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警民,又字铎民。笔名西谛、郭源新。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起历任北平、上海各大学教授并编辑文学刊物。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创作抗日诗歌,作抗日救亡的鼓动和宣传。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在暨南大学的讲演中称这是“历史上最悲壮的运动”。同月,签署了上海文化界的两次《救国运动宣言》并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郑振铎的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警民,又字铎民。笔名西谛、郭源新。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起历任北平、上海各大学教授并编辑文学刊物。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创作抗日诗歌,作抗日救亡的鼓动和宣传。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在暨南大学的讲演中称这是“历史上最悲壮的运动”。同月,签署了上海文化界的两次《救国运动宣言》并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