”荐授扬州江都丞,咸淳三年(1267年)应聘任寿春府学教授,经考举改奉议郎

  • 史学家胡三省:一生都在为“资治通鉴”做注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胡三省画像胡三省画像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

  • 史学家胡三省生平简介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胡三省生平简介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胡三省画像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

  • 史学家胡三省:一生都在为“资治通鉴”做注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胡三省画像胡三省画像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

  • 胡三省是谁?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过注吗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慰。加之历来对于《资

  • 历史上对胡三省的评价有哪些 他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历史评价胡三省继承历代史家注史的优良传统,在“通鉴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胡三省的人格精神主要地表现 在坚韧执着的意志人格、求真求实的学术人格和讲究气节、忠于国家的政治人格三大方面,三者的有机统

  • 胡三省除了著作外还做出哪些贡献 他晚年的心态如何

    胡三省的著作除《资治通鉴音注》外,尚有《通鉴辨误》十二卷,《通鉴小学》二卷,《竹素园稿》一百卷。后两部已失传。胡三省曾编《通鉴地理考》一百卷,稿成后,见到同代学者王深宁(王应麟)的作品与自己所著大略类同,辄毁去原稿,不传于世。可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贡献注资治通鉴胡三省所撰《通鉴音注》的体例演变,大体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 他生平经历是什么样的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